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卷云舒对 黄金四目 的评价



花卷云舒

TapTap玩赏家
修改于
2025/2/20基本体感是:中庸偏下的小厂二游新品
小作坊下的料很猛,但下多真倒了沫子
玩法内容看似有想法,结果还不如“米家三件套”
游戏的外包装很漂亮,内里却相当尴尬
金玉为其外,败絮在其中,金包银?金包铁!
●————————————————————●
●————————————————————●
一.画面与剧情的“猛料”
□
都说小作坊下料猛,但直到点开了这一款游戏,我才第1次深刻地理解到“小作坊下料到底有多猛?”。这一点在游戏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游戏的剧情和画风。
△
单纯从画风而言,游戏剧情非常具有特色,选用了很有代表性的经典漫画风格。单看游戏剧情时,恍惚间真的让我回到了很多年前那个还在看“知音漫客”的日子,情怀一下子就涌上来了。
△
同时游戏在人物形象及设计上也有进行大量的二游风设计,包括但不局限于Q版的人物形象,极其精致的2D立绘和看板互动。特别是游戏包括UI和名词在内的很多内容都进行了相当程度的“二游附魔”。
-
游戏中眼花缭乱的彩色UI,各式各样的角色技能特效,每个角色或是害羞,或是中二的台词。
点进去确实给人一种“给我干到异世界来了”的错觉
□
游戏在剧本剧情方面的设计也是如此,游戏的剧本和故事设计虽然没有太多新意,但也基本上能和二游当中的故事剧情和成长主题相挂钩。而且对比同类二游“梗密集+高真实”是游戏作坊下的“三花淡奶”。
△
游戏在剧情快速推进的同时,几乎每一章当中都有不错的笑点,同时游戏的人物反馈和细节做得特别棒,剧情的代入感和质量很高。确实属于那种“看到开头就想看到结尾的程度”。
△
当然小厂在剧情方面的短板也很明显,剧情配音不够,剧情产量不足,除了主线外没有额外的剧情补充等,都是游戏在剧情剧本方面的短板。
●——●
游戏的画面和剧情是最大的加分项,作为整款游戏中“最堆料也最科技”的部分。游戏在这个方面呈现出了几乎完全不输大厂的表现,其精致程度甚至可以跟不少专精二游的厂商掰掰手腕。
-
但很明显,小厂资金不足的劣势也导致了剧情后继乏力以及Q版人物模型粗糙等等一系列的小毛病。
△
但考虑到二游本身不同于其他游戏,对游戏画面和剧情有着更高要求和更高权重的情况下。个人认为游戏厂商在这方面花重金堆猛料是有成效,而且确实能够拿到口碑的,对于小厂而言是很成功的策略。
●————————————————————●
二.游戏玩法
□
但如果我们把目光落实到玩法上,你会发现游戏在玩法上几乎“全盘垮掉”。游戏玩法方面的表现糟糕包括但不局限于不合理的组队和技能设计,操作问题,收益问题和玩法问题等。
-
不是老套的回合制,但比回合制更不好玩
△
游戏的玩法在设计上有点类似吸血鬼幸存者,又或者你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2.5D的“低配原神鸣潮”。表面上看游戏玩法还行,其包括但不局限于队伍配置,合适的拉怪,地图道具的应用,特殊地图玩法等多元的游戏内容。
△
但实际体验下来,游戏内的每个角色虽然有独立机制,但能相互配合的只有一个技能。并且因为玩家是同时操作所有角色,这使得游戏的操作空间极低。更别提没有走A的设计进一步砍掉了游戏的操作收益。
-
而游戏在boss机制上的设计乏力,角色之间的配合乏力,糟糕的数值设计等。更是把游戏的战斗完全推向了“谁数值高谁就能赢的”极端。
△
特别是在角色数值方面,游戏前后排角色血量差异极大,但同时辅助角色的回血能力又不高。在偏后期的游戏战斗中,经常会出现后排被融而毫无还手之力的办法。
-
不合理的数值+粗糙的操作机制导致游戏的战斗体验极差
□
但平心而论,游戏的PVP反而设计的有些意思。虽然说还是常规的攻防队伍配置,但因为双方可以选择不同的强化buff,一支队伍可以上包括主战和支援在内的多个角色。同时自走棋玩法本身又有一定的站位要素的情况下。
-
反而给游戏带来了更大的趣味性和策略空间
●——●
可以说游戏的PVE玩法非常无趣,游戏想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有操作有策略的战斗,但玩家实际体验到的就是无聊的挂机自动二倍速战斗。而之所以有这样失败的游戏体验和游戏本身粗糙的玩法设计尴尬的操作收益和数值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
而虽然说游戏的PVP玩法有一定乐趣,但依旧和市面上大部分二游的PVP没有太大区别,特别是考虑到游戏内的角色技能搭配和组合依旧较为平庸的情况下,基本也属于能玩,但不多。
●————————————————————●
三.要不然还是圣遗物吧?
