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真·妙笔千山

绘真·妙笔千山

9.4
官方入驻
安卓
iOS
切换平台数据
Hi,Tapper为游戏体验打分吧~
近期趋势
9.413503个评价
全部评价
带图12 长评281 游戏时长 1h+好评中评差评画面优秀7014 剧情跌宕2050 音效动听1870 有趣好玩1519 物超所值164 设定独特93 轻松护肝59 操作流畅57 UI美观29 玩法设计260 故事情节244 音效音乐54
推荐:可玩性/ 运营服务/ 画面音乐
记得以前刚进入这游戏的时候就感觉画面非常干净,没有那些游戏的各种红点点击,画风也是非常的漂亮,当时这游戏刚出的时候,直接就是一整个被它吸引了,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网易的游戏,不管是玩法还是画面音乐,都做的非常棒,记得以前玩到了最后一章,总是差个东西找不到,一直不能通关,我还专门跑来找攻略,到后面我才知道,原来是这游戏没更新后面的内容,只做到了那里,为此没过多久我就删除了,它的故事情节也制作的很好,到后面玩腻了铺天盖地的氪金页面,满屏的红点,各种肝、氪游戏之后,我依稀记得有你这款游戏,能够治愈我的心,我跑来再次如愿找到了你,再次游玩了一遍,虽没了当年的冲劲,只玩到了三章,但我也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直到后来,我渐渐忘却了你的名字,无论如何的去寻找,都找不到,只恍惚的记得,你好像带了一个“妙”字,如今我再按照往日的足迹来到了这里,却发现已经物是人非了,我始终没玩到这个游戏的结局,不知道结局如何,结局又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中间的剧情故事我也渐渐忘却了,但那份曾经的喜悦和被你音乐画面的震撼人心,我将铭记于心,故事的开头我忘却了,故事的结局我没能游玩上,如果有可能,期盼你的再一次上架到来,让我再陷入到当初的那份心境之中。
格调 : 哎,我也是,当时还是个初中生,玩了一天玩到那个睡下那部分就去上学了,后来又因为内存不够删了,没想到现在玩不了了😔
看看 画面优秀 的人是怎么评价的
舟舟 : 可以分享安装包?
萌小黑
萌小黑
游戏时长 38 分钟
妙山的绘画之旅,一修墨言的画中之旅,明与暗,画里与画外的两条故事线如同双螺旋般,被千丝万缕的线索互相关联,缠绕着上升。你看到了画中的故事,是否也知晓了画外的故事?

妙山自幼被人收养,于禁中画学学画,与王希孟以师兄弟相称。十五岁苦于笔下困顿,获圣上恩准,游历人间。在磨练画之道的途中,暂居于一渔村,与一位妇人成知音好友却苦于世俗成见,后妇人随夫出海,遇难未归。这段经历,在接下来的旅途中被妙山逐渐忘却,画之道悠长,步履不停,但却也在他心中种下。心魔,从此之后妙山常不厌其烦得想将她画下来,却从来只有轮廓,没有容貌。
游历归来,希孟作《千里江山图》后失踪,遗留下五蕴笔与一三尺画卷予妙山。妙山则继《比翼》之后,又作《沧海》、《两仪》、《妙山》后终于决定,完整画下女子太真,但依然是无法成画,却是妙笔难摹,妙笔难描,妙笔难绘,妙笔难诉,最后一刻妙山强行运笔却遭心魔反噬,醒转之时,五蕴笔已断为两截,白泽笔毫染上墨色,无法洗去。
妙山也从此为心魔所累,再也无法作画,在画之道上中道崩殂。幸而想起师兄遗留画卷,又已悟得以神入画之法,入画后竟然兄弟再见,彻谈三日,在希孟帮助下决定重拾画笔,并约定修复五蕴笔交还希孟。
-
再度决定拾起画笔的妙山,便用已经折断的五蕴笔继续在当时的画作上作画。
