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反秦起义》剧本极限刘邦全过程战报(一)
修改于昨天 16:08178 浏览攻略征集
注1:开局按我之前发布的攻略进行,虽有不足,瑕不掩瑜。
注2:每局游戏情况似有不同,ai行动存在差异
暂以本局为例。
注3:内容较长,配图较多,请勿烦躁。
注4:本局游戏一切内容、玩法,仅以个人喜好进行,若有不同看法,请勿开喷。
注5:文字内容、风格,配图习惯等,仅代表个人喜好,不甚严谨,勿喷,海涵。
青帝不甚受恩感激,顿首叩拜,再拜,三拜。
【游戏正式开始】
开枯燥乏味,故跳过。
当前进行到208年8月上旬,我军西面城墙和两座箭塔已满级,工坊、土工坊已满级,正在建造石工坊。
魏、齐靠近我军的箭塔1级,齐国城墙满级,这次未在东面箭塔下方的伐木场建造城墙,想测试一下齐军是否会从这里进来。

城防

科技
魏、齐已与我军解盟,南面陈胜与我军尚属盟友

我军势力关系
通过几轮离间,魏国与赵国处于中立状态

魏国势力关系
北边:赵国与秦国在边境摩擦。
南边:陈胜意图袭击秦之寿春。吴国偏师深入秦之九江,其余地区无战事。



9月:
魏国率先发难,大军入侵秦国项城。

秦将季布拒守寿春桥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吴将英布孤军深入,虽有勇略,却置已身于包围之中,生死难料。

11月:
秦国大败赵、吴,二国暂时退兵


项城战事吃紧,秦国抽调寿春季布支援对魏防守。

此举导致寿春防守力量不足,陈胜攻破桥头城门,剑指寿春

11月中旬,魏国国君魏咎被俘,魏臣傅宽趁机僭越君位,继续对秦用兵,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

12月,由于魏失国君,而傅宽威望不足,魏军士气低迷,节节败退

傅宽急书吴、赵,陈明唇亡齿寒之理,说服两国再度起兵抗秦

魏军无暇东顾,我军压力骤减,然东面齐国一直养精蓄锐,且与赵、燕、陈联盟,无顾后之忧,一旦对我用兵,后果不堪设想。遂改变策略,离间齐、赵,继续高筑墙,广积粮。

207年3月,吴军兵围九江

赵军攻占沙丘、卤城,代县岌岌可危

4月,陈胜先胜后败,丢失蕲县,后修整月余,卷土重来,收复失地,二次渡河

秦国陷入四线作战

4月中旬,南境一直保持中立的任器,突然对吴用兵,已至长沙城下。任器此举或受秦国游说,以解九江之围。

7月,赵军在即将拿下代县之时,戏剧性地退军,甚至放弃已经到手的沙丘和卤城,令人费解

吴军双线作战,亦难持久

魏、陈不断增兵,势头不减

11月,正如之前所料,齐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突然兵临我军曲阜城下,动作之快,令人咋舌。事实也证明,我军东部箭塔位置偏上,并未完全堵住齐国城门,齐军仍旧可以通过南山脚下的伐木场进去我军腹地,待退了齐军,在此处建造一段城墙堵路。

着遣灌婴领郎中骑兵5000,樊哙领精锐枪兵5000,配以军师郦食其领兵100。
灌婴多动+无视反击,郦食其霍乱心神再控制一手,樊哙枪兵对骑乘单位增伤。我军未损一兵一卒,而破敌四千有余,并生擒二将。
此时在下方伐木场补建一段城墙,齐军尚未出动远程部队,理论上讲,如果齐军不主动拆除城墙,军队是无法进来的。

