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提兰史考|远东集|宏帝国爵位粗考
宏帝国的爵制相较于加尔提兰,有以下二点显著差异。其一,爵位与高级官职结合较为紧密,各爵位设置较繁杂;其二,等级差异实际不明显,一般不具世俗世袭贵族头衔性质。
宏帝国的爵位,在形式上分为公,侯,伯三等,称三胄。每胄之下又设置有多个不同爵位。现列举主要爵位如下。
公
殿公:殿公爵位源于古部族首领近士,即谋臣或近卫一类,但随着时间推移只剩下荣誉性质。一般授予部族领袖家族主要成员,包括皇室(主要是旁支)。[1]殿公在诸多爵位中是为数不多无对应实职的,但有此头衔者依旧可食禄。实际上,一般也享有一定特权,但并不会很大。
铎公:铎公爵位源于帝国早期施行的地方管理制度,即由统合前各部首领继续分管原部,而由至高首领派遣教化士定期前往宣传教化及监察。由于教化士到达时会摇铃示意,所以也称其为司铎。在帝国中期演化为地方实际管理者,称铎公,管理一部。后划为爵位。[2]铎公一般授予一部的宗长,而宗长对一部政务拥有一定管辖权,且一般领宗教礼仪大权。
虞公:虞,古解司掌草木万兽,虞公爵位一般认为即是源于古部落搜寻草本珍禽的职位。虞公一般授予学术组织首领,包括官方设立的以及非官方组织的。[3]虞公可认为具一定世袭性质,即由一组织一任首领传至下一任。虽然名义上是重新授予,但实际上与世袭相差无几。虞公一般是完全的荣誉性质,但拥此头衔者可食禄三份(实际操作中,仍是食禄一份,其余两份则交予其组织,用以学术研究)。
侯
司侯:也作禠侯,授予中央及次中央结构中司掌某一事务部门的总长。侯一胄爵位,基本都是如此性质。而关于侯一胄爵位与对应官职之间源起关系,一般认为是同源,为帝国早期分权产物,中期则逐渐重新统合。整个爵制亦可以认为是依照此线索发展。
翼侯:也作翊侯,授予中央傅正、偏正等副职及辅政职务任者。
武侯:授予一部军事长官,但与军正、卒闾等非为同一系统。武侯一爵位也同时是一官职。现考察爵制即地方制度发展时,一般将武侯视为早期分权的残留与研究重点。
康命侯:康命侯为荣誉性爵衔,授予笼统认为的侯一级官职中有重大贡献者。[4]有时也授予其他级别官员或平民。有学者认为康命侯的起源于殿公类似,但事实上则更应考虑另一可能:康命为尊号,然并不常见。而在帝国建立初期,爵制简单时,则只有三胄而其下无细分。所以康命侯可认为实际上是帝国早期某位功勋卓著的侯的尊号,而因其贡献,在后来的爵制改革中被设为单独爵衔而沿用。类似的情况亦见于一些官职名称中。
伯
方伯:方伯则应考虑与铎公类似。方伯在早期历史中即指一部尊长,后来的帝国早期则演化为地方长官的通用称呼,而在中期又废用,改设为爵衔。一般授予地方行政长官,如一部守正等。
畿伯:也作长(音贡)伯,授予皇室直隶总长官。畿伯应起源于畿守,即早期都城行政长官。后随领土扩大,亦扩大到一切皇室直隶长官,又在分权中划为爵位。
注释:
[1].此处需明确部族领袖、皇室、宗族等概念,以及东郡早期历史,较为繁杂,故不细致列出。作为初步了解,只需明确这几个名词与加尔提兰文化中的同名词并非一个概念。具体可参看相关文献。
[2].以铎公爵衔设置为界,此前一部长官为铎公,此后则为被细化之后的数个官职。而铎公爵衔持有者,即部族宗长,亦为其中之一,不过在礼仪上地位较为尊崇。
[3].此处需了解宏帝国的学术史及学术组织特点,然亦繁杂,故也不细致列出。可以类比理解,一个学术组织,大体上相当于加尔提兰一家族与一学院的有机结合体。虽然并不十分准确,但可给予初步认识。具体可参看相关文献。
[4].笼统观念中,可以将三胄与官职类比理解。公,侯,伯三等官职,与中央依次疏远,职权上依次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