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星河 美职篮全明星 的评价

因高专业度入选icon-wow
牧星河
牧星河
牧星河嘴替担当
TapTap玩赏家
2025/3/26
玩过
评价历史
推荐
画面音乐
不推荐
运营服务可玩性
游戏时长
游戏时长 73 分钟
发布来源
Redmi K50 Ultra
手机和头脑一样发烫,这游戏玩的真的上火,
这就是当我体验本作“美职篮全明星”后最直观的感受。
讲道理在体验前我对这游戏期待值很高,宣传片里展现的画面让我觉得也许真的可以在手机上玩到NBA 2K的移植版,在指尖畅快的展开一场激烈的篮球对决。
但体验以后我觉得,这款作品更像是被匆匆加工就端上来的预制菜,看着色泽鲜亮,细品起来就会发现味道差得实在太远。

“这个是球,这个是篮筐,把球投进篮筐就能获得积分”
“好的,你已经学会打篮球了,是时候操作库里和NBA巨星们来一场激烈的篮球对决了!”
我想对于设计组而言,一定默认所有人都会打篮球,或者至少熟知篮球的各项规则。
或者是根本就没想到吸引纯萌新玩家的进入?
●游戏引导弱化到了极致,教学了1+1就开始让人解几何函数,倒是各种充值页面的引导做的相当精细。
篮球本就是一项极其重视规则的运动,而NBA这个级别的赛场有太多战术和名词需要学习。
作为纯萌新玩家,一顿瞎按,我都不知道因为在三分线内投球被判罚过多少次了。
连篮球各项规则都没有讲述清楚,就更别提各种高端技巧的学习应用了。
虽然游戏里内设了各种规则的教学视频和直接可够勾选的战术抉择。
但真的指望一个对篮球运动并不熟知的人去挨着看枯燥的学习视频吗?
需要看的人忍受不了这种无聊的学习方式,而不需要看的人根本不需要这种多余设定。
实在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游戏的操作手感确实也是体验不佳。
全明星这款作品必然是和“丝滑”两字沾不上联系的,用僵硬形容倒是比较贴切。
角色的动态行动颇有僵硬之感,尤其是在过人和盖帽时相当明显,打了十数场比赛后,但从直接操作球员进攻的体验来说,完全体验不到大厂应有的技术水准,和端游完全是两个游戏。
而角色的AI机制那更是让人玩的火大,该防的时候不防,反正就是跟着跑,该冲的时候倒是冲了,三分线内站着一坨人,本来屏幕就比较小,挤在一起完全看不清谁是谁了,我玩的是NBA啊,不是街头篮球啊,AI这意识和水准怎么对得起这游戏的定位呀。

●公平的竞技游戏掺杂上氪金抽卡元素的玩法,那么公平就不再存在。
全明星这款作品本质上是抽卡游戏。
球星得抽,合同费得抽,经验包得抽。
球星既可以通过吃经验包升级提升属性,还可以通过吃本体突破解锁更强技能(被动)。
看到这里,你可能就明白这游戏虽然披着竞技游戏的外皮,但本质上还是战力比拼游戏的核心了。
六星突破的角色对战白板是属性和技能的全方位碾压。
对于技术水平接近的玩家而言,决定胜负的关键不再是技巧的运用和发挥的好坏而是角色强度和练度的比拼。
每一次球星卡升级所带来的提升都像滚雪球一样提升着你竞技场中的胜利。
作为平民玩家,多少会觉得有些挫败感。
体育类竞技最让人着迷的不就是他的公平性吗?所有人站在球场上比拼的都是自己拥有的力量、速度、技巧、意识,是身体和身体之间最纯洁的对抗。
体育竞技比赛中不允许兴奋剂的使用,那为什么在电子赛场上“兴奋剂(数值提升功能)”就可以明目张胆的使用了呢?
真是无趣。

全明星这作品诚然也有着一些优点,比如说他确实是目前手游端对NBA 2K系列还原程度最高的作品,在比赛中搭配着央视名嘴解说玩的时候也确实有些带感,经理模式等游戏玩法也得到了全方位的移植等等。
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是一款优秀的作品。
实际上以鹅厂的体量和能力,只要投入,完全可以把本作以更高的水平呈现。
无论是操作手感的优化还是公平性的合理权衡,都是能够做到并且可以实现的。
但他们没有。
只是将原作移植,再塞满各种通行证、礼包和抽卡玩法后就端了上来。
这一盘加满作料的“珍馐”,我怎么吃得下呢?
TapTap
TapTap
TapTap
132
35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