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Q126虎步疾驱编年总史
修改于2021/01/25241 浏览战役编年史
说明:本篇所有内容为手Q126区所收集史实
如有遗误,欢迎指正
本篇内容由126区在野史官御风收集编撰
本内容承诺不偏向任何联盟或个人
本内容中一切时间为农历时间
庚子年十月十三,天下大乱,群雄并举,江河崩圻,山海无依,群起四方,定府郡,抚四夷,各募天下豪杰,据地凌城,各欲取洛阳以令诸侯
八州并举,各霸一方
扬:青史留名
交:战鸿图
益:西蜀帝都府
凉:北凉铁骑
并:征战四方
幽:幽云十三州
青:烟雨阁
徐:大唐帝国
此皆当世之英豪,聚雄杰,霸一方,州郡之首,四方仰目,以为世之圭角,民所可依也
——————————
开区的时候各州人数就有差距,相对来说开区就是扬州和凉州人数较多,因为凉州一共有四个盟,扬州只有俩,不过凉州一直没能整合,扬州整合之后就超过了凉州的势力,而凉州也迅速衰落
——————————
方此时,淮扬内乱,“青史留名”与“散人联盟”二盟相斗,初,互无瓜葛,相安一州,立檄为约,以所制府郡夺王霸位;
然时日随减,二虎一山,终成大患,“散人联盟”盟主与内臣争斗,欲灭“青史留名”,致盟内衰退,众皆怨忿,群起而攻,皆以“青史留名”为扬州主,遂皆落草而附明主,后“散人联盟”三日而终,扬遂定
——————————
扬州内部最开始有两个联盟,势力相差无几,最开始青史留名与散人联盟约定了根据七天国力和总体实力进行合盟,保存扬州实力,但是在第二天晚上开完城之后,散人联盟盟主下达指令要求全面沦陷青史留名联盟成员,由于失去了人心,并且内部管理不利,散人联盟大量高战脱离联盟,加入青史留名,散人联盟便迅速垮台
——————————
交州安定,无诸乱,民心平,州府齐,众志一心,以待攻伐,夙安待兴,盛世华明
益州偏安一隅,看似无奇,实则深积兵,广屯粮,交盟纵友,深谋远虑,可称英豪
——————————
凉州一共有四大联盟,两大两小,大的就是北凉铁骑和鸿图霸业,小的有天府之国和名人堂,那为什么要把凉州的事放到益州下面讲呢?因为鸿图霸业联盟与益州有联系,后面在西平之战中鸿图霸业曾经高层的叛变直接导致了凉州的失败,但由于当事人联系不上,所以无法确定鸿图霸业与益州西蜀帝都府的准确关系
——————————
凉州本府初安,后起群雄曰“鸿图霸业”,其属甚嚣,于州作乱,但始终无果,后又起“天府之国”“名人堂灬稷下”,四盟并举,凉州遂乱,各军分据府郡,然兵分则不精,唯“北凉铁骑”“宏图霸业”可备攻伐,争斗不休,刀兵四起
并州之势与交州同,各据南北,安而无事,并州内府安宁,大漠广袤,穹野空旷,人皆拥附名主,欲成大事
幽州初举,兵强马壮,人丁兴旺,威武雄强,并,青俱忌惮之
青,徐二州,初举亦嚣,然兵非不多,在不精也,将非不广,多无谋也,初举数日,只各安州府而已
———————————
现在可以爆一个大料,料很大,但是根据当事人的原因,不能暴露本人身份,所以大概的说一下
青州是完全被架空的,青州盟主建立联盟之后就放弃了管理,把所有管理权利都给了副盟,而这位青州的副盟是幽州的一位高管,所以在架空的情况下,青州幽州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一家人,也为后来幽州整合青州减少了很多麻烦
———————————
方此时
四海乱,州府一,各藏雄心欲取洛阳,蓄锐以待,以保荣光
庚子年十月十六,群雄起势,各据州府,八州并举,斩将搴旗
始,八州犄角,兵势均而将力同,然实则各有长短,非同谓也
扬势炽,兵足民强,且扬州初定,百废待兴,士卒踊跃以夺勋利,争财掠宝,欲觊觎四海,“青史留名”与“散人联盟”共下四城,为天下之首,各郡之望也
