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建议:火烧连营
修改于04/0913 浏览综合
夷陵之火意难平 七百里灭天下计
“火烧连营”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之间的夷陵之战,这场战役也被称为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
战争背景
公元221年,蜀汉昭烈帝刘备以“为关羽复仇”为名,亲率大军东征孙权,意图夺回荆州。刘备的军队突破巫峡,占领秭归,吴军退守夷陵。
战争经过
• 初期攻势:刘备分兵两路,主力沿江南岸推进,黄权驻江北防魏,马良联络武陵蛮族沙摩柯增援。陆逊主动后撤至夷道、猇亭一线,放弃山地险阻,诱使蜀军深入吴境二三百里。
• 战略僵持:蜀军沿长江两岸扎营数百里,连营数十座,试图封锁吴军。刘备多次诱敌,陆逊坚守不出。
• 火攻决胜:公元222年闰6月,陆逊命士兵持茅草夜袭,顺东南风纵火,蜀军40余营相继焚毁。吴军分三路夹击,刘备退守马鞍山,再遭围歼,仅率残部逃入白帝城。
战争结果
蜀军战死、投降数万,物资尽失。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主张乘胜追击,但陆逊顾忌曹魏乘机袭击后方,遂停止追击。次年四月,刘备因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
历史意义
夷陵之战是刘备军事生涯的滑铁卢,蜀汉失去了夺取荆州的良机,实力受到极大削弱。这场战役也成为了三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文本复制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