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立绘分析‖踏遍千山集本草,医者仁心济万民
修改于2022/08/19402 浏览综合
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书,被后世尊为“药圣”。

本文将从头巾、衣服花纹、药箱和专珍这四个方面来分析。
壹·头巾
在明朝,男子基本上都佩戴头巾,头巾的种类也是多种多种。立绘中,李时珍戴的头巾形式类似于周子巾。《汝水巾谱》:“周子巾,即方巾后披大巾幅,此巾有致,惟楚荆风流士多著焉。”

上图《刘宗周像》(明 陈梦鹤),下图《汝水巾谱》周子巾
贰·衣服花纹
李时珍所穿氅衣上的花纹都是草药,应该都出自他所著的《本草纲目》。
立绘左侧衣角的草药应当是淡竹。

书中记载,淡竹春天长苗,高数寸,茎细叶绿,很像竹米落地所生的细竹的茎叶。
药箱边上的草药应该是菟(tú)葵。

书中记载,据郑樵《通志》中记载,菟葵,就是天葵,生长在崖石之间,凡炼丹石的人,得到它后才能使丹石发挥出神效。
下面的草药应当是酸浆。

书中记载,酸浆开小白花,花蕊呈黄色,花像杯子,无瓣,但有五个尖。结有一个像铃的壳,壳上有五个棱,一枝一颗,如悬挂的灯笼,所以又称为灯笼草。
再下面的草药应当是龙葵。

书中记载,龙葵四月生苗,嫩时可食,柔软而润滑。逐渐长高到二三尺,茎大如筷子,又像灯笼草而无毛。叶像茄叶而小。
再往左的这个草药应当是蜀葵。

书中记载,蜀葵叶似葵菜稍大,也像丝瓜叶,有分叉。过小满后,抽茎高五六尺。花像木槿而稍大些,有深红、浅红、紫色、黑色、白色。
以上提到的所有草药及配图均出自《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草之五湿草类。据此猜测,这件衣服上的草药花纹可能都出自《本草纲目》。
叁·药箱
李时珍拿着的药箱上系着一个铃铛,这应该是暗指他游走江湖,四处行医,为百姓除灾治病的善举。
这种职业在古代称为“铃医”,亦称“走乡医”、“串医”或“走乡药郎”,铃医以摇铃招徕病家,固而得名。铃医自古就有,至宋元时开始盛行,李时珍的祖父即为铃医,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也继承了其祖父之衣钵。但是铃医的铃铛一般都是呈圆环状,铃医用手摇铃,这个铃亦称“虎撑”。

上海医史博物馆
药箱上还有一处划痕,也许是他四处行医采药途中磨损的。
肆·专珍—湖神石
游戏里李时珍的专属珍宝为湖神石,介绍说是李时珍出生时,其父从湖中捞起一神石,可通神性。这个故事并非游戏杜撰,而是早就有此传说。
传说李时珍出生那天,他的父亲李言闻正在雨湖上打鱼。平常运气还不错,这一次却连下几网都一无所获,李言闻很丧气。最后一网拉起来感觉沉甸甸的,心中暗喜,以为是条大鱼,原来是一块大石头。李言闻叹道:“石头呀石头,我与你无冤无仇,今日为何捉弄我?叫我愁上加愁”。石头突然也说话了:“石头呀石头,前来贺喜不用愁。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原来这石头就是雨湖神。李言闻急忙赶回家,正好李时珍生下地,于是给他起名叫“石珍”。当晚李言闻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仙人铁拐李前来道喜说:“时珍时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名声。”
该故事只是民间传说,并未找到具体的文献记载。
立绘中的李时珍眉心有一颗痣,这也为立绘中的他更添了一分神性。
李时珍耗时近三十年,历尽艰辛,终成《本草纲目》,此外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书,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医药学做出了巨大贡献,造福了无数人。
适逢中国医师节,在此遥祝所有医务工作者平安喜乐,万事胜意,感谢你们长久以来的付出。也愿山河无恙,乌云散去,你我相会于阳光灿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