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芬奇的记忆

艾迪芬奇的记忆

电脑/主机
电脑/主机
Hi,Tapper为游戏体验打分吧~
暂无评分2个评价
全部评价
全部平台
带图1 长评1 好评玩法设计1
什么样的家族会在建房子之前,就建好墓地呢。为什么有人面对死亡,回忆起时,是那么的平静而得体。
当推开芬奇家锈迹斑斑的铁门时,这座结构诡异的维多利亚式老宅,本身就是具充满哥特隐喻的叙事器官。倾斜的走廊如同被命运折弯的脊柱,阁楼天窗投射的光斑像是诅咒的遗传密码,滑梯上经年累积的青苔记录着十三场葬礼的叹息。
有玩家调侃艾迪芬奇的记忆就是个走路模拟器,某种程度确实是这样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趟旅途中见证这个家族的命运和悲伤,至于芬奇家到底发生了什么,那就是见仁见智了。解谜过程就像在记忆沼泽里打捞黑匣子。
一个家族,披上了所谓的诅咒,让每个成员的人生变得诡异迷离。有些看到的是家族史,但我看到的却是时代史。
从19世纪末开始,曾外祖父飘洋过海移居,开始新生活。一战过后的大移民时代,动荡的年代,而所谓诅咒来源于此时。接下来,每个家族成员,都似乎在影射某个时代标记,航空、好莱坞、二战、铁路、天线然后过渡到现代。
这个故事,有种淡淡的释然感,的确和百年孤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样古老错综复杂的家族,全家人居住的大房子,以及流淌在血液里相同的命运。
它和同样可以从宏大时代和微小个体两个方向解读。如果从个体视角,那每个人的死因和布恩迪亚家族如出一辙,是孤独的自我封闭,与他人隔绝。当年通关艾迪芬奇之后突然就明白百年孤独在讲什么了。
在这个故事里Edie作为家中最长寿的女性,如百年孤独的乌尔苏拉一样见证了几代人的出生和离世,但她们都没有选择逃避自己家族的命运,而是欣然的接受拥抱它。
类似的情况还有Edie与Edith名字的相似性,百年孤独中家族的第一位女性与最后一代女性名字都有乌尔苏拉,她们有着相同乐天勤劳的性格,而故事中Edie和Edith是家族里唯二愿意将家族的故事写下来并留给后代的人,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Embrace it, appreciate it",真的非常感动,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做到面对命运时豁达地拥抱它,接受它。
因为死亡总是让人恐惧的,总会让人想到痛苦,冰冷,血腥,寂静,那种未知所带来的沉重,是会让人绝望到精神崩溃的。尤其是命中注定的时候,芬奇一家基本没有善终的人,但通篇下来,我不会觉得他们是恐惧的。
从每个人留下来的痕迹和全程见证的经历来看,他们本人更像是,无关这死亡是怎样的意外,他们都不曾惧怕。即便barb身上我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漫画的结尾却是她如愿以偿成了明星,哪怕是最后一次。
可能对于芬奇一家来讲,从开始就存在的“诅咒”,让他们知道了自己终将要前往的地方,于是他们便走过去了。
若走向死亡是一场旅行的话,我们不说这旅行是好是坏,单说这旅行的过程,其实很浪漫的。是的,是浪漫。每个人的步履都显得从容不迫,他们不知道何时到达终点,所以离开就自然而然,微不足道,风平浪静。
所以真正的诅咒从来不是超自然的血脉厄运,而是家族成员对创伤记忆的病毒式传承。当镜头最终升上树屋远眺破败老宅,晨曦中飘荡的无数风筝残骸构成了家族的印记,终于揭晓了整个芬奇宇宙的最终答案,所谓诅咒,不过是人类将伤痛基因编辑进叙事DNA时产生的认知。
只有终将告别的世界,才让人前行,才有意义…
迷宫中有蝙蝠从头顶飞过,蟾蜍叫得难听。
沉睡巨龙的骨架镌刻着历史的纹路。
踏上梦幻旅程,砖瓦建立起漂亮的城市。
海洋中帆船漂流,终于达到终点。
美丽的人啊在港口等候,却转瞬即逝。
跟随着隐去的身影推开那扇小门。
破旧的工厂,鱼尸堆积在各处。
背上写着家族之名的人们以为自己在切鱼头。
顺着传送的履带,丢下阴暗污浊。
打开那扇发着光的大门。
路过庆贺高歌的乐师们。
铭牌上刻着“Molly”微微颌首。
士兵们举着长矛队列两侧。
举着王冠的人儿正在铡刀边等候。
我们敬爱的国王Lewis Finch一步步地走向台阶。
他快要戴上他的王冠了。
于是他跪下来,低下头,等待着最后的加冕。
TapTap
TapTap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