——————————
然后散人联盟就无了,hiahiahia
——————————
交、并二州,各据南北,谋定而后动,稳居而后行,用地势,利人和,储雄兵,吞山河,交“北府军”、并“征战四方”各下三城,且遣使游说,合纵邻郡,与诸侯交善
益州偏僻,然民庶富足,凉、交忌惮,兵卒强霸,欲吞邻郡,灭诸侯以掌天下,初与诸州不合,故其积雄兵以待征伐,因其调度不利,“西蜀帝都府”下二城而止
凉州内乱,天下不一,四盟并举,虽凉初日下四城为各州之首,与凉并驾,然凉分崩离析,内乱已滋,“北凉铁骑”与“鸿图霸业”,互相攻伐,无和解之意,此其一也,二虎相争,兵锋相对,无暇夺府,此其二也,后凉州之乱,自此时也
——————————
这时候凉州打城还是很强的,如果及早整合甚至凉州有可能成为征服盟,但是整合失败迅速使凉州衰败
——————————
幽州偏据燕地,兵广而将足,欲休生养息,存势待时,故日下二城而止
徐、青二州,兵力甚弱,八州之末,各无良主,以青尤甚,初日下三城,后日渐衰弱,初徐州尚奋余威以争攻伐,然旁有强扬,何足能安?且徐无明主,故后附于扬,民翘首而待扬之所至,自不思攻伐;青州高卿颇众,然君不思进取,且权臣当道,民心附于幽,无征伐之力也
————————————
基本上这个时候徐州就已经在等扬州接了,徐州的盟主不咋会管事,就一昏君(他自己说的啊),所以他提前就举白旗了,而青州由于前面我说的幽州高管管理,所以基本没有悬念的归属了幽州
————————————
方此日后,八州皆定,聚各州之势,其强者为:扬,幽,凉,益,各露圭角,争天下先
并,交二州,缄默存身,以待天时
青,徐势弱,无力与诸州并力,已无斗志矣
征伐至此,各州蓄势,各欲待七日之期,夺关据府,斩将搴旗
庚子年十月十九,八州瞩世、天下乱、战端开
自十三日以来,七日矣,各府兵将已足,各怀心计,欲取山河
自此为始,吾分叙八州之事,以利查阅
其势炽盛者,扬也
扬素自强霸,修兵卒、据地利、以待人和
方此时徐州内弱,乾坤无主,“大唐帝国”名存实亡,既无斗志、亦无战意、各自为政、不问朝纲、指挥不灵、调度不善,知扬之将取赤壁而不加御,盖内不安无一攘外,君不力臣无以安之故也,且前者其主已与扬定约,率众依附,扬遂得以入徐
扬于十九日破赤壁入徐,徐“大唐帝国”归于扬“青史留名”
自此,徐入扬矣,二者归一
————————————
徐州凉凉了,兄弟们唱丧歌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后来徐州盟主到了扬州当了副盟,也算是“没丢脸”
————————————
北方四州,幽为其甚,其力亚于扬,而欲觊觎青州之地,兴兵伐青,于二十一日取道高唐入主青州,青州兵弱,更甚于徐,其势相差过倍,青州军民翘首而待名主贤君,如水之救火,民心所向,众皆迫欲入幽,急其所不至也
幽于二十一日破高唐入青,青“烟雨阁”灭于幽“幽云十三州”
方此,青幽一统,青灭
————————————
青州嗝的也快
而且最可笑的是啊
青州盟主叫啥
没几个记得住的
全区最没存在感盟主get
丧歌响: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
凉,益二州,故居胡、蜀之地,各怀愤懑,各欲吞二关以霸西川,二者初定盟约,“北凉铁骑”、“西蜀帝都府”约法为誓,欲以“国,兵,势”三者为筹;后于二十日,益率先发难,方此时,凉之力,天下八也,而凉之府郡,天下二也,据前约而判,尚无定论,然前约已定,固已败矣,虽凉“北凉铁骑”众人心有不甘,不愿居于人下;但益军士嚣嚣,战端已开
