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鸡博士 乖离性百万亚瑟王 的评价

炸鸡博士
2018/6/25
玩过
评价历史
发布来源
小米6
乖离要关服了,我突然很难过。
要说起玩的最久的手游,一定会有乖离的名字。
最开始玩乖离还是2015年了。还记得那个冬天,三个同事朋友跟我安利这个游戏,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进去选了个觉得最帅最高冷的角色,开始跟他们一起打牌。
我是富豪,比他们晚入坑,大概是刚开始开嘲讽之前。
那时候几波活动,在其他游戏里一直非酋附体的我突然天选之子,攒齐了包括暗凛暗双子光源氏等等一批版本大佬卡,荣幸的成为固定队的香饽饽。
之后的每天午饭后,我们都要围绕在一张小桌子上,拿着4个iPad一起肝本。
有个姐姐是佣兵,堪称队里鬼抽之王,每局一上来鬼抽率达到60%以上。佣兵的卡也是四个职业里池子最深的一个,需要各种颜色各种cost才能完美发挥。
有个肝帝是盗贼,每次活动都最早肝齐所有的活动卡,能量爆棚。
有个学妹是歌姬,也是个大佬。后来她去了网易工作,正好做了乖离后期的策划。
后来我才知道,整个游戏里,富豪的数量最少,因为卡难抽,策略也更难。但我一直稳得一匹,也因此洋洋得意。
那时候我们之间最常说的话是,中午要不要一起打大龙和美美?
卧槽,我又鬼抽了。
不方,稳住稳住。
哎呀,应该打右,不是打中间。
非常完美。
后来卡牌越抽越多,歌姬和盗贼的卡配的比较齐备以后,我也开始尝试玩其他角色,但是遇见的富豪总是坑爹的,所以我又回归到固定队里。
不久固定队有人辞职,不再在一起工作,还好我们开着语音,也依旧默契十足,但是少了那么点面对面的氛围。
之后连续几波密集的卡池活动,让我们觉得可能真的快要氪不起了,活动卡也变得越来越肝,头都肝秃了也还是难攒齐,于是,就在那几波密集的联动后我们陆续脱了坑。
乖离这个游戏还蛮可怕的,一脱坑就是四个人。
我后来也尝试打过野队,总觉得体验距离固定队是天壤之别。
在我心里,乖离永远都是一款几乎接近满分的游戏。
它可以满足收集控的审美要求,立绘精美,CV给力。
它高度调动了每个人的策略性和反应力,游戏的每个生命周期阶段有不同的打法组合,从早期的5c流到中期的低c流再到嘲讽流,你需要去适应版本的变化,在这种适应的过程里,我在研究不同的属性、打法、容错率组合里收获了太多乐趣。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舒适感,在我玩的那段时间,氪金大佬与平民玩家都能找到自己在游戏中的位置与平衡感。
相信每个乖离老玩家都和我一样对它有感情。
但是它终究是有瑕疵的。活动本越推越多,大怪的建模趋于重复,经常换个颜色加个花就以为我不认识它了;新卡频繁密集且迭代速度惊人,很多卡刚抽到怀里就得压入箱底;在乖离经过几波充值登顶畅销榜后,愈发变得不可收拾,吃相也变得难看起来。
嗯,总归是要告别的。
我们几乎都在新游内测公测的时候,洋洋洒洒的写下数以千字的点评,但我没想过,这样抒发的时刻,也会出现在我陪伴一个游戏关服的时候。
曾经的那些时光化作数据,将要和这段记忆一样永久性消失。
当年固定队的歌姬好友,后来去网易做了一段短短时间的乖离策划,陪伴这个游戏走了最后的一段时间。
她对我说,关服公告是我写的。
她写下关服公告的时候,应该也和我一样难过吧。
84
9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