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京剧脸谱独立游戏爆火的北大学生,入职网游大厂后……
精华2023/11/243251 浏览综合

「红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这句话说的是京剧脸谱。
红、紫、黑、白、蓝、绿、黄、金、银、粉红、瓦灰……京剧中,脸谱的色彩各异,人物的性格,必须由它们来「描绘」。像红色,一般用来表示耿直、忠义、有血性的人,如关羽、姜维、赵匡胤——皆为忠良勇将。
这只是冰山一角。京剧乃是中国国粹,清代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入京城,自此孕育出了独特之艺术,以北京为源头,遍及全国,故称京剧。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很熟悉这个故事。
不过,你能想象一款以京剧脸谱为主题的游戏吗?


两周前,我在B站上看见了一段「脸谱模拟器」的展示视频。
视频中,一张涂抹得黑白相间的包公脸占据了屏幕。他的眼睛紧闭着的,突然间睁开。眼窝周围的乌黑油彩随之震动,明媚的泛光犹如波光粼粼,眼珠黑白分明如同珍珠。漆黑的瞳孔,乳白的巩膜.油彩与粉底和这双眼交融了,于是成了黑白一体。眼仁抖动,视线放光,你立马知道,包青天活了——「升堂!威武!」

另一张脸。也是炯炯有神!
屏幕变暗,文字浮现。细读之下,我发现是对脸谱历史的介绍,并从中得知,古人曾用脸谱在战场上威吓敌人,还有祭祀中巫师化妆。戏曲始于隋唐,或许还能追溯至南北朝时期。起先,戏子们戴着假面进行歌舞表演,时代变迁,逐渐演变为直接在脸上绘制妆容。
页面变换,文字被新内容替换,是脸谱的谱式和结构:整脸、歪脸、三块瓦、十字门、元宝脸、僧道脸、象形脸……多达十余种,并附有注解——「整脸」的面部涂一种颜色为主色,再用异色勾画肌肉纹理;「三块瓦」要把眉眼和鼻窝涂黑,只在额头和两颊涂抹主色,形似3块瓦片,故此得名。

还有脸谱的颜色,「红忠紫孝」那句话,我便是从这里看见的。有一首顺口溜总结了脸谱的颜色规律,开头我引用了一句,其实,还有后续两句:
「黄狠灰贪,蓝勇绿暴,
佛祖精灵,金银普照。」
读着读着,不知何时起,背景里响起了「咿呀呀」的二胡和「啪嗒啪嗒」的拍板声,紧接着铜锣哐当哐当的声响也加入了,就像铁壶里有清水撞击。一支笔在戏子的脸上涂抹,扑白粉底,勾黑眼窝,按谱式作画多种颜色。
啊,这是游戏的玩法演示了。

鼠标是一个小圆点,替代画笔在人脸上飞舞,脸谱不知不觉就有了形状,然后又浮现出了神态与色彩。平庸的脸庞变得炯炯有神,闪亮的光泽让建模的人物栩栩如生。
我感到非常惊讶,与此同时,观众也被这仿佛附魔的过程惊呆了。
「看起来好难!」「真的好!」「666!」赞叹的弹幕从视频顶部飞过,还有人注意到了古色古香的BGM——「有那味!」「燃起来了!」

这便是我初识《脸谱》的过程。我看完视频,不禁赞叹游戏的创意和呈现形式,恰好有同事在我身旁。这名熟悉独立游戏评审的同事插话说,嘿,我认识这个制作人,《脸谱》在TapTap的某届独立游戏大赛上入过围,要不要我帮你联系他?
尽管《脸谱》看起来相比游戏,更像是一个「京剧脸谱捏脸模拟器」,但我认为它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意蕴深远、风格独特。我点开视频发布者的主页,发现了一些作为学生作业的独立游戏演示。它们简洁、精致,充满创意,与《脸谱》共享了一种纯粹和烂漫的气质。除此之外,这个账号上没有其他内容。

我的脑海中,半想象半拼凑地出现了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游戏专业学生,一个理想主义者,天赋颇高,还接受了恰当的教育,他产生了一个闪亮的梦想——做出了不起的独立游戏。但是,嘭,毕业了,走进游戏公司后,恰好赶上了互联网寒冬,游戏行业在风雨中飘摇。现在,时间又过去了两年——这个学生,如今会是什么样的呢?
于是,我拜托同事联系。两天后,我收到了剑心的微信名片。我们在一个周一的晚上通话,花了一些时间,交流了过去两年的生活。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剑心和脸谱的故事,也是理想和游戏行业的故事。

