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知三国【三国名人录】之子龙浑身是胆

03/1161 浏览人物故事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并称“五虎上将”。他一生历经东汉末年至蜀汉建国初期,以忠勇双全、胆略过人闻名于世,被后世誉为“常胜将军”与“完美武将”的典范。
TapTap
早年经历与追随刘备
    赵云早年以武勇闻名乡里,初投幽州军阀公孙瓒,因见其胸无大志,后于邺城偶遇刘备,深感其仁德,遂于公孙瓒败亡后正式归附。自此成为刘备近卫主将,参与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等关键战役。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备携民渡江溃败,赵云在乱军中单骑救出幼主刘禅及甘夫人,于曹军阵中“七进七出”,血染战袍,从此“赵子龙单骑救主”成为千古传奇。
智勇兼备的战场表现
   赵云不仅武艺超群,更善用谋略。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汉水之战中,曹军猛攻蜀军粮道,赵云率数十骑遭遇大军围困。他果断以“空营计”虚张声势,令曹军疑有伏兵而自乱阵脚,继而率部反攻大胜,刘备赞其“一身是胆”。夷陵之战前夕,他力谏刘备不可伐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展现战略眼光。诸葛亮北伐时,年过六旬的赵云仍担任先锋,于箕谷牵制曹真主力,虽因兵力悬殊撤退,却亲自断后保全全军,被赞“军资人物,一无所失”。
品格与政治主张
    赵云为人谦逊淡泊,不贪功名。平定益州后,众人争抢田宅,他力主“归还百姓田产,以安民心”;刘备欲赏赐功臣,他直言“霍去病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今国贼未除,不可求安”。其以民为本的思想,在蜀汉将领中尤为难得。官至镇东将军,封永昌亭侯,去世后追谥“顺平侯”,寓意“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制曰平”。
历史评价与文学形象
    正史《三国志》记载赵云“强挚壮猛,统时选士”,陈寿将其与黄忠并称“爪牙”。而在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赵云被进一步神化:白袍银甲、龙胆亮银枪的形象深入人心,长坂坡独战曹营五十余将、年逾七旬力斩韩德父子五将等情节,使其成为忠义与武勇的化身。民间更流传“一吕二赵三典韦”的武将排名,彰显其超然地位。
    赵云一生历经大小百余战,鲜有败绩,其“勇不莽战、忠不愚从、功不倨傲”的特质,成为中华文化中理想武将的完美注脚。
TapTap
喜欢三国的老爷们可以点击下方下载三国将魂一起来玩耍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