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al Moleike 迷雾 的评价

Pual Moleike
2021/8/29
玩过
评价历史
游戏时长
游戏时长 2.1 小时
发布来源
红米K20 Pro
非常棒的解谜游戏!!!
近一年以来玩过的最“精巧”的解谜了。(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酌情阅读!!!)
首先进游戏画面干净简单,一个窗台一张桌子一本书,没有人猜到这是个怎样的故事……
开始进入游戏以后,是暴风雪中的一栋木屋,可这个木屋却充满了机关,游戏的“最终目的”难道就只是逃出木屋?
我为什么它是个精巧的解谜呢?
首先,每一个道具设计的都很合理,物品及场景的纹理以及触发音效都非常真实,其次物品不仅可以解开一个地方,可能还有多处用途,甚至物品本身进行拆解,包括“桌上拿不起来的刀”都能用上,甚至,当,要解开的门,只开了一条缝时,门外的水桶、雪都能作为物品来使用。
把所有能用上的都用上,只为了揭开真相,这才叫解谜。
第二,随着游戏的进行,玩家会发现进入游戏正对着的“门”,竟然是一部“电梯”。我们可以看看其他解谜游戏,电梯只会被作为一个上楼工具,促进两个场景的交接。但这个游戏里,电梯玩出了花来。《迷雾》里的电梯,不仅可以上下楼,电梯里的东西可以捡起也只是基本操作。然而,“通过电梯去一楼,梯子上二楼,从而看到二楼电梯后的空间”,这个想法才真正开启了这个游戏的“脑洞”。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看到一楼电梯后的空间,甚至还可以通过铁杆把电梯卡在一楼和二楼中间,从而踩着电梯顶部去接触二楼电梯后面的机关。这样的设计,太创新了吧!把比人还大的电梯看作一个抽屉盒子,通过抽屉盒子开关的多重情况,藏住了多个机关与道具,又没有脱离电梯的现实情况。
把玩家的思维引导到了新的层次与角度,这才叫解谜。
然而你以为这就完了?不,《迷雾》的创意才刚刚开始。
通过电梯,《迷雾》扩展了玩家的思维,从房间里的小物件到了把电梯看作小物件,很多玩家这时候已经打开了门,走出了房子,甚至觉得,就这?就这小木门?但,屏幕里的一行字“很可惜,差一点就从书里出来了……”点醒了玩家,原来这只是个书中的故事?如果不能解开这个书的故事,就只能困在书里?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这个游戏的剧情,才明白这个游戏真正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家逃出这本书!
而“先停在电梯中间,通过书中照片来穿越空间回到房间一楼”的做法,把玩家的思维再次扩展,从电梯当作小物件到把整个书中世界当作小物件。
这时候,玩家的思维已经到了书外世界的高度,所以最终得以逃出了这本书。
这时候,玩家才明白,所谓“迷雾”, 它既是那房子外的暴风雪,又是那木房子里的机关重重,更是通过思维层次的转换,玩家眼前所呈现出的迷幻。
这样的立意深远,这才叫解谜。
前面是这个游戏的优点,当然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很多我未提及的加分项,比如说提示只会提示部分内容,重在激励玩家自己去思考,再比如每个物品使用时合理的动画和物理机制……
但这个游戏也有少许不得不提的缺点,玩法上:评论里提及最多的上梯子会黑屏的bug。还有玩法上没有一些新手指引,对从来没有玩过类似解密游戏的新手不太友好。提示有些也并不能让人明白,比如那个钢丝刷的提示“X以外的地方”,(电灯信号箱锁上的模糊并不是很清楚,也不会让人联想到钢丝刷)
主题背景上:“图形信号遥控”和“电梯”出现在这样一个“简陋的”木屋子里是否合适。背景音乐也稍微单调,“迷雾”主题的“吊人心悬”感没有特别突出,没有惊悚的内容,最后的反转也不是特别细思恐极。真正剧情和结局的书写也稍微有些随意。
(建议可以在最后的书里补上一个完整的关于“书里的世界”的故事)(后续作品也可以在这本书里加上其他的“照片”,或者加上其他的“书”)
总的来说,真的是非常优秀的一款解谜游戏,玩法,立意,都非常不错!
希望有生之年能再见到这样优秀的游戏作品!
1
316
1
36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