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书 三千幻世 的评价

啼书
啼书
啼书优秀作者
TapTap玩赏家
6 天前
玩过
评价历史
不推荐
可玩性运营服务画面音乐
发布来源
Web 官网
【随记之三】借着《三千幻世》公测的机会,聊聊横跨我成长过程中不止于“黄金十年”的那些日子,以及那些日子里,我眼中的国漫(关于国漫的定义一直有所争议,在本文中各位看官姑且将国漫当作国产动画及国产漫画的统称即可)——所以这篇评论比起评测可能更像是一些散漫的牢骚和有感而发,或许连所谓杂谈都算不上。如果比较希望得到对游戏本体的客观评价和参考,那么我在这里先说声抱歉了。
坦白而言,直到《三千幻世》的前几天,我才知道这款游戏是中手游而非腾讯出品的作品,一时之间,我甚至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之所以有这样激烈的反应,是因为游戏宣发时打出的“黄金十年”,如今在市场上留下为数不多的痕迹之一,便是家大业大的腾讯动漫——而另一个能代表国漫和“黄金十年”的有妖气,早就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悄然死去了。所以我实在是难以想象,这部囊括了如此之多腾讯动漫IP的手游,居然是和国漫产业没有太多实际联系的中手游制作的。
而在谈及游戏本身之前,先来说说游戏宣发词里的“跨越国漫黄金十年”的那十年,到底是哪十年吧:对于很多较晚接触国漫的读者和观众而言,或许觉得“黄金十年”是从2015《大圣归来》到2025年《哪吒二》的十年——呵、这倒确实是挺巧的,某种意义上,中国较为成熟的院线动画电影,也确确实实正好转动了十年的齿轮。
但实际上,《三千幻世》所提及的“黄金十年”,是属于国产网络动画及漫画的十年,也就是以《十万个冷笑话》动画开播的2012年开始倒推的十年。当然啦,你如果觉得这十年是从有妖气正式创立和《我叫MT》开始连载的2009年,或是从动画《罗小黑战记》开始连载的2011年开始算起,也都说得没错,因为这些都是对于产网络动画及漫画无比重要的里程碑——记住了,我这里提及的,是那些在网络平台上连载的国产动画及漫画,并不泛指整个国漫产业。
所以我们就先从2009年开始说起吧,在那一年,发生了对于国漫而言极为重要的两件大事,也就是上文我所提到的有妖气正式创立和《我叫MT》开始连载。某种意义上,这两个事件意味着国产网络漫画和动画的正式启航——这样讲毫不夸张,因为它们对于国漫的确是意义非凡。
2006年,一位叫作周靖淇的年轻人以妖气君的网名建立了一个名为有妖气的漫画交流论坛,这个论坛的初心十分简单,那就是供国内的漫画爱好者聊聊天、分享一下漫画资源——实际上和我们现在在QQ或是WX群聊里干的事情差不多。他没有想到的是,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短短三年之后,他收到了来自圈内大佬盛大文学的赏识和投资,并在2009年正式转型为第一个也是当年唯一一个原创网络漫画平台。
有年纪较小的小伙伴可能要问了,这盛大文学乃何许人也?这么说吧,六年之后,这个庞然巨物和另一个庞然大物腾讯文学合并成立了阅文集团,也就是所有网文读者都无法绕开的那个起点中文网,甚至还把握住了晋江文学城半数的股权。
得此大物相助,有妖气没有理由停滞不前,开始了自己迅速的发展。而就是同年,一部基于暴雪游戏《魔兽世界》进行创作的同人动画《我叫MT》席卷了中文互联网。网络国产动画和漫画就这样巧合地在同一年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即“全民创作”的纪元——这点也可以从有妖气平台的那充满理想主义风味的介绍中略窥一二:“只要懂中文,会上网,喜欢画画,不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只需要通过简单地填写个人资料即可成为“有妖气”的漫画作者,将自己的原创作品分享给广大漫迷欣赏。”