《妙山》作为晚秋山景,亦是妙山的自画像,叶子落地,山石崩塌,对应旧时妙山心中的怅然和若有所失。而这一次,妙山使五蕴笔再取辰砂之红,给山顶枫树上色。有趣的是画外画中各不同,对于落笔画卷的五蕴笔,在画中世界却分而成为少年墨言、和尚一修,在妙山指引下,合力将枯萎枫树救活,(也就有了妙山与一修、墨言在《妙山》相遇时的那一句“笔断了,终究还能用……”的一语双关。)亦都表明了妙山自己从新出发,再燃希望的内心。
画完《妙山》后五蕴笔亦有复原之势,妙山明白,这是自己慢慢面对心魔的开始,也是画中五蕴笔(墨言、一修)磨合的开始,正是“画外人作画中画,画中笔画画外人”。一场画里与画外,相辅相成,互相补全的画之旅,展开了。
而后,
取繆琳之青蓝,于《比翼》中再绘比翼鸟,两鸟相依,相伴飞去。相对于最早妙山对于痛失配偶的独鸟只能望着水中倒影以解孤寂的心境,这次比翼鸟于水中倒影寻得新缘,比翼齐飞。(对应了《比翼》简介中的“比翼鸟终于飞走了”。)这一刻,妙山才对渔村夫妇的爱情抱以正视和报以了美好的希冀,心魔开始消融。
取砗磲之皎白,于《沧海》中绘出鲛人泪,化解了由意外而生的悲情传说。从对于海难葬送少年少女(又代指渔村夫妇)的愤怒,让玄武长眠不醒,这次终让鲛姝唤醒神祗,解放了玄武,也解放了精卫。对妙山而言,自己岂不正如精卫亦正如玄武,是自己将自己固步自封,现在终于打开了对于世事无常的心结,心魔进一步消解。
取琅玕之碧绿,于《两仪》中再现浮玉笛,女魃的最后一舞与夫诸的最后一曲,是对这世间大道的妥协吗?那妙山与妇人的知音之交呢,是为这天下道义公理的牺牲吗?这种建立在孤独和牺牲上的微妙平衡,可能就是《两仪》吧。而这次一修和墨言产生了意见分歧,妙山开始意识到他们早已经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然手中五蕴笔已修复在即,与心魔的最后一役,即将到来。
-
(《太真》章,不妨以画中视角作展开,这也是所有伏笔集中爆发的章节,更通过一个错位的时空进行了连续完整的叙事,通过画中界的视角,我们可获得的信息也更多。)
墨言与一修进入《太真》,出现在妙山雪景中,前半段经历却完美对应了当年妙山终于决定画下太真的经过,(妙山在开场中的自语“终于到了这一刻……不知这次是否有缘相见”)而后两人行至妙山断崖处不慎掉落,正是当年妙山在作《太真》失败的最后一幕——手中五蕴笔落(墨言一修掉落),断为两截。断崖处巧妙的连接了两个时空,呼应了游戏中事件与人物的关系。而这一次,一切并未就此结束…妙山用到的四种颜料,与妙山本身,在画之旅中释怀、和解,化身为枫红、玉绿、羽青、月皎四精灵(所以简介中说精灵也是妙山性格的表现),从而成为了一修、墨言在接下来旅途中的助力。而最后关卡需要收集的四幅画,画中皆有两人的存在,一修猜想为妙山预知或即兴画就,却都错了,这正是妙山先生再作之画,也是两人的旅程本身啊。
再遇太真,这段对话耐人寻味。在四种颜料使用后,太真说出“谢谢你们,绘奴家真颜,奴家感怀不尽。”但此时太真依然处于一种迷蒙飘忽的状态中,很明显还没有达到真颜,开头序章中妙山与一修墨言在亭台走廊上的对话就暗示了这一点,当时妙山问两人,太真身上的颜色,墨言答“红、蓝、白、绿”,却还有一色,一修答“墨色”,墨色岂不正是指的墨言?随后墨言突然感到痛苦,太真不得已收回墨言身上的墨色,鲤鱼游动,太真终于成就真颜。(在动画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太真显露出真颜,而《太真》简介中,提到墨言洗去墨色,点睛之笔,成就太真,亦是如此。)这却是妙山突破心魔,点墨绘完了太虚,亦是五蕴笔终于到最后复原的阶段,之后的墨言,或者说一修,还会不会存在呢?故太真叹曰“二分而有灵,灵犀而心二,何必强求合一呢?”她也是拒绝的,宁可不复真颜而撒了谎。