退敌后,召回部队,派遣郭蒙、薛欧、卢绾各领投石车1000,远程消耗。此时注意到齐军绕路西行,通过盟友魏国境内,意图攻击我军西部,形成夹击攻势。

诸国方面:
1、魏军开辟虎牢关战场,与秦全面开战。
2、吴军大败任器,解决后顾之忧,继续增兵九江,楼船铺江。
3、赵国再次包围代县
4、陈胜继续骚扰寿春。




12月,齐军拆除城墙,为保护投石车不被攻击,郦食其上前卡位,不料被俘,刘邦不得不御驾亲征。

206年1月,郦食其被救回,刘邦上前卡位,并在后方伐木场建造城墙。

1月下旬,齐军兵临我方西面城门,调郭蒙投石车防守,同时调沛县吕雉将100骑以防不测。

2月,魏军在与秦双线开战的情况下,竟然还遣一军支援齐国攻我。

诸国方面:
1、赵军攻占代县、沙丘、卤城,得胜而还。
2、陈胜大量增兵,列于江畔,秦将郦彪独守桥头。
3、秦军攻占吴国港口,吴军陷入双线作战。
4、魏军放弃虎牢关,转而抢夺敖仓,意图打通朝歌通往大梁的道路。




7月,西面齐军全线溃败,东面则后撤一格,整场防守战役我军损兵六千上下,未失一将,此外齐将魏锋归降。

诸国方面:
1、赵军势如破竹,再下两城,兵围晋阳。
2、魏、陈战事胶着,不进不退。
3、任器部将申力偏师入吴,吴军不得不后撤,秦军反扑,攻占番城。





8月,齐军再度伐我,此时我军城墙和箭塔已将城门赌死,齐军如不拆除城墙或增派远程部队,那么只有挨射的份,为安全起见,我方派遣郭、薛二将隔墙消耗。

10月,齐军拆除河岸城墙,我军不得不派人顶上

战斗一直持续到205年4月,齐军梅开二度,夹击我军,看来只有离间齐、魏才能不腹背受敌。

6月,我军刚刚完成东部城防建设,正在全力抵御齐军,不料南面陈胜在与秦军开战的情况下,偏师来犯,幸好我军未雨绸缪,提前建立了沛县防御。

204年1月,齐军不断进攻,我军防守压力巨大,此前为抢建城墙让刘邦上前卡位,此时城墙建成,刘邦被挡在外面,无法回军。

诸国方面:
1、秦、赵战于中牟、橑阳一带
2、秦、魏战于广武、虎牢关
3、秦军大败陈胜,战线推至符离
4、秦军大败吴军,吴国被分割为二
5、项梁军攻占海阳,直逼广陵




2月,齐国成功怀柔我方沛县,不知道我方军师在干什么,罚俸半年,以示惩戒

至203年2月,齐军对我方进行了近四年的进攻,着实欺人太甚,如今齐国稷下兵力消耗大半,乃天赐良机,我军首次主动出击,一举攻占稷下,然齐军救援不断,若我军能扎稳脚跟,将是历史性的一刻。

诸国方面:
1、秦军反抗激烈,赵军未能攻下晋阳。
2、魏国势衰,秦军包围大梁,片刻可下。
3、陈胜败退,丧城失地。
4、吴国几次激战,虽收复失地,然国力大损,现下吴将公孙梁、梅𫓶二人,独自面对秦国大军,后方无任何援军。
5、项家军攻占广陵,钟离昧一马当先率军西进,攻占钟离城(不知是否是一种巧合),此时项家军风头无两,甚至连项羽都没有出动。





5月,我军击退齐国援军,名正言顺的将稷下收入囊中。

魏国大梁沦陷,早已在预料之中

秦军楼船压境,江河断流

其余诸国如旧。
10月,我军已稳固稷下城防,并取城父,怀柔阳都,此举引来齐国反攻。

魏、陈联盟共抗秦军,然终归国力弱小,难以负担长年作战,兵力严重不足。

202年5月,我军依旧在抵抗齐国如丧尸般的进攻,击退一波,又来一波。南面陈胜数次败于秦军,不思血耻,竟转而北上,陈兵叩关。


稷下一役,我军消耗甚大,两城三府合计资金不足一万,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月,秦军伐陈,间接解我军之困。

201年6月,我军资金短缺,仅能支撑刘邦和樊哙带兵出征,刘邦防御高,反伤高,顶在前方吸引敌军,然后依靠张良、吕雉带100兵打范围伤害,樊哙补刀,鏖战数月消耗了大量的敌军,现下齐国临淄城兵力薄弱,趁其尚未恢复进行强攻。