剑心是从「北大」毕业的,这所学校在国内的学子和家长心中神圣如殿堂。「北大的」,尽管有点夸张,但说他是天之骄子也不算过分。剑心是福建人,家境普通,母亲教育他做事前多思考,精打细算。所以剑心一路考学,从福建来到了首都北京。
剑心的确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他并不像日本动画片中的主角那样充满热血,而是在生活中以一种权衡现实的方式追求梦想。
《脸谱》恰好是一个能说明这点的好例子:读书期间,他在一门课程上和同学提出一个游戏设计想法——「京剧3A大作」。这门课程比较特殊,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意,所以只顾设计,不用做出成品,「就是开脑洞」。
「我们想得非常完整,」剑心回忆说:「玩家扮演一个在民国时期、京剧末年、一个衰败时代下的戏子,用第一视角探索消亡的京剧文化。」
「后来还做了很多调研……」为了了解京剧文化,他们去老北京的酒楼茶馆,观摩京剧演出。剑心对京剧的名词术语信手拈来,「包括京剧舞台上的乐器、观众的反应、表演的形式,像是西皮流水,我们都有策划」。

《脸谱》中有一栏专门介绍京剧文化的内容
剑心对京剧的情感比较特殊,他很热烈地向我介绍他是如何把京剧中富有文化意蕴的事物搬进数字世界,又很坦诚地告诉我,他其实不爱听京剧,为了做作业,他特意到国家大剧院听过一场《四郎探母》,除了中间一段两三分钟的名唱段,整个人昏昏欲睡,听完这段后,他一口气睡到了散场。
剑心把自己对京剧的喜爱解释为两个原因:一,符合大众意识,他认为普罗大众心中有弘扬传统文化的朴质想法,所以他就这样做,算是投其所好;二,责任意识,就和热爱汉服文化的年轻人一样,他也能从弘扬京剧文化中得到社会肯定和成就感,带来一种内心的满足。
做出《脸谱》其实是因为毕业设计,剑心坦言,其实当时选择做京剧的想法比较现实,一方面因为有课程作业的积累,做起来比较容易,另一方面他的导师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对传统文化有所偏爱。说到这里,他再次用了「投其所好」这个词。
剑心对京剧的爱好像受到许多现实因素影响。他确实「喜欢」京剧,并且觉得京剧的许多衍生作品非常有趣。他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三堂会审伽利略》,这是一个B站上播放量超200万的视频,用京剧的形式表演了罗马主教审判伽利略弘扬「日心说」的故事,因为中西混搭的反差感在网上走红。

B站@菠萝科学奖官方
剑心转头又说,他擅长站在历史的角度看问题,《黄粱一梦》讲的是当官的,虽然是传统故事,但是为什么现在又被大家重新喜欢呢?因为经济下行,人人想考个公务员,抱上铁饭碗。《黄粱一梦》讲的是什么,就是一个人考公后,幻想自己收礼受贿,过着非常爽的生活,「一下子就戳中了当代人的心态……」
剑心说得滔滔不绝,声音清亮,不紧不急,你能听出来,他是想好了,先在心里打好算盘,理清楚逻辑后,再一字一句地讲出来。既然有逻辑,就自然不会着急,因为有道理,所以更容易让人愿意听。剑心说,京剧现在不流行了,原因是不符合当下时代的价值观,必须让它有所变化,才能延续下去。
剑心不否认京剧是中华的特色文化,认为是一个很好的表达载体。他提到日本对我们的文化渗透很严重,像和服、武士刀、般若的面具……即使是中国人,对它们也有很清晰的形象,而这些符号背后是深厚的日本鬼神文化。中国的文艺作品缺乏类似的「符号」,京剧脸谱恰好可以补足:「夏侯惇的脸谱是蓝色三块瓦,代表他刚强勇敢。左眼下有火纹,表示左眼被射瞎……脸谱的设计有许多含义,也没那么复杂,但你就会觉得能读懂符号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在三国的故事中,夏侯惇乃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被流矢射瞎左眼。这确实是历史上的故事,而当史实被加工、提炼,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受后人欣赏。的确有趣。

我问剑心,那你觉得为什么要发扬京剧呢?
剑心表示,尽管自己说了许多话,似乎还是没有理由。「因为官方媒体从小就告诉我们,京剧是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该继承下去」,大家都这么说,于是他没多想,就照做了。
「那对你自己来说呢?让你做游戏的动力是什么?」我问。
「应该是……满足感吧。」剑心想了想说,社会有所期待,他就去做了。他从中取得目光、关注与成就感。这些加在一起,带给他深切的满足。

