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江崖炉文物考据
03/05151 浏览综合
外观特征:
高55.5厘米,口径37.3厘米,足距38厘米。
造型方面:炉身阔口、短颈、鼓腹,底部有三象腿形足支撑,肩部置两朝天耳。
纹饰方面:外壁通体绘海水江崖纹,青花色泽浓艳,晕散明显,凝结的黑斑密布于纹饰中。而因为海水纹通常有起伏相叠的波浪及涌起的浪花,其装饰性比元代大大加强,寓意江山永固。
材质与工艺方面:内施白釉,采用进口青料“苏麻离青”绘制,烧制难度大,存世量极少。
历史背景
这件文物诞生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时期,与紫禁城同年建成,见证了紫禁城的沧桑巨变。
据明代《弘艺录》记载,皇帝在奉天门御朝时,内侍会捧着山河形状香炉安放在御榻前,并奏报“安定(鼎)”了,因此这件鼎式炉也象征着明成祖朱棣营造紫禁城的理想。
文化价值
它是永乐时期瓷器烧造工艺高超水平的代表,反映出当时景德镇窑工的高超制瓷技艺。
作为宫廷御用瓷器,它在古代宫廷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实用和象征意义,是明代皇权与文化的象征。
意义:
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和珍贵的材质使其成为研究明代历史、文化、艺术和工艺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对于了解明代社会风貌、宫廷生活、审美观念等具有重要价值。
展览与传播方面:
明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作为国宝级文物,曾在多个重要展览中展出,如与青海省博物馆藏铜鎏金圆腹三足炉、南京博物院藏青花寿山福海纹三足炉等一同展出,让观众领略永乐时期的辉煌遗产。#物华弥新创作者激励计划 #物华弥新海水江崖炉 #物华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