此局未开武将死亡,所以即便带100兵反复被抓,也不会死亡,且回复类策略设置的100%,能及时为前锋续航,难度大大降低。(开了武将死亡的,切勿如此操作,否则阵亡几员大将,实力将大打折扣。)
诸国方面:除吴国退兵外,其余依旧你来我往,各有得失。
值得一提的是,魏、齐因我军离间而反目成仇,在邺城附近,秦、魏、赵、齐,四国互相攻伐,异常惨烈。

9月,在我军的离间下,燕国与齐国反目成仇,双方于边境开战。我军趁机拿下临淄,甚至还能有喘息的时机。


同时,秦军攻占定陶,切断魏国与陈胜之间的联系。

200年1月,燕军攻陷齐国平原,我军攻占齐国莒城,齐国大势已去,无力回天。此外秦军大败陈胜,包围彭城。



4月,我军攻占即墨,齐国灭亡。


自起兵以来,齐国占据六城十余府,兵马钱粮不计其数,而我军仅有一城一府,兵力远逊于齐,故长期龟缩曲阜,不敢越边境一步。然齐国不思反秦,却恃强凌弱,数次无故攻伐,亡我之心昭然若揭。今我军连下五城,灭齐雪耻,乃正义之师。
9月,朝歌一带,秦、赵、燕、魏,四国混战,我方大赏三军,巩固防御。

濮阳乃我军西面门户,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军决定出兵濮阳,加入混战。
10月,燕国支援魏军,濮阳难以攻克,我军转而南下,进攻陈胜,报叩关之仇。

燕军来犯,困于博陵,犹如瓮中之鳖

199年1月,我军拿下彭城,与秦接壤。

3月,我军攻占郯城,陈胜灭亡。

此前,我军与陈胜缔结同盟,共抗秦军,后陈胜受人蛊惑,频频侵犯我州,我军忍让再三,然其抗秦不利,丧城失地,致使我军南面遭受秦军威胁。思虑再三,知陈大势已去,我军不取,其必被秦国所灭。
此外,朝歌地带,四国依旧攻伐不断。

10月,秦军攻占魏国濮阳,又犯我彭城,

趁秦军根基未稳,我军奇袭濮阳。

12月,我军在濮阳扎稳脚跟,建立防御工事,此时,南面定陶城兵力薄弱,三面不通,西面平原则被秦军城墙隔断,唯有西南小道可达。我军两路夹攻,定陶实乃囊中之物。

198年1月,寿春秦军进攻我军蕲县,木桥狭窄,仅容一军,纵使秦国有千军万马亦是徒劳,我军只需派遣一将,领投石车1000,隔墙攻杀即可。

4月,项梁与秦国停战,当即掉转马头进攻我军郯城,甚至出动了项羽,情况不容乐观。

5月,燕国进攻我军临淄,呼应楚军,我方南北应战,疲于奔波。

6月,秦国陈兵钟离,项梁不得不与我军停战。

秦军大军压境,张良百骑退敌。

7月,燕军一面遣使休战,一面陈兵河畔,不知意欲何为?


12月,我军趁着与项、燕休战的时机,大力巩固防御,休养生息,奈何困守孤城的魏国频频骚扰我军,实在忍无可忍,遂亲征灭魏。

197年5月,我军未能攻下朝歌,一是轻敌了,没有派遣足够的兵力,二是燕国不断救援魏国,十分棘手。

秦军也在不断进攻我方城墙,现下不得不暂时撤军。

196年7月,我军遣使与项梁结成同盟,又有魏国上将彭越归顺我军,遂发兵十万,北上伐燕。

秦军持续进攻我军,定陶固若金汤,防守易容反掌。

10月,我军攻占平原。

195年4月,平原四战之地,北有燕国反攻,西有秦、赵环伺,而我军立足未稳,粮道不通,本欲北上抢占桥头,谁料赵国驰援燕国,我军陷于河北,难以后撤。


诸国方面:
1、楚军逼近寿春,秦军放弃攻打我方蕲城,全力守卫寿春。
2、吴国沉寂多年,再度出兵九江。
3、秦、赵战于邯郸、灵寿,长期胶着拉扯。



4、魏国独守朝歌孤城,休养生息。魏国自208年出兵秦国项城开始,至今13年,从未停战,哪怕国君被俘,新君继位,也未撤回一兵一卒,我愿称之为抗秦第一人。
如今,这台战争机器终于知道累了,英雄迟暮,犹如风中落叶🍂。