剑心自小成绩就不错,中学时擅长作文,「模仿写一些像在《读者》《意林》和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备受语文老师青睐。他写过一个人死后在灵魂世界游荡的故事:开篇主角死了,成了幽灵,跟另一个老幽灵讨论活人世界的辛酸苦辣,很有先锋小说的味道。课上,老师让同学朗读、点评,还专门在校报上争取到两大块版面,让他刊载小说。
「我觉得只有表达才快乐」,剑心一口气从初中写到高中,再到大学。他给我发来一个压缩包,里面有几篇上万字的中短篇。老师的认可、同学的羡慕,以及随手可得的赞誉让他考虑将写作作为职业。高考填报志愿,他想填文科,但母亲令他「悬崖勒马」,填了理科,方便毕业找工作。

剑心发给我的小说
母亲的干预让剑心有些不甘心,不过他很快感激起了母亲的强硬,因为来到大学校园,脱离了语文老师的支持,他的文章鲜有人关注。他只不过是一个刚拿起笔,想在校园里受人欢迎的新生,文笔构思,皆不如成熟作家——大作家的文章都没人看,凭什么有人看他的?
剑心的写作梦具体成了两条路:要不写网文,要不写文学。前者他不喜欢,后者他自觉能力不及,两个都要求漫长的付出和不稳定的回报。他权衡利弊,放弃了写作。
丢下笔杆后,剑心开始寻找别的表达出口。表达欲还在。他的专业是数字媒体艺术,是理工科能填报的最「不死板」的专业。他喜欢漫画,有一段时间立志以漫画为职业,但后来「中国渠道比较少,也没有做下去」。
有什么是自己擅长,最有机会,也能创作和表达的载体呢?剑心想到了游戏。他也喜欢玩游戏,「黑暗之魂」是他的最爱。孤寂的火,漫长的夜,轰然出现的神秘怪物,一个凶煞又迷人的世界……他第一眼就被吸住了。于是,他开始渴望做出一款了不起的游戏。
可以说剑心有游戏天赋,也可以说他在反复探索中终于找到了适合的领域,但总之,游戏之路一帆风顺。专业对口、成绩优异的他,很快组建起了学生团队,而他们做出的游戏在互联网大厂的学生比赛上屡屡获奖。剑心参加了几次比赛,从负责执行的成员,到组建团队、统筹规划的灵魂人物。终于,他开始闪耀。

(剑心做的一个故事分镜,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魔法与龙的奇幻故事,其实龙只是一个象征,他想讲的是一个男孩如何告别自己的青春,变为了成年人)
《脸谱》是他的毕业作品,算是一个阶段性的集大成者。游戏中,谱面多,花样繁复,文化知识也明显下过功夫。游戏的功能并不复杂,挑选颜色,挥笔绘制即可,但效果出奇地好。在剑心分享在网上的版本中,玩家既可以临摹系统预设脸谱,也能自由作画。评论区里一片惊呼的声音。
毕业后,剑心很快得到了一个在大厂工作的机会,是核心的技术岗位,待遇优渥。他搬到另一个一线城市生活,每天工作不算忙碌,早上正常上班,不加班,晚上七八点回家,玩玩游戏,做点自己的事,他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享受生活。
只不过,工作上做的游戏让他不太满意。手头的项目是一款快要上线的跨平台网游,大制作,画面精致华美,世界广阔复杂,可惜是重流水线的产品,各方面没有短板,只是少了精气神。没了精神,也就没了表达——那他该把热情放在哪里?
其实,在拿到工作前,剑心有选择表达的机会。他的同学,一个莽撞的一根筋的大理想家,誓要做独立游戏,于是毕业后,他去做了。他辞掉了「搬砖」工作,悄悄回老家,租了一间便宜的出租房,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局促地过了半年,不敢告诉家里人」,最后,半成品的游戏上线Steam,很快被同类淹没,像一滴雨掉进水潭里。
剑心也曾有过冲动,但他最终觉得这样做不划算。他把理想和物质当作两个秤砣,摆上生活的天平仔细衡量。理想又空又大,遥远无形,谁知道游戏能不能做出来,又是不是可以赚钱;现实踏实可靠,厚重沉稳,不菲的年薪,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其实很难割舍。