后二州峙于西平,于二十一日各调重兵遣赴西平,然,益州遣内应至凉“北凉铁骑”,此人前者为“宏图霸业”之主,后入于“北凉铁骑”之高位,于攻关之末,遣散凉之士卒,致使众将官于关前哗乱,西平遂于二十一日入益州之手
然益遣使入凉,于阵前倒戈,乱士卒之心之行径达于八州,八州震动,于益所为俱有忿怨,遣使为谍,离间之行可谓常矣,然于战时,遣散诸将而自逃窜,虽工谋略,其心可诛
凉遣使达并,交二州,愿迎并“征战四方”入凉为主,与交“战鸿图”协力,破益州
二十二日,并破阳关,入西凉;二十四日,并取廉县,凉入于并
二十二日,扬、幽战于朱虚,扬取之,后扬统军卒取乐安,克之,遂入青州,自此以来幽忌惮扬州之力,遂微不敌
二十三日,凉灭
————————————
上面说的就是126前期最大战役“西平之战”的内容
简单的说说战斗起因
凉州和益州最开始定了盟约,以国力榜,活跃人数,总榜势力,这三条作为依据进行比拼,到了开关的时候,益州调兵开关凉州,但是凉州内部并不太清楚这件事,所以北凉铁骑高层顺水推舟也就派兵在西平阻挡,希望赌一把
战斗规模达到了400余队,在本区的前期可以说规模巨大,双方投入了最大的兵力进行拉锯战,西平关口进行了三次攻城,最后益州还是拿下了关口
由于先前的鸿图霸业盟主在北凉铁骑内部叛乱,在攻城的最后几秒t掉了北凉的大量高战,直接导致了抢关的失败,从此开始也导致了凉州与益州彻底反目成仇
————————————
益初时以为得计,甚嚣尘上,其势凌人,而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欲思进,先思退,不与邻州修善,而与其为仇雠,此其败端一也,军心不定,前后受敌,此其二也
二十一日,夜郎入于交手
二十三日,益欲取夜郎,交奋力死战,益兵败将亡,殚精竭虑而不能破雄关,益兵心焦竭,此时并凉已合,陈兵于白水关下,合三州之力以攻益,“西蜀帝都府”已近亡矣
二十四日,并“征战四方”取白水,交“战鸿图”取汉安
益“西蜀帝都府”降于交“战鸿图”,交入主荆蜀之地
交“战鸿图”易名“北府军”
二十五日,益亡
———————————
益州亡的也很快,也很突然,由于凉州基本全部坐进了并州的怀抱,益州被凉州,并州,交州三州夹攻,实在是撑不住,拿下西平没两天就凉了,主要原因还是本身安排失利,而且根据听说,益州,交州,扬州
曾经订立过三州合约,互不侵犯,但是益州盟主对交州态度比较强硬,导致交州也加入了攻击益州的队伍,而且吧。。。。。。。。
益州也确实干不过交州
丧歌起: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
二十四日晚,交,扬战于曲江,前者,交,益,扬三州旧约,欲各安州府,不相攻伐,然风云剧变,交,益交恶,交吞益而一西南,欲遣兵灭扬,扬州故主心生怯恐,临阵脱走,弃众将不顾,故交州于二十五日晨夺曲江,扬败退
————————————
曲江之战也是一次大规模战役,甚至超越了西平之战,曲江也改变了全126的命运,由于交州拿下了益州,实力大增,决定与扬州分庭抗礼,在曲江开始了大战,结果扬州当时盟主发了邮件全军撤退,并且宣告退游,大有投降之势,但扬州人心很齐,扬州现任盟主被拥戴为盟主,重新整理军容,准备继续与交州决战
————————————
自此,天下四分,各据一方
扬:青史留名
幽:幽云十三州
交:北府军
并:征战四方
此辈皆鹰视狼顾以图中土,欲夺洛阳之位
庚子年十月廿五日,扬、交、并、幽各统中军,战于豫、荆、雍、冀州隘,遣雄兵以夺险关,运筹策而定鸿图,四方之力同而势均,兵精淬且将骁勇,天下四分,鼓角动而撼云天
扬“青史留名”取华容
交“北府军”取秭归
并“征战四方”取河关
幽“幽云十三州”取黎阳
四州俱于廿五日入关,其序为:
扬首入豫
交次入荆
并第入雍
幽末入冀
四方精锐,俱入中州,山河大乱,豺狼奔走
