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仙世界动物介绍(一级保护动物)第2章
放仙世界里的一级保护动物约有60种,这些动物濒临种族灭绝,或对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大自然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可能我们只能在动物园里才能见到其中的某些动物,但我们仍需要有保护生物种族繁衍的意识,才能共同保护我们的大自然母亲。
为了避免文章太长,我们可能会适当分为几个帖子为大家介绍。(我们此系列的文章中,所有植物资料包括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谢谢!)
【野骆驼】
野骆驼(学名:Camelus ferus)巨大的有蹄类动物,头体长3.2~3.5米;肩高1.6~1.8米;体重450~680公斤。背上有两个驼峰。头小,颈长而且向上弯曲,体色金黄色到深褐色,以大腿部(股部)为最深。在冬季颈部和驼峰丛生长毛,有双行长长的眼睫毛和耳内毛抵抗沙尘,而缝隙状的鼻孔在发生沙尘暴时能够关闭。野生驼比家养的体型较小而轻捷,它的驼峰显著地小且更接近圆锥形,毛被也较薄。
历史上曾存在于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但至21世纪仍在野外生存的仅有蒙古西部的阿塔山和中国西北一带。
【喜马拉雅麝】
喜马拉雅麝(学名:Moschus chrysogaster)是鹿科、麝属动物。头体长860~1000毫米,肩高510~530毫米,尾长40~60毫米,颅全长150~180毫米,体重11~16千克。与马麝相似,颈背部的毛有旋窝,深灰褐色,臀部色浅,颈前上部到下颌仅有一条不明显的黄带,喉深色,耳长而圆,耳内有成行的白色,耳背面具黄色的尖端和边缘,眼圈不明显。
喜马拉雅麝栖息于海拔2500~3900米之间的混交林和高山草甸地带。主要以松萝、苔草、杜鹃等植物为食,有时也吃苔藓。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锡金)、尼泊尔。
【白唇鹿】
白唇鹿(学名:Przewalskium albirostris):是鹿科、鹿属动物。体形高大,体长为100-210厘米,肩高120-130厘米,尾巴是大型鹿类中最短的,仅有10-15厘米,体重130-200千克。头部略呈等腰三角形,额部宽平,耳朵长而尖,眶下腺大而深,十分显著,可能与相互间的通讯有关。最为主要的特征是,有一个纯白色的下唇,因白色延续到喉上部和吻的两侧,所以得名,通体被毛十分厚密,毛粗硬且无绒毛,毛色在冬夏有差别。在臀部尾巴周围有黄色斑块,因此当地人也称它为“黄臀鹿”。雄性白唇鹿具角,角的主干扁平,故也称其“扁角鹿”。
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栖息地海拔约在3500-5100米,植被主要是高山针叶林和高山草甸。它们的食物主要是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以集群方式活动,群体的规模因季节和栖息环境的差异而不同。仅在中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的高山草原地区,包括了青海、甘肃、四川西部、西藏、云南北部五个省。
【野牦牛】
野牦牛(拉丁学名:Bos mutus),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四肢强壮,身被长毛,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可遮风挡雨,舌头上有肉齿,凶猛善战。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牦牛的消化器官比黄牛粗大,牙齿质地坚硬,鼻镜小,嘴唇薄,采食能力很强,皮极其坚硬,牧民曾用其做成菜板,舌头上长有一层肉齿,可以轻松地舔食很硬的植物。头形稍狭长,脸面平直,鼻唇面小,耳相对小,颈下无垂肉,四肢粗壮,蹄大而宽圆,肩部中央有显著凸起的隆肉,故站立时显得前高后低 。雌体有2对乳头。野牦牛头脸、上体和四肢下部的被毛短而致密,体侧下部、肩部、胸腹部及腿部均被长毛,其长可达400毫米,尤其是颈部、胸部和腹部的毛,几乎下垂到地面,形成一个围帘,如同悬挂在身上的蓑衣一般,可以遮风挡雨,更适于爬冰卧雪,尾部长毛形成簇状,显得蓬松肥大,下垂到踵部,在牛类中十分特殊。四肢强壮,蹄大而圆,但蹄甲小而尖,似羊蹄,特别强硬,稳健有力,蹄侧及前面有坚实而突出的边缘围绕;足掌上有柔软的角质,这种蹄可以减缓其身体向下滑动的速度和冲力,使它在陡峻的高山上行走自如。野牦牛的胸部发育良好,气管粗短,软骨环间的距离大,与狗的气管相类似,能够适应频速呼吸,因此可以适应海拔高、气压低、含氧量少的高山草原大气条件。
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是食草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学名:Procapra przewalskii):是牛科、原羚属的动物。体长大约为110厘米左右,肩高约50厘米,雄羚长有一对具有环棱的黑色硬角,角尖相向内弯,角长约30厘米,角的下半段粗壮,近角尖处显著内弯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对钩曲,这点与朝内后方弯曲的黄羊角不同。嘴唇黑色,颌下白色。全身黄褐色,臀斑白色。夏毛短而光亮,呈沙黄并略带楮石色,秋末换毛,冬季毛色较浅,略呈棕黄色或乳白色,
栖息于山间平盆地和湖周半荒漠地带,以数头或数十头为群,冬季往往结成大群。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为食。曾经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及青海。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恶化,该物种的数量下降,分布区范围锐减,仅始于分布在中国青海省,包括青海湖周围,以及天峻县和共和县。
【河狸】
