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的攻略
11 小时前134 浏览综合
兵家流派,默认设置,默认配置,二星难度秦国。200年整众正盈朝,就是劝进完成之后游戏就结束了,还剩下五个外放公卿势力没法收回来,污染了我的地图,有点小遗憾。(其实儒家更简单,政策优势大,第一次玩首推儒家)
那个章国典制想改革的话只能在开局改,开局选兵家主流,把顺流和国威、正统、稳定刷满后马上改,就可以提前拿下郡国并行制和将佐制,多建几个军队,否则多线开战的时候预备役够但军队数量不够就很难受。不然就像我一样想改章国典制想了一整局,到游戏结束也没改成。![[表情_泪目]](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210616a5579a37160baaf2d9d0028664.png)
![[表情_泪目]](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210616a5579a37160baaf2d9d0028664.png)
把地图上能看到的城池全占了再劝进就不会有选项跳出来问你要不要和宗室分享权利。没有全部占领前劝进的话,就需要国君的智略在宗室中最高,所以在感觉成功就在下一代的时候就要提前开始给储君求学了,选个初始智略最高的公子当储君让他拜师,其他公子就放养不要去求学,劝进前再去易储那里看看有没有智略比国君高的,有的话就进宫廷把他杀了。这样就不会出现被宗室裹挟死国君,劝进失败的下场了,没有提前准备的话就会出现等国君死掉或者虚弱后禅让等几十年的后果出现(血泪教训)。
朝堂政令要勤点,特别是劳军令(花粮草降低厌战,厌战太高会导致士兵逃跑)、兴学令(提高文化包容度,降低朝臣冲突的概率)、诛乱令(降低叛心,减少城池反叛的可能性)、犒赏令(有时候没注意士气降低派去打战会很亏)、垦荒令(给蛮夷小国占了还得去打浪费时间,不如自己先占了),还有广泛招募令,广泛招降令(上士、邦士、圣人这些有价值的人如果招募不成功的话没关系,去驿站软禁起来,再去招降他们,最多招降三次必成功的,这游戏的人才们都是好欺负的软骨头,吃硬不吃软的)。至于浚河令、垦田令和城防令可以等过年的时候公卿给建议批准就行了。不点:安民令(耗贤能,亏)、宣教令、挟书令(耗正统,正统60以下掉稳定),绥靖(耗贤能,且屁用没有,不给它批)。贵族待遇至少悠然,朝臣待遇最好华贵(不然猜忌老是会太高)。
Bug:1、军队撤离到被围的城里后不能攻击围城军队,反而城破之后军队会被莫名其妙的灭掉,还得重建军队就很烦;2、同时对多国宣战老是被吞一两个宣战,然后出现远处的国家宣战成功了,但是挡着路的国家还得重新花一年多宣战的浪费时间的事情。
机制:那个求学我真的是受够了,慢慢找同流派的师徒真的很浪费时间,就不能出个同流派一键求学的功能吗,后面除了劝进前培养一下储君我都懒得点进求学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