有妖气和《我叫MT》的出现,实际上和日后短视频平台兴起的底层逻辑并无二般,那就是在如今的时代,每个人都有通过自由创作(拍摄短视频)表现自己的机会。
于是,在之后的几年间,越来越多怀揣着的梦想投身于原创动画和原创漫画的事业中去:2009年追忆80年代小学生生活的《五(3)班拜见班长大人/拜见女皇陛下》、2009年讲述少女尖兵故事的《雏蜂》、2010年被誉为“国产搞笑日和”的《十万个冷笑话》、2010年以中国“替身使者”为主题的热血漫画《镇魂街》、2011年主打悬疑烧脑推理的《端脑》、2011创造了一代人回忆乃至于成为模因的爱国漫画《那年那兔事儿那些事儿》……我所说的所有这些堪称国漫经典的作品,全部都连载于2009年到2012年的短短四年间。也几乎是同一时期,诸如《哐哐日记》《罗小黑战记》的草根动画也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它们拥有着只属于那个互联网蛮荒时代的特性:无论在题材和内容上都极具生命力,满溢着作者自己的创作表达,虽然技法上稚嫩却仍然可以打动人心……这些优秀的作品让有妖气开始考虑自己必须面对的新世界,那就是市场化和商业化。
2012年,国产动画和国产漫画开始正式接轨,《十万个冷笑话》这部改编动画的出现,同时震荡了观众和市场。资本开始注意到国产漫画和动画的潜力,更多的观众也开始对国产漫画和动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也正是这一年,腾讯动漫正式成立——那只巨大的企鹅,驶入了国漫的市场,这是一个分界线,也是转变的预兆。
呼——让我们放轻松,聊聊之后的事情:《十万个冷笑话》的成功,意味着国产网络漫画改编为国产网络动画的商业逻辑是完全可行的,不仅于此,更多资本的涌入让国漫产业迅速膨胀,原本草根的国漫迈向院线电影、改编游戏和更为广阔的主流市场已不再是幻想,而是触手可及的事实!
象征着国漫好时代的“黄金十年”,终于要来了……吗?
彼时尚还拥抱着理想主义、无比稚嫩的有妖气和国漫作者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接下来将面对的,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虽然有妖气已在网络漫画平台上深耕了数年,但实际上它仍旧是无比稚嫩的存在,我在上文夸赞的那些优点,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妖气的困局和缺陷:大量业余漫画家和不算优秀的画风技法、并不成熟的商业模式、单一的平台发展方向……
相比之下,腾讯动漫堪比是动漫界的正规军,以极快的势头在有妖气眼皮子底下成长了起来:首先是在平台的UI布局和功能模块(例如弹幕吐槽)上对标和借鉴有妖气,确保整个平台的功能和体验契合主流的国漫受众;然后是在平台内容上做出差异化,大量购买日漫乃至于欧美经典漫画的版权,13年就跟集英社买下《火影忍者》《航海王》《龙珠》《阿拉蕾》《圣斗士星矢》《银魂》《游戏王》《网球王子》《家庭教师》《死神》及《爆漫王》的版权,迎合了更丰富的市场需求;接着是招揽更成熟的漫画作者甚至于漫画团队,用更多更成熟更具商业气质的国产漫画正面对抗有妖气数年来的作品储备;再然后是更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和风格,基于QQ等既有渠道进行引流,带来更好的付费体验……
就这样,腾讯动漫迅速站稳了脚跟,甚至和有妖气呈现出了分庭抗礼之势。因为腾讯的流量和变现渠道就是更多元,背靠的资金和资源就是更充沛,商业逻辑和市场策略就是更成熟——相比之下,有妖气有什么?一腔热血吗?