河狸(学名:Castor fiber),是河狸科、河狸属的动物。河狸躯体肥大,雌、雄无明显差异,头短钝,眼小,颈短。四肢短宽,具5趾。前肢短,足小,具强爪;后肢粗壮有力,后足具蹼,蹼达趾端,第二趾的爪呈分裂状,可做梳理用。尾大,扁平,具角质鳞片和稀疏的毛。耳短,其内有防水瓣膜。背部皮下肌发达,尾骨上附有强劲的筋健。雌、雄均具一对香腺,位于肛门两侧,香腺呈扁圆棒状,浅灰色,内表皮突起,在腺囊内形成皱折。其分泌物(河狸香)呈浅黄色。河狸体被长而粗的针毛和密而柔软的绒毛。针毛黄棕色,基部和绒毛均为棕灰色。成体背部棕褐色,头部和腹部较背浅。河狸头骨与啃咬树木有关,异常坚实,骨脊发达,矢状嵴和人字嵴很明显。鼻骨前宽后窄。颧骨特别粗大.门齿粗大呈凿状,适于咬断树枝与树干。
河狸夜间活动,白天很少出洞,善游泳和潜水,不冬眠,自卫能力很弱,胆小,喜食多种植物的嫩枝、树皮、树根,每年繁殖1次,每胎1-6仔,栖息于寒温带和亚寒带森林河流沿岸,主要分布于欧洲,其他地区数量较少。
【儒艮】
儒艮(学名:Dugong dugon),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
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没有明显的颈部,头部较小,上嘴唇似马蹄形,吻端突出有刚毛,两个近似圆形的呼吸孔并列于头顶前端;无外耳廓,耳孔位于眼后。无背鳍,鳍肢为椭圆形。尾鳍宽大,左右两侧扁平对称,后缘为新月形,无缺刻。鳍肢的下方具一对乳房。背部以深灰色为主,腹部稍淡。
主要生活在热带浅海中,以二药藻、喜盐草等水生植物为主食。其分布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物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儒艮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南部沿海。
因为它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认作“美人鱼”。儒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动物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的濒危物种之一。
自四千年前起,人类便开始对儒艮的捕杀,食肉榨油,骨可雕物,皮可制革,迄今儒艮数量已极为稀少。
1996年在广西北海英罗和大风江口之间沿岸海域建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蓝鲸】
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须鲸科、须鲸属的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共有4个亚种。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蓝鲸的身躯瘦长,背部是青灰色的,不过在水中看起来有时颜色会比较淡。蓝鲸的鳍肢长3-4米。上方为灰色,窄边白色。下方全白。头部和尾鳍一般为灰色。但是背部,有时还有鳍肢通常是杂色的。
与其他须鲸一样,蓝鲸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例如磷虾)与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也包括鱿鱼。通常蓝鲸白天需要在超过100米深度的海域来觅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觅食。蓝鲸在晚秋开始交配,并一直持续到冬末 ,雌鲸通常2-3年生产一次,在经过10-12个月的妊娠期后,一般会在冬初产下幼鲸。四大洋均有分布。
【长须鲸】
长须鲸(学名:Balaenoptera physalus),又名长箦鲸、鳍鲸、长绩鲸,是须鲸属中的一种水生哺乳动物。是全球第二大的板须鲸属,在板须鲸属仅次于蓝鲸。
长须鲸体型呈纺锤形,长约25米,最大体重约110吨。单只或2~3只一起活动,夏季洄游到冷水海域索饵,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食物为磷虾类、糠虾类、桡足类等小型甲壳动物,也吃鲱鱼、秋刀鱼、带鱼等群游性鱼类。主要分布在南极海域。
长须鲸在20世纪期间被大量捕捞,现时仍属濒危物种。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简称IUCN红色名录)更新发布,长须鲸从"濒危"降到了"易危",主要归功于捕鲸禁令。
【白暨豚】
白鱀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种水生哺乳动物。“暨”音jì;媒体也常写作“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体呈纺锤形,体长1.5-2.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似鸟喙般向前伸出,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约30厘米。额顶显著隆起,鼻孔长在头顶,呼吸时,头部先出水,喷出的水花不高。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体表背面呈青灰色,腹面为白色,尾鳍并不出水。
主要生活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善潜水。白鱀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以淡水鱼类为食,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寿命可达30多年。
白鱀豚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陆生动物进化而来,是世界上所有鲸类中数量最为稀少的一种。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更新发布,暂未确认白鱀豚灭绝,保持原定评级“极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