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大·海——俾斯麦综合(上)
“据个人推算,涉及俾斯麦号的口水可以填满整个大西洋。”
图片来自:战列舰吧 核生化三防豹 这图看看就好
“欧一世三”,假的!
“拳打衣阿华,脚踢亚码头”,假的!
“完工时欧二世二”,真的!
嗯?俾斯麦何德何能坐上欧二世二的宝座?生的早(划掉)
一,个头。
由于不受伦敦-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俾斯麦的吨位远超以纳尔逊为代表的条约舰与以KGV为代表的初代新锐舰,满载排水量达到了50,300t,KGV满载45,360t。不过比起其巨大的排水量,更有特色的是其“优秀”的舰宽-吃水比。舰宽36m,最大吃水9.99m,水下部分剖面显得较为扁平,稳定性会比较好,但是......“多动症,打摆子,易晕船。”——西洋大佬(反正我是没看懂,但是凭直觉还是认为不要那么扁比较好)
二,装甲防护。
俾斯麦装甲布置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穹甲!
先插播一条注解,别以为德三就没搞过非穹甲设计,德意志级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把80mm的主装上段切掉一部分,把45mm延展铺满整个主甲板,那不就是典型的装甲盒设计?俾斯麦用这个穹甲设计真不是没经验,是没脑子。
当年德国人自己算俾斯麦免疫区时,出现了计算错误:他们认为俾斯麦面对传家宝&奶油406基本没有免疫区。(对岸英国人一样算错了免疫区,不过是算多了,真是对活宝...)不过采用穹甲布局配合航向角会增大其装甲等效,对于防护的追求使得其选择了穹甲。
图片来自:西洋大佬
俾斯麦的水线在其中甲板(90mm)往下半米左右的位置,对比SD与KGV可以发现俾斯麦的核心舱明显偏低。单看动力舱其实差不多,但是SD与KGV动力舱到中甲板间的舱室仍然算核心区,不过堆的是副炮弹药或电子设备之类的东西,大口径AP打进去时没有主炮髪射药威胁那么大,然而还是要包在核心区里。所以,俾斯麦的穹甲显著压低了其核心区的高度,导致了其核心区必须拉长,防护范围也随之变大,对于其浪费吨位可谓贡献良多。
而同样属于冗重的,还有那厚达145mm的上装。这层上装根本拦不住炮弹,剥个被帽又太厚。本身就是根本没必要出现的东西,有这重量拿去加固水平主装可能还更有效。
以上两点给俾斯麦的吨位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不仅加大了防护面积,还间接减弱了装甲厚度。
这时,终于轮到俾斯麦的主装出场了。俾斯麦的主装高3.4m(320mm段,剩下的递减),垂直布置,内侧有110mm的穹甲(弹药库120mm)。由于其特殊的穹甲布置,导致其免疫区很难计算,但是15km内等效厚度可能超过500mm。这与VV的剥被帽,大和的大厚度构成了二战侧舷装甲带防护前三甲。不过主装-穹甲段的等效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因此该段的防护在远距交战中的表现不如近距。
可以看到俾斯麦的上甲板带有50mm的匀质钢装甲。虽然不清楚设计时是否考虑过剥被帽的因素(大概率没有),但是其确实可以起到剥被帽的作用,并且还有类似于美国的炸弹甲板的作用。即便被诟病为水平防护能力不足,SD拿着Mk-6加超重弹也得在21km才能敲开俾斯麦的水平装甲。
水下很简单,除了主装-穹甲下延,只有一层45mm的匀质钢防雷壁,新锐舰倒第二。
有没有感觉少了什么?当然!再看看俾斯麦的水平装甲,没有防崩落层。不仅没有防崩落,弹药库段的背板所能起到的效果也有限,更别提轮机舱段连背板也没有。也就是说炮弹不用打穿其水平装甲,只要能崩点破片下来,那毁伤都是相当可观的。何况俾斯麦还用着上药下弹的布局,破片崩下来就在药库里,整出点火花就可能全舰直接上天,也没比刨掉副炮弹药库天窗的胡德好多少。
至于炮塔座圈,脑门等问题,我就偷个懒,跳过了。
总结:“十分硬气的主装带着一堆坑比。”
三,雷达。
俾斯麦有雷达,勉强解决有无问题,并且故障率高。至于坠冰那事可以先不管。
酸菜余大佬:
德棍海军雷达工作波长都在80cm区间
FuMO21探测范围:10海里,峰值功率8kW,脉冲重复频率(PRF)500,脉冲5微秒,天线尺寸为4×2,上部接收下部发射
以施佩伯爵号测试时的数据为例:对战舰级目标分辨距离为25km,方位精度±5°
