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工降雨到人造卫星,他是真·跨界奇才!
赵九章是我国动力气象学创始人、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开拓者,同时也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为推动我国人造卫星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07年,赵九章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因家境清贫,赵九章被迫辍学,潦倒之际只能在一间小交易所充当店员。
渴求知识的赵九章曾因通宵点灯读书,而遭到交易所老板的训斥。但心中对知识的渴望,让他心甘情愿用微薄的薪水买煤油灯,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学习时间。凭借这股毅力,赵九章于1929年考入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并于193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德国柏林大学的气象学专业。
所知所学终为报国。1938年,赵九章在获得气象学博士后,立刻返回战火纷飞的祖国,在枪林弹雨中立志为科研献身。
他将物理学与数学引入气象学中 , 推动我国气象学从传统经验学科转变为现代科学学科,开创了我国动力气象学的研究。在国家需要水源之时,大力组织开展我国最早的云雾物理研究,指导了人工降雨的实验。
▲赵九章与同事(图源:中国军网)
为深入研究我国的天气过程,提高天气预报水平,赵九章带领团队用整整两年的时间,不分日夜地绘出我国第一幅北半球天气图。
1957年,赵九章以科学家敏锐的前瞻看到了人造卫星对人类的作用,大力提倡我国发展人造卫星,并坚决走“自力更生的道路,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
赵九章对卫星发展事业的信心与热情,推动我国人造卫星研制工作逐步成型。
1958年,赵九章、钱学森、郭永怀等科学家共同拟定我国人造卫星的发展规划。同年,中科院将卫星研制任务定为当年头号重点任务,成立“581”组,任命赵九章主持卫星、火箭技术组的工作。
▲初期卫星总体组成员(图源:中国科学院)
随后几年,赵九章带领团队前往国内各地进行探空火箭探测研究、开展卫星探索和预研,为我国人造卫星的准备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卫星研制的正式立项,赵九章功不可没。1964年,赵九章将一封亲笔函件呈送给***总理,建议国家正式立项开展人造卫星研制工作,受到了党中央的重视。
▲赵九章呈送给***总理的信函(图源:中国科学报)
1965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规划方案论坛会顺利召开。赵九章作为人造卫星的总设计师,推动会议确定了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命名,卫星升空播放《东方红乐曲》。1966年,在赵九章的主持下,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正式研究设计工作全面开展。
知人善用,不论出身。毫无经验的学生,门前扫地的工友,或是毫无基础知识的普通人,只要立志为科研献身,赵九章便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他鼓励学生为人正直,追求真理,坚信通过努力就能改变命运。
他一生醉心科研,为我国自主研制卫星鞠躬尽瘁。虽然未能亲眼见证东方红卫星冲向寰宇,但他对人造卫星的热忱和真挚,将会一直指引航天科技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