□
再来聊游戏的养成模式,这款游戏在养成方面的设计可以说是“天塌了”。特别是游戏的宝石养成,那叫一个“地道”。
△
先说抽卡,游戏70抽保底,但普遍在50抽左右能出货。2.5%的出货率在二游当中基本处于中游水准,挑不太出毛病那种。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在于游戏的双UP池共通大小保底,相当于每期都可以自选UP。
-
同时游戏的非限定角色会进普池,并且角色没有专武体系。抽卡压力对比其他游戏而言会更小,在玩家支出方面有做一定的减负。
△
但相对应的游戏每日收益偏低,只有通行证任务给的1/3抽,基本上低于二游产出的及格线,需要用月卡稍微拉一下才能保证一般的游戏体验。并且角色本身需要重复抽取,四只角色解锁完全机制,7只角色满配。
-
可以说有一定减负,但通过砍福利和卡机制又给调回去了
□
而游戏的宝石是最逆天的系统,作为近似原神圣遗物体系的长线养成系统。游戏的宝石镶嵌设计的非常糟糕。
-
一方面是宝石产出极低,除开副本的概率产出外,唯一能稳定获取一颗金色宝石需要2000抽200个金魂买箱子。而游戏内主队5个角色,每个角色各5个,25颗金色宝石就够玩家肝到天荒地老。更别提你还要再养三个支援角色(
-
而游戏中的宝石镶嵌,在宝石产出稀少的情况下,游戏选择吞宝石卡坑位的方式锁玩家养成。并且宝石养成不可重置,不可拆卸。只要装废了资源就浪费掉。
△
如果说圣遗物需要长线的养成加运气,那么游戏的宝石镶嵌体系不仅需要这些,更需要你有非常周密的策略以及各种镶嵌技巧。
-
这哪是在养成?这不俄罗斯转盘吗?
□
而如果考虑到游戏角色的其他养成,比如升阶,比如强化,比如升级这几个系统。那游戏在这方面的设计更是“卡出天际”。
-
游戏的基础资源与体力强相关,玩家每天能获得的资源基本锁死,队伍拉到40级阶段之后新手资源就完全跟不上了。而游戏的资源观在给更多资源的同时还额外增加了体力消耗。
-
5年工作经验的应届大学生,懂这个感觉吧?
●——●
如果说游戏的战斗还处在“各花入各眼”。那么游戏的养成纯纯一坨,无论是在宝石镶嵌方面的各种卡玩家,又或者是在基础资源上的处处受限。都让玩家的开荒及前期游戏体验相当糟糕。
△
游戏唯一比较安慰的地方可能在于卡池还好,但稳定的抽卡资源给的相当抠门,基本上只能靠活动吃饭。
●————————————————————●
四.总结
□
可以说游戏目前的高评分基本上就是靠剧情和开服阶段的高福利支撑来的。只要玩家较长线的体验游戏之后,就会很快在游戏各种各样的数值坑和养成陷阱中“败下阵来”。
△
不至于说游戏一无是处,毕竟PVP我还挺喜欢的
但总体来看,游戏的表现相当中庸且偏下
值得短期体验,长期养成还是算了吧
小作坊下的料很猛,但下多真倒了沫子
玩法内容看似有想法,结果还不如“米家三件套”
游戏的外包装很漂亮,内里却相当尴尬
金玉为其外,败絮在其中,金包银?金包铁!