洗去墨色的墨言再度成了白泽,谛听天地,已然知晓了前因后果。三人上楼,远景处正是雪中妙山。五蕴笔断于太真,又将在此于《太真》中补全,窗外的妙山呈现出妙山先生作画的姿态,来时的断崖,塌成两截,正是手中握笔处。白泽让一修修复此处,正是“画中笔修画外笔(我修我自己?),”,普天之下,无白泽不知之事,但这次白泽亦不知之后的两人会如何,一切只能看妙山先生的决定(若是妙山先生允许)。
最后《希孟》章,白泽表现活跃积极异常,正是发现自己和一修具都存在,自然十分欣喜,可以看出他与一修也产生了坚定的情谊。现实中的五蕴笔应当是又化为两段,这次却不是因外力所折,而是圆滑地分离开,成为独立的两个个体,彼此呼应吸引。妙山与希孟再见,表现出愧疚,而希孟表示更乐见此种情况,劝妙山不用多想,去寻得自己的“真”。
-
妙山最后找到了吗?最后一幕妙山与女子太真或者说知音妇人作揖礼,是相见?还是道别?
我觉得墨色或许也代表了妙山先生内心的阴霾,不是逃避,也不是分割,而是面对,最后才与其他四中颜色共同完成了太真。五色俱全,这才是“真”正的完整,妙山先生也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
《绘真妙笔千山》完。

这大概是我今年玩过的最好、最妙的解谜游戏了。我自认为是比较不擅长应付所谓解谜游戏的一名玩家,当然玩过的解谜游戏并不太多,也笑称解谜游戏四个字在我看来,不仅会哭,会笑,会吵,会闹,它们还都一起警告我,不碰,为妙。
所幸的是,《绘真妙笔千山》在逻辑、益智的解谜层面上饶过了我,不同于一般解谜游戏设置大量的益智minigame考验,在整个游戏进度的推进上也没有强迫我必须即刻、立即、马上进行梳理和推敲分析;所幸的是,《绘真妙笔千山》又将我置入了一个光怪陆离,充斥着各种志异与神话的画中世界中,一步一步慢慢生长出对这个故事天马行空的想象,让喜欢故事的我好不欢喜。
-
《绘真妙笔千山》这款解谜游戏的线索分布在人物的对话中,开发者还十分善意的对关键词进行了标注。这些关键词分为两类,一类是辅助玩家推进游戏进度的线索,提示玩家需要在何处使用何种道具;另一类,是整个游戏的关节与脉络,帮助玩家对于整个游戏故事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再构。
当第一次通关之后,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墨言(白泽笔毫)、一修(笔杆佛珠)与五蕴笔的关系,这也是在故事对话中反复强调提及的,整个故事也就顺理成章成了两人磨合,五蕴笔修复的历程。但当通关后我得以查看物品图鉴的时候,结合游戏中的伏笔,我对这个故事又产生更多的想法,妙山先生年少出游,渔村知音,心魔滋长……太真章中最后四幅图里存在了墨言与一修……最终卷《希孟》中桥头书生所言“我们是画中人,又怎能修复人外画呢?”……种种种种,让我生出了一股奇妙的想象,《绘真妙笔千山》的故事主角会不会一直是妙山先生本人,修复五蕴笔和一修、墨言两人的画中之旅,会不会其实也只是妙山先生的“画外人画画中人”的过程,亦或是并行的关系而画内外的表现不同?
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分享自己对于这个游戏的解读——一个出发于“想让妙山先生亲自画下女子太真”这种执拗想法所展开的异想天开。
心心心Official : 大佬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