一个青橙 深圳市探娱互动科学文化有限公司 的评价

一个青橙
修改于
2022/8/26
总体
评价历史
发布来源
Honor 70 Pro
一次偶然,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链接。点开后是探娱的wiki私人站,创建人John在上面写下了公司创始团队对游戏产品的拆解理论。修改日期是2020年,可能由于时间原因,一些错误的部分被删除了。
我就好奇点开看了,看完之后还顺藤摸瓜到了腾讯游戏学堂,看到了疑似Jhon发表与2020年初的总结。
不过可以看到这时候的John已经成功根据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脑内多巴胺》这本书,对之前的理论进行了修正,升级成OPF理论了。
我也是游戏行业的,大学毕业时抖音火了,字节运用心理学原理来设计产品算法,得到了爆款。
我在想,一定有一种产品设计理论,是游戏可以用到的,而它一定包含心理学原理。这套理论可以完美平衡商业化和用户体验。而如何研究用户在游戏内的行为(或者说心理过程)是这个理论的关键。
所以我工作后,开始一边学心理学,一边尝试写产品拆解体验。从超休闲开始,到常见的手游,不过我可没有John那样的行业积累。网上搜了各种游戏运营相关的书,以及产品上的文章。很幸运发现了探娱的Jhon多年前留下的资料,感谢。
游戏设计就是有科学理论的,必然可以像电影一样工业化。我国的游戏行业面临着太多的商业诱惑,做产品永远没有割韭菜赚钱多吗?
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以上文字2021年写的,2022年9月补充如下:
游戏是第九艺术。单纯的将科学研究方法放在游戏研究上,无异于“上海博士研究相声公式”。这样设计出来的游戏,是没办法带给用户超出预期的体验的。
游戏设计可以工业化,但是游戏内容必须具有艺术性。
做游戏内容,就是在构建一个虚拟世界。
3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