●————————————————————●
●————————————————————●
一.画面与剧情的“猛料”
□
都说小作坊下料猛,但直到点开了这一款游戏,我才第1次深刻地理解到“小作坊下料到底有多猛?”。这一点在游戏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游戏的剧情和画风。
△
单纯从画风而言,游戏剧情非常具有特色,选用了很有代表性的经典漫画风格。单看游戏剧情时,恍惚间真的让我回到了很多年前那个还在看“知音漫客”的日子,情怀一下子就涌上来了。
△
同时游戏在人物形象及设计上也有进行大量的二游风设计,包括但不局限于Q版的人物形象,极其精致的2D立绘和看板互动。特别是游戏包括UI和名词在内的很多内容都进行了相当程度的“二游附魔”。
-
游戏中眼花缭乱的彩色UI,各式各样的角色技能特效,每个角色或是害羞,或是中二的台词。
点进去确实给人一种“给我干到异世界来了”的错觉
□
游戏在剧本剧情方面的设计也是如此,游戏的剧本和故事设计虽然没有太多新意,但也基本上能和二游当中的故事剧情和成长主题相挂钩。而且对比同类二游“梗密集+高真实”是游戏作坊下的“三花淡奶”。
△
游戏在剧情快速推进的同时,几乎每一章当中都有不错的笑点,同时游戏的人物反馈和细节做得特别棒,剧情的代入感和质量很高。确实属于那种“看到开头就想看到结尾的程度”。
△
当然小厂在剧情方面的短板也很明显,剧情配音不够,剧情产量不足,除了主线外没有额外的剧情补充等,都是游戏在剧情剧本方面的短板。
●——●
游戏的画面和剧情是最大的加分项,作为整款游戏中“最堆料也最科技”的部分。游戏在这个方面呈现出了几乎完全不输大厂的表现,其精致程度甚至可以跟不少专精二游的厂商掰掰手腕。
-
但很明显,小厂资金不足的劣势也导致了剧情后继乏力以及Q版人物模型粗糙等等一系列的小毛病。
△
但考虑到二游本身不同于其他游戏,对游戏画面和剧情有着更高要求和更高权重的情况下。个人认为游戏厂商在这方面花重金堆猛料是有成效,而且确实能够拿到口碑的,对于小厂而言是很成功的策略。
●————————————————————●
二.游戏玩法
□
但如果我们把目光落实到玩法上,你会发现游戏在玩法上几乎“全盘垮掉”。游戏玩法方面的表现糟糕包括但不局限于不合理的组队和技能设计,操作问题,收益问题和玩法问题等。
-
不是老套的回合制,但比回合制更不好玩
△
游戏的玩法在设计上有点类似吸血鬼幸存者,又或者你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2.5D的“低配原神鸣潮”。表面上看游戏玩法还行,其包括但不局限于队伍配置,合适的拉怪,地图道具的应用,特殊地图玩法等多元的游戏内容。
△
但实际体验下来,游戏内的每个角色虽然有独立机制,但能相互配合的只有一个技能。并且因为玩家是同时操作所有角色,这使得游戏的操作空间极低。更别提没有走A的设计进一步砍掉了游戏的操作收益。
-
而游戏在boss机制上的设计乏力,角色之间的配合乏力,糟糕的数值设计等。更是把游戏的战斗完全推向了“谁数值高谁就能赢的”极端。
△
特别是在角色数值方面,游戏前后排角色血量差异极大,但同时辅助角色的回血能力又不高。在偏后期的游戏战斗中,经常会出现后排被融而毫无还手之力的办法。
-
不合理的数值+粗糙的操作机制导致游戏的战斗体验极差
□
但平心而论,游戏的PVP反而设计的有些意思。虽然说还是常规的攻防队伍配置,但因为双方可以选择不同的强化buff,一支队伍可以上包括主战和支援在内的多个角色。同时自走棋玩法本身又有一定的站位要素的情况下。
-
反而给游戏带来了更大的趣味性和策略空间
●——●
可以说游戏的PVE玩法非常无趣,游戏想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有操作有策略的战斗,但玩家实际体验到的就是无聊的挂机自动二倍速战斗。而之所以有这样失败的游戏体验和游戏本身粗糙的玩法设计尴尬的操作收益和数值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
而虽然说游戏的PVP玩法有一定乐趣,但依旧和市面上大部分二游的PVP没有太大区别,特别是考虑到游戏内的角色技能搭配和组合依旧较为平庸的情况下,基本也属于能玩,但不多。
●————————————————————●
三.要不然还是圣遗物吧?