FuMO23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火控版本,水平半斤八两
综合来讲只是勉强解决有无问题,不是很好用,外加德棍雷达特有的故障率高败笔
后续的改进型号从FuMO24开始,那是1940年才开始推出的,跟前作无关。俾斯麦也应该没机会安装
至于和别国雷达对比,1936-1940年期间实际投入现役的海军雷达一共就英德两家,日本的第一款21电探研发出来是1941年,意大利人自己开发的EC系列首次上舰是1942年,美国海军在1941年以前也只有非常垃圾的米波波段CXAM早期预警雷达可以用,故忽略不计。
不列颠人最早的产品是1936年开始研发的Type 79,后演变为重型水面舰艇使用的281-285系列,对空对海搜索主要用281,主炮火控用284,副炮火控用285,工作波段都在70cm左右。
Type 284用1.7微秒短脉冲炮控模式时峰值功率25kw,PRF频率500,精度大致为±1-2°,满足24000码误差200,48000码误差500差不多。281就比它多一个15微秒长脉冲扫描模式用于对海/空搜索,性能数据上有些微调整,不过勉强还是能做到炮控和搜索两用。
有雷达,但是那时候靠点谱的也只有英国一家。至于防空雷达嘛......不清楚。
四,水下专题。
俾斯麦的TDS最宽处约5.4m,设计为外空内液,最后有一层45mm的雷甲。先复读雪落大佬:
俾斯麦的空-液-甲布局导致其45mm的雷甲基本吃雷就会变形,当量大一点的雷崩下的破片(45mm的雷甲啊)杀伤力相当可观。更坑的是其雷甲后根本没有空舱直连核心区,崩点破片进去动力舱直接不保——不然各国的防崩落设计都是无用功吗?KGV算上空舱拥有近8m的纵深,就算吃了一发1000lbs也真的不一定会影响核心区,这比崩了破片就伤核心区的俾斯麦无疑明智的多(不过有这空间真不如加宽TDS)。
不仅如此,俾斯麦身上广泛应用了焊接工艺,这使得其结构变得相对脆弱。
“俾斯麦的TDS失败,很多人说是液舱直接接触装甲不对。但是我从POW沉船考察报告读到的一点是,其左舷B炮塔下吃的空投雷,打在了已经注水纠偏的TDS段上,但最后的舱壁并没有被突破。而在俾斯麦沉船报告中读出的另一个问题是,俾斯麦的建造大量赶工,碰上当时还不很成熟的焊接技术,导致焊接存在缺陷,这是其舰尾结构脆弱的关键原因,在上层建筑的损害中也能见到焊接点整齐撕开的情况,那么是焊接的结构缺陷导致其TDS被小小的空投鱼雷打进水,我认为是一个更合理的推测。”——西洋大佬。
目前来看一旦雷甲不能确保其能形变吸能,而是直接崩开,加上后方就是轮机舱,即便一发航雷,也有可能导致大规模进水。
但是这也不能说明俾斯麦TDS的失败主要由焊接导致,因为我并没有找到俾斯麦TDS使用了焊接工艺的证据,这一点是个可能性较大的推测而已。俾斯麦真正失败的还是在于其设计。如果在雷甲前加个空舱,或者直接空舱液舱换个顺序,都可以缓解装甲连接处强度不足的问题,或者加强TDS效能。
水中弹就不用讲了,主装下延深度不够,基本裸奔。
五,火力。
防空:
SKC 33型:身管长6.825米。膛室容积为7.31升,發射药为6.05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850千克/平方厘米,可发射重15.1千克,长116.4厘米的专用防空高爆炮弹,最大射速为16~18发/分,最大有效射高为177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高为12500米/85度,炮口初速为900米/秒。火炮俯仰角度为-8~+85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8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10度/秒,4座SKC 33型高炮均装备有各自独立的炮瞄设备。37型与33型差不多,但是火控并不兼容。
SKC 30(L83)型双联37mm高炮(37手拉机):弹重745克,初速1000米/秒,俯仰角-10度~80度、有效射高2000米、最大射程6750米,射速30~40发/分。
150副炮无法对空。
不要问我20mm的去哪了,20mm的内圈对付皮稍稍厚点的飞机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我自己设计的BB上用的都是英国全家桶:152高平+114高平+双联76,放弃内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