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测两次,有出入的地方是我稍微对有存疑的问题进行了一定选择上的调整,建议多次几次(最好能测三次,取兼值)比如说,两次测试里,我有好几个值是相同的,那是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我在第二次回答时,还是选择了同一个答案。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随心导致结果与真实情况有太大的误差。
同理,心理测试题之类的答题,不能只看一次结果,也不能只看一个阶段的结果。能影响你选择的因素太多了,可能是今天有点困(比如说我,现在一晚上没睡,第一次测试是2点,第二次是5点)而不是在测完第一次马上就测二次,这样能降低外界因素对结果的误导,从而更直观的了解内心真实想法。
我会在一个星期左右在进行第三次测试,到时再看看我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会有怎样的变化。同时我会将接下来到第三次测试期间,我心理产生的变化过程记录下来,以求让结果更接近真是的自我。
也建议各位对自己在测试的时候尽量排除情感因素和主观臆断的想法
(例如,我认为我是这样的人,实际上的我和我想象的并不相同,这很有可能是你做不到却一直想做的事,你下意识就会选择那个自己想做但是还没做到的选项)
(比如说,你今天很开心,遇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得到了父母的赞许等等,这个时候你的选择会偏向乐观积极一点的,如果在情绪低落时,被人背叛,或遭遇不幸,那么你的选择就会偏向悲观厌世,甚至可能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对自己的价值与存在产生怀疑,进而选择了更多负面选择)
在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综合自己平时对自身的观察,比如说你一直认为自己比较理性,但是某次结果却测出你性格偏感性,那就要思考是什么因素导致结果出现偏差,进而排除干扰,重新测试。
还有,人很容易受固化思维的影响,比如说标签,当你给自己贴上外向的标签,那么你的选择就会不自觉的往这方面靠,而往往你认为你自己真实情况如此,实际并不是。这也是要考虑在内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对自我的观察并非一朝一夕之工,如果想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需要不断的观察和记录,你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随笔,音乐等各种形式记录对自我的思考,形式不用拘泥,选择自己喜欢能坚持的就好。长此以往,你会在不断完善自我中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当然这前提是你要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为此付出努力。
给读者的话就到这。
下面是给作者的建议
如果作者看过上面的文字,那么应该知道我想说什么,我希望作者能把可能对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考虑进去,并在玩家开始游戏之前予以说明,我的话可供参考。
2021.6.4 6:16
第三次测试2021 6 6 12:25
我发现如果点击中间选项较多会出现两者特点均不明显的情况,如果想要某方面比较突出,可以试着不要选择模糊不清的中间选项,那样结果会比较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