□
再来聊游戏的养成模式,这款游戏在养成方面的设计可以说是“天塌了”。特别是游戏的宝石养成,那叫一个“地道”。
△
先说抽卡,游戏70抽保底,但普遍在50抽左右能出货。2.5%的出货率在二游当中基本处于中游水准,挑不太出毛病那种。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在于游戏的双UP池共通大小保底,相当于每期都可以自选UP。
-
同时游戏的非限定角色会进普池,并且角色没有专武体系。抽卡压力对比其他游戏而言会更小,在玩家支出方面有做一定的减负。
△
但相对应的游戏每日收益偏低,只有通行证任务给的1/3抽,基本上低于二游产出的及格线,需要用月卡稍微拉一下才能保证一般的游戏体验。并且角色本身需要重复抽取,四只角色解锁完全机制,7只角色满配。
-
可以说有一定减负,但通过砍福利和卡机制又给调回去了
□
而游戏的宝石是最逆天的系统,作为近似原神圣遗物体系的长线养成系统。游戏的宝石镶嵌设计的非常糟糕。
-
一方面是宝石产出极低,除开副本的概率产出外,唯一能稳定获取一颗金色宝石需要2000抽200个金魂买箱子。而游戏内主队5个角色,每个角色各5个,25颗金色宝石就够玩家肝到天荒地老。更别提你还要再养三个支援角色(
-
而游戏中的宝石镶嵌,在宝石产出稀少的情况下,游戏选择吞宝石卡坑位的方式锁玩家养成。并且宝石养成不可重置,不可拆卸。只要装废了资源就浪费掉。
△
如果说圣遗物需要长线的养成加运气,那么游戏的宝石镶嵌体系不仅需要这些,更需要你有非常周密的策略以及各种镶嵌技巧。
-
这哪是在养成?这不俄罗斯转盘吗?
□
而如果考虑到游戏角色的其他养成,比如升阶,比如强化,比如升级这几个系统。那游戏在这方面的设计更是“卡出天际”。
-
游戏的基础资源与体力强相关,玩家每天能获得的资源基本锁死,队伍拉到40级阶段之后新手资源就完全跟不上了。而游戏的资源观在给更多资源的同时还额外增加了体力消耗。
-
5年工作经验的应届大学生,懂这个感觉吧?
●——●
如果说游戏的战斗还处在“各花入各眼”。那么游戏的养成纯纯一坨,无论是在宝石镶嵌方面的各种卡玩家,又或者是在基础资源上的处处受限。都让玩家的开荒及前期游戏体验相当糟糕。
△
游戏唯一比较安慰的地方可能在于卡池还好,但稳定的抽卡资源给的相当抠门,基本上只能靠活动吃饭。
●————————————————————●
四.总结
□
可以说游戏目前的高评分基本上就是靠剧情和开服阶段的高福利支撑来的。只要玩家较长线的体验游戏之后,就会很快在游戏各种各样的数值坑和养成陷阱中“败下阵来”。
△
不至于说游戏一无是处,毕竟PVP我还挺喜欢的
但总体来看,游戏的表现相当中庸且偏下
值得短期体验,长期养成还是算了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