别急,这还没完呢。
在腾讯动漫成立的第二年的第一个月,也就是2013年一月,改编动画《尸兄》播出,取得了极佳的市场效应,反哺了原作漫画和平台本身——有妖气创始人周靖淇亲自下场,耗费两年探索出来的动画改编路径,被腾讯用两个月赶上了。没错,从《尸兄》漫画连载的2011年11月22日算起,再到《尸兄》动画第一季开播的2013年1月11日,也就过了两个月。
不仅如此,在极短的时间内,腾讯动漫很快摸索出了一套更成熟、更商业的方法论:那就是“不要考虑作者们想画什么,而是去考虑主流读者们想看什么”,毫无疑问,这是和有妖气背道而驰的一条道路,但却是能够走得更远的道路——至少在当年的环境里,事实就是如此。
于是在当年的腾讯动漫中,出现了两种题材风格极度趋同的作品方向:其一是以《尸兄》《中国惊奇先生》为首的下三路,通过血腥、猎奇这些最具冲击性的元素和内容招徕读者;其二则是以《王牌御史》《狐妖小红娘》为首的古风作品,大多引入了妖怪这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通过情感关系、灵力战斗这些经典情节吸引读者——而这些作品同时大多都有着贴合本土文化、有着一定喜剧元素等共性,几乎是摸着有妖气和《十万个冷笑话》的成功经验过河。我并没有批判这些作品本身的意思,它们其中的很多作品都贯穿了我的学生时期,但腾讯动漫卖画面、元素(噱头)而非故事的商业化做派,的确是让整个国漫产业陷入了“商业效率最大化”的创作思维里去。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已经察觉到了,《三千幻世》里最为招牌的几个IP,尤其是作为logo的《狐妖小红娘》,几乎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而除此之外的大部分作品,例如《大王饶命》《从前有座灵剑山》,也都符合我所总结的诙谐、国风的创作路径。这也是为什么我会下意识认定腾讯动漫是这款游戏的开发商。
之后的“黄金十年”里的最初三年里,有妖气陆续推出了《馒头日记》《熊猫手札》《端脑》《雏蜂》等改编动画,而腾讯动漫也紧随其后,推出了《中国惊奇先生》《王牌御史》《狐妖小红娘》《时光诡域》《通职者》等改编动画——虽然乍看之下二者是堪堪均势,但豪不夸张地说,在暗流涌动的商业市场之下,腾讯这种资本大物迟早会毫不留情地碾过了有妖气的脊梁……有妖气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性在市场侧和腾讯进行长线的竞争。
那么问题来了,腾讯了“动漫成为黄金十年”的赢家吗?《尸兄》《中国惊奇先生》的路子为什么没有延续下去?
2014年十二月二号,一枚重磅炸弹砸在了国漫产业之上:央视点名批评,腾讯动漫和有妖气等二十余个漫画平台因宣扬暴力色情内容被文化部查处。《中国惊奇先生》直接下架,《尸兄》第二季动画停播,原作漫画停更。
2015年,整个国漫产业都开始整改和肃清平台中色情、暴力和低俗的内容——这些曾经作为核心噱头吸引观众读者的元素,成为了新时代网络中必须铲除的毒瘤。我无心批判政策和产业的变化,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次事件重重挫败了市场和资本的热情,整个国漫产业自此之后变天了。
也正是同一年,有妖气所背靠的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合并为阅文集团,但腾讯并没有借势收购有妖气,而是让商业上更为短视的奥飞娱乐接手了有妖气——没错,就是那个手握《喜羊羊》《火力少年王》等重磅IP,却做出了《铠甲勇士星曜诀醒》此等大芬的奥飞娱乐。
行业的整改和资本市场的收缩,对于腾讯这等大物而言不过是一次小小的震荡:腾讯动漫很快舍弃了“血腥、猎奇这些最具冲击性元素”的路线,并在此后开始稳扎稳打,在《狐妖小红娘》的成功路径上继续发展出了《一人之下》《从前有座灵剑山》这些国风作品。但即便如此,以腾讯为首的敏锐资本依旧决定收缩对国漫产业的投资。
而对于刚刚被收购的有妖气而言,这实在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因为不同于商业模式驱动、可以随时调转平台主流方向的腾讯动漫,审核的收束对于创作驱动、题材多元的有妖气而言几乎是紧箍咒般的存在。在此情景下,一贯短视的奥飞必然不可能像腾讯那样为有妖气大笔注资输血,不仅如此,有妖气反而在奥飞时期逐渐丧失了之前一贯为之的独立性——自此,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挤压下,以原创漫画和理想主义发家的有妖气开始跌向低谷。
