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各个朝代古人都是这么过年的?有些习俗竟然从未听过!

2024/02/07333 浏览茶话馆
TapTap
商周时期,只为祭祀。原始社会人们普遍比较愚昧,对于自然界中无法解释的现象多以“神迹”笼统概括。此时的农历新年被当作始祭祀的“吉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用“牺牲”来告慰神灵,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TapTap
秦汉时期,多为:蜡祭、换桃符、燃爆竹。主要是禀告先祖,庆祝丰收。
TapTap
魏晋时期,守岁、吃五辛盘一样不能少。五辛指的是:大蒜、韭菜、云苔、小蒜、胡荽此类味道辛辣、气味很冲的食物。此时的人们觉得,五辛可以发五藏之气,在新春之际,下五辛可以养气。
TapTap
古人分发五辛盘
隋唐时期,延续守岁之余,登门“拜年贴”,女子饰以梅花妆。据说,唐朝睿宗时期还出现了“休假”,每年的农历新年都会休政七天,让官员们休息。
TapTap
宋朝时期,已然开始写春联、吃饺子、放“编炮”了。宋代的妇女,还会再将米粉缠绕成块,在其中藏入吉言,等待家人抓取,以此来讨个好兆头。
TapTap
元朝时期,以“白”为尊,糍糕互赠亲友。众所周知,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在习俗上与汉族有所不同。
他们把农历新年称为“白节”,会在这天穿上白色的吉服。
TapTap
明朝时期,多流行送“飞帖”、鞭春牛。明朝的农历新年延续以往的习俗,不乏有赏灯会、贴门神、接灶神这类。
鞭春牛就是一种比较独特的仪式,等到这一天,人们会牵着“春牛”行走在大街小巷,巡游田间。然后以鲜嫩的柳枝条鞭打春牛,吟唱歌谣,迎来芒神,祈祷来年的五谷丰登。
TapTap
鞭春牛
清朝时期,吃沙琪玛、跳庆隆舞、立索伦杆。民间会在除夕这一日,制作沙琪玛祭拜先祖,还会去请舞者跳庆隆舞,并在院中树立五米高的木杆,顶上放锡升,锡升里装有猪五脏,供喜鹊来食用。
TapTap
13
2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