四州修养生息,繁昌国力,兵卒已兴,各生战意
前者扬失曲江,然众心忿愬欲雪前耻,集兵调将欲以攻伐
扬“青史留名”易名“诗酒年华”
十月二十八日,扬陈兵欲复夺曲江,交三军死战,兵卒前仆而后继,将士奋勇以争先,扬数攻曲江而不下,攻伐之盛,当世罕见,聚四州之全力,奋百郡之戈矛,战于关首,雄兵千万,世所共睹
后于三十日,扬遣数骁将奔袭庐陵,克之
—————————————
这一段时间战斗规模巨大,大量的益州,交州高战直接搬家到曲江附近阻击扬州,扬州与交州开始了大幅度的交战,双方的要塞压过了整个谷口,战斗规模十分惊人
后来扬州高管私信高战,用精兵悄悄取过庐陵,瞬间打破了僵局,使扬州反过来占据了主导地位
—————————————
冬月初一,晚,交“北府军”死战长沙,初半途无功而返,后三整旗鼓而攻,终据长沙府
庚子年冬月初二晨,交“北府军”占长沙建都,国号:越
北府军定都长沙建国,国号“越”
前者,交、并联军破益,故凉州之众卿朝议,以为交施惠于凉,故遗一众军卒以待交至,入交为臣,为其效死,然此时并据凉日深,交、并交恶,并许上禄与交,而限期三日,此为惧交取凉之故也,然交卒攻廉县,并众惊而怒,遣军破西平,断绝交入并之路,夺上禄,廉县,封白水西平二关,自此交,并积怨
————————————
这件事主要是两州各自盟主的多疑,另外也是由于本身的局势不同所致,虽然原来凉州本身对交州有好感,但并州与交州没有交集,所以并州并不放心交州入关,而交州盟主对并州要求三天放城的做法认为是宣战,所以交州自己以为陷入了两面受敌的境地,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惨
————————————
庚子年冬月初二暮,扬“诗酒年华”占吴建都,国号:权
诗酒年华定都吴建国,国号“权”
庚子年冬月初三,幽攻蓟,久克不下,劳兵破财,损耗颇巨
庚子年冬月初四午时,并“征战四方”占晋阳建都,国号:耿
征战四方占晋阳建都,国号“耿”
庚子年冬月初四午时,幽“幽云十三州”二攻蓟,克之,国号:幽
幽云十三州定都蓟建国,国号“幽”
庚子年冬月初三,天下大乱!
扬“诗酒年华”出奇兵克城父入冀州
冀兵无主将,无意征伐,前者与扬战于青幽,杯弓蛇影见而生畏,自修尚不暇,何以保家国哉?
扬入幽,无险阻,遂安定城父关前左右,以安民心,二州合谈,以为犄角
交“北府军”陈兵马于当阳,三攻而不克
盖交前者战于长沙,一夜三鼓,耗举国之力以伐,民固疲弊,而不修养生息,穷征暴敛以伐邻州,此其败者一也;民心不安,惧并攻之,互生猜疑,无心为战,此其败者二也;其心甚骄,欲虏并为其属,盛世凌人,不修盟好,无礼贤下士之意,亦无礼义可达,此其败者三也
庚子冬月初五,以交势炽盛故,幽、扬二州众卿协议,“幽云十三州”之主携众兵卒至于扬,以壮声势,一者,幽之主与扬之主旧素交好,二人识于朱虚一战,后素有往来,二者,交州颇雄,扬惧其死战,若并、交携手,则扬危矣,是故合幽而抗交,时所迫也,非民所愿也
———————————
幽州盟主和扬州现任盟主关系很好(塑料兄弟情)
幽州盟主总觉得欠了扬州盟主人情,于是带着人去扬州助威(其实就算俯首称臣),顺便再拿扬州的国力榜奖励,要求是扬州允许幽州割据,并且把青州幽州的所有空城留给幽州,但是幽州大部分人还是不情不愿的,被幽州盟主硬拉过来,到后来扬州并没有遵守前约,把青州的城留给幽州,于是幽州与扬反目,扬州也没有留手,直接秒掉了蓟州,所以幽州是啥都没捞着啊啥都没捞着
一句话评语:
跪了一会没跪好,想站起来,又被人毙了
—————————————
庚子年冬月初五,扬陈兵平春渡口
