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家乡宝藏大赏】特色小吃-岐山哨子面

修改于03/2952 浏览综合
[游戏个人主页]:如图
[投稿四大征集方向选择的是]:人间至味
岐山臊子面是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传统美食,承载着三千多年的周礼文化,被誉为“神来之食”和“陕西民俗第一村”的文化符号。
一、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1. 周礼传承:起源于周代“馂馀之礼”,周文王斩蛟龙后以肉汤和面宴请百姓,形成“只吃面不喝汤”的习俗,寓意福寿绵延。宴席礼仪严格,上席先食,体现尊卑有序的伦理观。
2. 哲学隐喻:面条象征人生沉浮,五味调和代表处世智慧,酸汤寓意与天地和解,展现了古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二、制作工艺与独特吃法
1.岐山臊子面制作过程可分为臊子制作、配菜准备、面条制作、汤底调制四大步骤,具体如下:
(1)选肉与切配
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推荐肥六瘦四),肥肉与瘦肉分开切薄片或丁(约指甲盖大小) 。热锅凉油(油量需多,约为一斤肉一两油),先煸炒肥肉至吐油,再下瘦肉翻炒至水分收干后加入姜末、料酒、桂皮、八角、五香粉等香料炒香,最后加入生抽、盐、大量岐山香醋(约二两),中小火焖烧5-10分钟。
(2)配菜准备(五色搭配)
五色素菜包含红(胡萝卜)、黄(蛋皮)、黑(木耳)、白(豆腐)、绿(蒜苗)五色。
(3)面条制作(关键“薄、筋、光”)
面粉加鸡蛋、盐、碱面(比例约500g面粉+1个鸡蛋+10g盐+5g碱面),加凉水和成硬面团。 反复揉面至光滑,醒发30分钟,再揉再醒2-3次。 然后擀成薄如纸的圆面片,折叠切细条(约4mm宽)。
- *技巧*:面要硬且揉透,煮后口感筋道
(4)汤底调制
热油炝姜末、五香粉,加岐山香醋(约500g/大锅汤)烧开,再加清水或骨汤煮沸。 加盐、胡椒粉调味,最后淋入臊子油增香。
2. 独特吃法:吸食面条,配糖蒜解腻,汤需泼洒祭祖后回锅,象征共享福祉。
三、家乡老字号
老字号如“天香园”传承古法,而“来六碗”等品牌通过电商将传统面食推向全国。其文化IP还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等文旅项目结合,成为周秦文化体验的重要载体。
TapTap
TapTap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