4月下旬,我军打通平阳粮道,加急往平原运输兵力、钱粮,同时,楚军与我方解盟,我军恐有南顾之忧,必须快速脱离河北战事。

5月,我军补给已达平原,正在送往前线。
张良真乃国之柱石,6级决胜千里一回合放一次,一次杀敌两三千,放完立马撤退,让敌军束手无策。

6月,张良妙计频出,以一己之力扭转河北占局,我军顺势占领西部三县,断绝赵、燕之间的联系。

7月,秦军拆除城墙,突破定陶防线,我军投石车损伤严重,而我方大军远在燕地,难以回援,唯有吕雉尚在定陶,可退敌军。

9月,项梁遣子为质,重修盟好。

我军建立河北防御

同时,魏国侵扰平原,只恨此前未能将其消灭。

11月,秦国上将王离,两回合攻破我军城门,太猛了。

12月,定陶防守不利,不得不退守第二道防线。

194年4月,吴国起兵,欲收复失地,同时,江东项羽亲征寿春。秦国在攻占我军济阴城后,迅速南下防守。


赵国则进军晋阳,响应吴、楚

我军趁机加固城防,并发兵十万北上攻燕,以解后顾之忧。

5月,我军兵临蓟城,燕军断然难挡,赵国闻讯当即回师救援,一路攻我浊鹿,意在打通通往燕国的要道,一路攻我高阳,企图断绝我军后路。果然燕赵情深。

然我军灭燕之心,天意难挡,区区赵军何足惧哉!

6月上旬,我军攻占蓟城。

7月下旬,我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一举攻占渔阳

8月,我军乘胜追击,先锋彭越、灌婴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兵锋直指襄平。

9月,我军攻占襄平,燕国灭亡。

风萧萧兮易水寒,燕有英雄兮太子丹,可怜荆轲兮刺秦难。月皎皎兮如旧日,辽辽故地兮非故国,可怜襄平兮城复破。
燕之灭亡,实乃天意,非战之罪。
10月,秦军意在吴、楚,主力尽数南下。我军人不卸甲,马不停蹄,立即挥师西进,誓必翦除魏、赵,一统河北。

11月,我军兵分三路伐赵,犹如洪水猛兽,势不可挡。

然而一时失察,未能及时洞察南部警情,项梁再次背盟,楚军突破防线,攻占鄣府,楚霸王项羽天降郯城。

郯城虽无良将,但胜在兵力雄厚,城防坚固,项羽神勇无双,但孤军深入,断难攻克。
193年1月,我军攻克邯郸,北上灵寿。

2月,攻克灵寿,赵国犹如樯橹之末,尚做最后的挣扎。

诸国方面:
1、项梁与我军停战,转而攻打秦国寿春,失利,遂退兵修养。
2、秦军再次进军我方定陶。
3、吴国大败,未能收复失地。
4月,我军攻占代县,赵国灭亡。

赵国一直致力于抗秦前线,与我军本无恩怨,然其频频救援燕国,被燕拖累,我军亡赵实属无奈之举。
5月,我军抢占重镇中牟,此处山谷狭窄,易守难攻,乃我军门户。

我军攻占代县后,本欲顺势拿下晋阳,依托地利建立防御,但魏国出兵袭击我军后方,计划只能暂时搁置,遂计划灭魏,拔除这根尖刺。

10月,为了建立阳曲防御,巩固战果,我军整整拖延了五个月之久,方才抽调兵力,南下灭魏。


12月,我军攻陷朝歌,魏国灭亡。

我军自起兵以来,兵微将寡,强敌环饲,龟缩曲阜一隅,求存于强敌夹缝之间,所幸文武相合,将帅用命,励精图治,不屈不挠,十五年来东征西讨,灭齐、亡陈、翦燕、除赵、伐魏,一统东北,大风起兮云飞扬,赤旗千里兮称汉王。

192年初,赤帝显于定陶,刘邦乃焚香祭拜,民间始传定陶有天子之气,2月,定陶上空祥云环绕,弥久不散,3月,文武百官联名劝进,4月,刘邦沐浴更衣,斋戒七日,遂登坛告天,称帝建汉。

预知后事如何,烦请诸君稍待,我方斥候携最新战报正八百里加急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