平春之役,交调度不灵,兵卒不齐以至失利,大败于扬,军心涣散,扬势如破竹而攻,交奋起阻截,终告失利,交内离散,益州兵卒大部随旧主附于扬州,交州崩圻,前者幽附扬,扬势雄极,故心皆离散,且“北府军”之主无重臣为依,无守御之力也
庚子年冬月初五,交败于扬
方此时,原天下四分,而此时幽附强扬,交战而不敌,唯扬、并存矣,虽扬力倍于并,而并尚欲奋余威以搏,不欲为降臣也
庚子年冬月初五,并陈兵延津,克之
庚子年冬月初五,并骋骁骑至阳平,破之
庚子年冬月初六,并,扬陈兵于蒲坂而战,并欲夺蒲
坂而未果,扬据蒲坂,并兵败,退三十里
庚子年冬月初七,扬破长沙
交“北府军”国号:越———灭
越国旧臣半入扬,半入并
——————————————
交州这个失败是非常离谱的,交州费了很大的劲第一天称了帝,之后他们在平春附近与扬州周旋,三次都没有拿下关口,损耗极大,调度也不利,再加上原益州盟主与交州盟主就不和,在兵败之前就曾经向扬州盟主讨要好处(扬州盟主口述),兵败之后不到一天,基本上益州就大部分脱离了交州,也有一部分益州和交州的军卒加入了并州,但是并州和扬州的实力几乎是1:2,差距悬殊
丧歌起~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
庚子年冬月初八,扬据蒲坂而攻并,并死战而不退,二州举兵,各舞戈矛,欲虏敌而成霸业
扬、并战于蒲坂,旌旗交举、剑戟相错、叱怒而斗、声震寰野,然并州兵寡势孤,虽死战,然不足以敌强扬,败走三十里至新丰城下
初八暮,并南取散关以利攻伐
并切欲雪耻,遣将分路而击之,各据高城深池、凭地利以待敌伐、战于新丰、阳平、南郡三地
扬遣兵驻于南郡城下,围城而待,欲乘时阙之
庚子冬月初九
扬集雄兵击襄阳,克之,兼遣军击南郡,因并有备,终不得破,故扬遣将据阳平关首,修工立隘以阻并
扬破襄阳,转图江陵,并皆不甘,欲遣骁骑击之,然并军久战,死伤殆半,军士疲弊,调度不利,终无力击扬,扬军遂大破江陵
后扬乘夙夜而击南郡,并调遣不利,无人距守,孤城终破,遂入扬手
庚子年冬月初十,并,扬峙于新丰,阳平,扬图新丰,三日矣,终不得克,以并死守故,或夜扬进十里,而晨并夺还之,营寨交杂如犬牙交错,循环往复,扬终不得近新丰
十日晨,扬陈兵上雒,故舍新丰诸营不顾,并集兵击之,至于蒲坂渡
十日暮,扬攻上雒,并随攻蒲坂,欲克之,然不料
扬军卒甚众,转瞬即破上雒,随调军距守蒲坂,一者,并军疲弊,以远途疲兵以击强关,二者,江陵,南郡,襄阳三郡至于敌手,军心不利于战,攻蒲坂而不克,遂败
扬攻上雒,大势已定,入主司州,天下太平
十一日晨,并败于扬
并“云台阁”败于扬“诗酒年华”
——————————————
到现在为止扬州可以说是统一了,与并州大战了三天之久,并州花费的极大的精力也没能击败扬州,扬州拿下上雒之后就是宣告入主司州,并州也没能坚持斗争,败在了扬州的手上
—————————————
冬月二十二暮,军将云集洛阳,寻破守将,集千军而攻之 ,寻破洛阳
后于冬月二十三,幽与扬反目,叱骂互不相让,扬遂于冬月二十八破蓟,幽失州府,遂亡
—————————————
前面说的事犯了,最终还是打起来了,幽州也没活过赛季结算,悲催啊
冬月二十八,幽“幽云十三州”灭于扬“诗酒年华”
自此扬“诗酒年华”(权国)一四海,统洛阳,奉天祈运,既寿永昌!
————————————
这就是126区的全部历史,也包含了大量的大型战役记录,并不是任何联盟的单纯记录,也不包含任何人名
鸣谢:
征服盟扬州盟主:冷言
扬州实际联盟主人:李云龙(局长)
扬州副盟主,徐州原盟主:长安常安
并州副盟主:奉先
幽州盟主:幽云刘枫
成员:拼搏,修罗,毛委员夸俺猛
S2,我们来了!
(此版本由black御风撰写,用于转发,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