《脸谱》中变换视角,可以看见主人公化妆的铜镜
剑心曾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成熟的心智让他尽早规划未来,按部就班地施行。他走过的路踏实可靠,互联网寒冬的影响甚微,过分舒适的生活甚至让他担心后怕。他说,其实他有点羡慕破釜沉舟的朋友,至少为理想全力拼过一次。拥有的太多,会让人变得胆小、蹑手蹑脚,办不了大事。
想来想去,剑心告诉我,自己身边有两种人,一种是艺术生,理想满满,兴致勃勃,为达目的不计得失,工作上想做出某个效果,就奋力去做,相比玩家是否需要,更多的考虑是自己是不是满足;另一种是理工背景出身的同事,冷静理性,不爱谈论梦想,习惯考虑付出和回报。他有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曾说过一句话,「任何不能转变为生产力的知识都是没用的知识」。
「他说的能转换为生产力其实就是能赚钱,」剑心不完全认同这种看法,却也不否定,他游走在这两波人中间,企图当一个中间派,「我觉得自己应该追寻理想,但又会一遍又一遍地反思这件事的可行性」。
他想起了一部看过的漫画,叫《爆漫王》,讲的是漫画家追梦的故事。主人公说过一句话,他记得很深——「漫画家是指能靠漫画养活自己的人」,换言之,不能凭借漫画吃饱饭的漫画家不算是漫画家。剑心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套在了独立游戏上——不能靠做游戏养活自己的人,也不算是独立游戏制作人。
剑心渴望成为真正的独立游戏制作人。

理想之所以被称作理想,是因为它有机会实现,只要机缘凑巧,人们都有机会摘下它。剑心的梦想是做游戏,能自我表达的游戏,独立游戏,自己的游戏,引人称赞的游戏,震撼游戏行业的游戏。
可是如果理想容易实现,就不会这样惹人追逐。做游戏比写小说、画漫画更困难,主要原因是成本更高。人力成本,金钱成本,招兵买马找几个人,做个半年一年,工资和场地费算下来已经是一笔巨款。剑心考虑了很久,终于没办法下决心。
现实并未对他产生负面影响,因为现实是聪明人和策划者的朋友,而聪明人总是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为了长久的利益规划人生。剑心说,他不满意生活的现状,你知道的,一个中间派总是忍不住批判自己——「当你想追寻理想,觉得要做一件很酷的事时,理性思维会跳出来说,你这是浪费时间,这件事没有意义。」
「但我还是觉得,我的时光好像被浪费了。」

我写这篇稿子时,正好是11月WePlay文化展举办的日子。这是上海近期最重量级的游戏展了,规模大,场馆设定在巨大的世博展览馆,有不少明星游戏受邀参展,像《FF7 Rebirth》《女神异闻录》《人中之龙》等等。
剑心的作品《脸谱》也参展了。
我在剑心的朋友圈里看见了展台的照片: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件外接显示器、一个无线鼠标,没有鼠标垫,都放在一张白色的方桌上。海报上,蓝脸的夏侯淳炯炯有神。横幅的部分印有一行花哨的艺术字:「中国传统文化类入围作品」。
展台前无人停留,邻近的几个展台也是,不知道是还没到开放时间,还是说和万众瞩目的热门游戏相比,严肃游戏并不受人关注。看不出来是游客还是工作人员的人影匆匆走过,成了相机曝光下的一道残影。

此前,我和剑心只是用电话交流,没见过面。我终于在照片里看见了他的样子——一个穿黑T恤的男生,尖脸,头戴一张乌黑的鸭舌帽,卡其色休闲短裤松松垮垮,照片中,他正在和一个装扮成奥特曼的人合影,摆出右手高举的胜利姿势。
剑心笑容满面,牙齿洁白闪亮。剑心告诉我,他正在筹备一款独立游戏。尽管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但确定这是一款类「魂」游戏,战斗节奏像《只狼》,见招拆招,视觉上是《黑帝斯》一样的俯视角,但「主要重心要放在剧情上」。
剑心打算从准备,以后有了机会,便会追梦。他回想起了大学时期的自己,心比天高,自信地认为有朝一日会创造出震撼寰宇的作品。如今看来,过去的自己真是过于天真无知。
「B站上有人会发弹幕,说《脸谱》特别棒……我其实不太愿意提这款游戏,一直拿过去的荣耀来说事,感觉不是特别酷……甚至会有些羞愧。」
「我当时是一个学生,做出来一个挺好的东西,如果按照大家的期待,那我现在应该……我正在做的事,真的满足这些期待了吗?」
「我是生来要做出点什么东西的人,」采访快结束时,剑心下定决心似的自言自语:「但我觉得现在的我,离那个(目标)还好远。」
文|莫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