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简单聊聊工具人+定位不清者

2020/01/19388 浏览史海钩沉
由于本人对巡洋舰了解不多,难免存在谬误,敬请指正。
啊,还有战列舰防御细节这一巨坑没填,难受。
TapTap
(图文无关)
1,工具人——美系轻巡洋舰
美系巡洋科技树在亚棍这一费物之后,分为了两条:一条是以巴尔的摩为终止的重巡线(为什么不是得梅因,等下解释),一条是以伍斯特为终止的轻巡线。而游戏中的美轻巡地位比较尴尬:巡洋舰内战AP没用,机关枪HE效果貌似也不好,洗BB还是个万碎爷,基本上充当个防空挂件,偶尔打打DD就没什么事了(本人BB玩家,就不瞎讲了),获得雅号:工具人。
其实,这......这很现实。轻巡的定位,用途其实和游戏里是十分相像的:
1,防空
2,反雷击的核心
3,轰岸(选做)
也就是说,轻巡本就是充当舰队屏护的角色,在反雷击与防空这两项做得好,好好地当个万金油就行了,用不着前出“给视野”。
至于重巡,那就是完全不同的用途了。重巡其实是“海军条约生造出来的舰种”,划分轻重巡的标准就是直截了当的主炮口径。要我讲,这就和“因为阿拉斯加装了12in就把她踢进战列舰”一样可笑。扯回来,重巡的定位,用途和轻巡有着天壤之别:
1,前出,作为侦察力量
2,消灭或压制敌方破交舰,轻&重巡洋舰,甚至是战列舰
很明显重巡是作为打击力量而不是屏护力量而存在的,本身需要前出而不是和战列舰抱团。
好了,很明显了:反雷击需要大量的中口径速射火力,最好的选择就是6in。而反巡洋就需要“比轻巡更强的火力”,也就是8in及以上的火炮。8in火炮不能用来反雷击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火力密度不够:巴尔的摩9*203/10s vs 法戈12*152/5s,法戈反雷击的效果肯定更好。(如果讲巴尔的摩反雷击效果好,就和讲战列舰主炮反雷击效果最佳一样,然而事实...)
这里插段话:亚棍之所以被我称为费物,就是因为其5in轻弹反雷击效果过于感人。当然并非所有的5寸高平都是辣鸡,英国5.25in使用长管重弹,极力优化对海性能,威力可观,当然射速就有点感人了。
这就是为什么美轻巡被称作工具人的原因——本身的历史定位决定了她们的反舰能力确实低于重巡。
得梅因这个就比较特殊,由于技术进步,射速提升至了6s/轮,这个射速反雷击其实够了——这也是战巡-高速战列必然会取代铁兲的原因,技术的进步使得原有矛盾得以解决,并且将原有事物的功能多样化,甚至完全创造出新东西:战巡-高速战列不仅能上战列线,也能前出于铁王八去完成制海的任务。得梅因就类似于初代战巡无敌,兼得了制海与反(同等级巡洋)舰的功能,当然不免同样有鸡蛋拿大锤之嫌(滑稽)。这也是我将巴尔的摩,而不是得梅因,作为“最后的重巡”的原因。既然反雷击与反巡洋二者兼得了,也就没必要硬是把得梅因塞到重巡或轻巡里去了——都是。
2,定位不清者——大巡
理清楚重巡,就很容易理解大巡为什么定位尴尬,讲白了就是两头不讨好。
大巡,本质上和重巡,是一种东西。大巡的作用,正是在于消灭或压制敌方的巡洋舰。对面有重巡,那我就要造口径更大的巡洋舰,大巡就这么诞生了。
然而,两头不讨好。大巡与重巡,在历史中,都是注定要被淘汰的。
???重巡/大巡不是可以反巡洋吗?
呵,可别忘了上面还有战巡-高速战列压着呢!战巡-高速战列,本身就兼任巡洋舰&战列舰:
1,参与舰队决战
2,参与前卫战,并成为前卫战的核心力量
凭什么成为前卫战的核心力量?就在其强大的反舰能力,兼顾了高航速与优秀防御,可以轻而易举地撕碎对面那可怜的,仅仅由重巡/大巡作为核心的前卫舰队。
而重巡/大巡不但不能上战列线,也没有轻巡的反雷击能力,被战巡+轻巡的组合淘汰是早晚的事。
当然,特殊情况还是有的:你要四条船反巡洋舰,而你的钱/生产力只够造3条战巡-高速战列。这时,为了数量,造2战巡+2重巡是合理的,聊胜于无。
而游戏里的大巡,真的是两边不讨好,反舰干不过战列舰(阿拉斯加对付巡洋还是稍微好点的,O那个380......),防空&反雷击干不过轻巡,又没有重巡的射速,机动性与隐蔽,这东西的定位与平衡可是难上加难。
——————氵毕——————
其实战巡+轻巡的构想早在1909年就由费老爹提出来了:
1909年帝国支队防御计划,南非、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加直属香港,各组建一个以1艘战巡3艘轻巡为核心的战巡支队,即可保证制大海。这只需要5艘战巡和15艘轻巡。
传送门:
作者:Whitehorsedak
TapTap
11
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