“黄金十年”的末期,有妖气和腾讯动漫都没有成为那个真正的赢家,“黄金十年”也没有成为国漫真正腾飞的那十年。
2021年,哔哩哔哩全资收购奥飞娱乐旗下的有妖气原创漫画平台,收购价格为人民币6亿元,比起六年前奥飞的收购价还便宜了3亿元。
次年,有妖气官方微博账号与有妖气官方B站账号宣布,有妖气漫画将于12月31日正式关停——此时距离《十万个冷笑话》动画开播的2012年,刚刚好过了十年。至此,国漫所谓的“黄金十年”,结束了。
你看,一切都是那样刚好,就好像国漫的发展史真的是一部充满戏剧性却又剧作结构规整的优秀漫画那样。
或许,实际上根本没有所谓的“黄金十年”,因为在这十年之间乃至于更早之前,商业化的国漫市场中,“抄袭”和“剥削”的争议从未停下:夏天岛事件、快看漫画抄袭争议、腾讯动漫「霸王合同」风波、血族作者艾欧的版权纠纷、甚至于更早之前纸媒杂志时期的A-soul工作室事件……“黄金十年”可能是市场扩大的十年,也可能是资本腾飞的十年,但背后的创作者的血泪和对IP及版权的压榨,却从未停止。
而手游改编,便是这种资本对国漫产业的压榨和剥削中,最让人咋舌的一环:还记得那个对于网络动画意义非凡的《我叫MT》吗?在《十万个冷笑话》开创“黄金十年”之后,《我叫MT》在2013年迎来了自己的手游改编《我叫MT Online》,并一度稳坐畅销榜榜首206天,开创了低成本卡牌养成游戏的风潮。
巨大的商业价值,催生了‌2014年‌的《我叫MT2》‌,2017年《我叫MT世界》‌,2018年《我叫MT4》‌,2022年的《我叫MT:归来》‌和2023年的《我叫MT:经典再现》‌——十年过去了,跨越了六部作品之后,《我叫MT》系列手游的玩法仍旧是放置卡牌养成。
粉丝对于作品的回忆变得模糊,可那资本的嘴脸却越来越清晰——而《我叫MT》粉丝的遭遇,甚至于国漫产业的困局,都不过只是庞大IP改编手游生意的冰山一角。
而《三千幻世》的开发商中手游,便是这门生意的财神爷:在中手游官网显示的十五款手游中,有十二款都是IP改编作品,其中包括了《斗罗大陆》《斗破苍穹》《仙剑奇侠传》《吞噬星空》《海贼王》《镇魂街》……还有今天这款集结了十余个国漫IP的《三千幻世》。直到现在,我才恍然大悟:啊、说中手游和国漫IP没什么联系还真是冤枉他了。早在《三千幻世》之前,它就有丰富的,利用国漫IP收割韭菜的经验了——不如说,这正是《三千幻世》诞生的契机和原因吧。
打开《三千幻世》,我所体验到的并不是那些曾给学生时期的我带来深刻回忆的角色和情节,而是一部……《浮空秘境》的换皮游戏。一旦进入到游戏中,你将会面临和《浮空秘境》一模一样的玩法放置卡牌养成玩法,甚至是一模一样的UI布局和技能数值。而更过分的是,你在宣传图里看到的部分,就已经是这个游戏最好看的美术资源了:游戏不仅换皮《浮空秘境》,其立绘精度和像素小人却还不如《浮空秘境》——大哥,你是一部粉丝向的IP作品啊!你仅存的优势就是这个啊!游戏的剧情也同样如此,和《浮空秘境》相似的低质过场演出,和几句无关紧要、不是国漫角色也完全合理的废话流水线情节……至此,基本没有什么继续深入体验的必要性了,我也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就此盖棺论定:《三千幻世》是一家彻底丧失底线的手游厂商打造出来的劣质换皮手游,即便你曾是这些IP粉丝,我也丝毫不建议你浪费流量和内存下载这款游戏!《三千幻世》所宣传的“黄金十年”,就像是裹着金箔的分辨一样让人作呕。
在我看来,真正能代表“黄金十年”的“黄金”,指的应该是在这十年间,于“商业市场对创作的异化”、“收束的创作大环境”以及“劣币们无下限地抄袭和剥削”三重挤压下依旧心怀希望,将自己的理想通过画笔传递给我们的国漫产业创作者们,和他们黄金般璀璨的意志!而不是你们这些家伙反复利用、剥削和贩卖的所谓情怀!
即便在“黄金十年”之后,于诸多前辈和创作者的汗水和尸骸之上,国漫也正以自己的方式茁壮成长着,《时光代理人》《雾山五行》《日月同错》《大护法》《哪吒》等作品的存在意味着国漫产业并不是某个企业或是作品可以轻易掀倒的存在,也不是某部作品就能轻易复兴和崛起的戏言。
而“黄金十年”之前、“黄金十年”和“黄金十年”之后,所有(前)从业者和粉丝的曾投入于国漫之中的热爱与理想,才是真正独属于国漫的“三千幻世”,即其中蕴含的无限可能性。
三千幻世icon
三千幻世
5.7
6 天前 首发
前往论坛
5
464
5
74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