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2020/11/0462 浏览同人创作
时过境迁。李春絮已然到了总角之时,在这一村之中识字者寥寥的弹丸之地,李春絮与其父幼年时一样,准备下地干活,做家务了。但是李春絮的名字,虽由老道取名。却从未使用。反倒是郎中起了个接地气的名字:李祯。说起来这李祯之名,其实是李针,希望他长大之后能做事细心,为人一丝不苟,这春絮,反倒成了字。而今日,却是李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祯儿,祯儿,回家做饭去,爹爹一会回去吃饭,给你带好吃的。”李祯听了李大牛让自己回家做饭,扛起自己的小木犁,晃晃悠悠的回家做饭去了。按说这李祯今年不过总角,却要承担很多,这种情况,在这个小村之中并不少见,却也是不多得。无母唯父,习武没钱,习文无路,只得早早的学习干农活,以保证一家保暖。李祯回到了家中,抬头挥手向屋檐下的燕子窝打招呼:“小燕子,你们的妈妈回来了吗?”窝里的燕子叽叽喳喳,也不知道在说着什么,李祯也不搭理,进屋走向了看着像是炉灶的地方,点起了火,架好了锅,准备起一日三餐。
李祯家炊烟刚刚升起,门外来了几个与李祯年龄相仿的孩童,大声吼叫,屋内的李祯却是无可奈何,也没法反驳:“李祯丧门星,先是没了娘,后是没了爹,孤儿坐家中,天天对鸟语。”如此喊了半晌,刘老村长路过赶跑了这群小孩子,推开门,看到李祯被柴火熏的满脸乌黑,心中难免有些心痛,放下了手中的野菜,说了几句话,便离去了。李祯见村长送来了野菜,满眼放光,今天中午终于可以吃一顿好的了。
烈阳高升,李大牛做完了农活回到家看到桌子上的炖野菜,默默叹了一口气。凤离去,留下了这么个孩子,自己却没办法给他最好的童年,可悲啊。想到这里,李大牛默默走上前,摸了摸李祯的头,笑着说:“祯儿,明天爹爹带你去赶集,给你买糖葫芦,怎么样?”李祯一听有糖葫芦吃,高兴的一个劲点头,刚刚被小伙伴讥笑的事情抛之脑后,满脑子只想着糖葫芦。
第二日清晨,一家人吃完饭,背起了赶集所带的干粮以及中药,李大牛带着李祯往了登封城,坐上了同行的驴车。一路上,李祯高兴之意溢于言表,李大牛看着同行的其他人家,无不是父母同行,各执一手,到了自己这,却是一言难尽。而他李大牛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的童年尽量高兴,除了这个,其他的李大牛却给不了太多。
一行人到了登封后,下了牛车,李祯高高兴兴地看着登封城人来人往,路边吆喝声络绎不绝,看到巡逻的官兵也是满脸向往,总是听爹爹说起县衙的官兵威风样,今天见到,李祯的心中就发誓,以后要做官兵,自己也要威风。
父子二人入城后,还未走出多远,就看到穿着锦绣的一家人从酒楼中走出,其中的小孩年龄与李祯相仿,可手中却拿着李祯向往无比的糖葫芦,看的李祯口水直流,一旁的李大牛则是摸了摸口袋,钱只够买一串,可这却是全部积蓄,但砖头看到李祯一脸渴求的样子,叹了口气,买下了一串糖葫芦给了李祯,李祯拿着糖葫芦,高高兴兴的跑一边吃去了,可李祯却是不知,这一串糖葫芦吃完,下一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吃上。还好,李大牛没事带着李祯上山挖草药,还能卖点钱,不至于太拮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