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能的作用
修改于03/22781 浏览攻略区
众所周知,在大周列国志游戏里面,贤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它有较多的作用,下面由我对贤能的作用进行细致的分析。
贤能的主要作用
在当前版本,贤能的主要作用便是施政/改革、讲学、观星、镇抚这四大方面,下面我讲详细阐述贤能在这四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介绍一下贤能在施政的作用,在大周列国志,实施政策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环节,首先,便是通过计府——赋役署界面重订政策,选择其他税收、徭役、兵役、关税制度。

重订政策

实施政策
其次,便是实施政策树政策,除开先民阶段的玩家势力,其他阶段都可实施相应的政策树。在朝堂界面点击群臣,任用带政策的人才,即解锁相关政策的实施。之后在朝堂界面点击政策,进入实施相应已解锁的政策。注:当朝堂上有法家人才时,可实施所有已解锁的政策。

实施政策
备注:贤能在政策上的消耗与自身施政成本加成、玩家直辖城邑数、逆流城邑数有关,因此减少贤能在政策上的消耗,我建议多实施降低施政成本的政策、减少自身直辖城邑数、保证自身城邑多数为顺流城邑。至于详细减少贤能消耗的内容将在下一篇攻略解释。
之后,便是通过朝堂——贵族待遇花费1000贤能修改宗室、门客、公卿待遇。

点击其他等级——实施此政即可调整待遇
同样的,也可在此界面花费500贤能实施俸饷改革,进行货币俸饷改革,改为以钱币结算开支。

俸饷改革
注意:只有在当玩家当年的钱币收入大于当年粮食支出的12倍,才可进行俸饷改革,否则极易容易触发“财政崩溃”事件。以下简要说明解决方案:
当处于货币俸饷,满足以下任意一个条件时,财政崩溃进度-1:
①当前钱币总存量≥300%的货币年开支;
②当前钱币年收入≥120%的货币年开支。
若触发事件后尝试直接改回实物俸饷,则无法消去财政崩溃进度。
最后,在实施典章国制改革时也需要贤能,点击都城——朝堂,在朝堂上方点击【典章国制】按钮,即可典章国制制度,再点击各个制度,即可查看各个制度说明、改革条件以及改变成本与时长。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改革典章国制过程中一定要留足100贤能,不然会强制终止典章国制改革,一切前功尽弃。(别问怎么知道的)

典章国制改革每12个月消耗100贤能
其次,阐述一下贤能在讲学方面的作用。点击驿馆——集贤圣人讲学,即可通过选择圣人讲学提高宗亲、朝臣、门客、游士的智略。

圣人讲学
讲学规模为宗室子弟时需要消耗500贤能,耗时3个月,推荐玩家使用,可以快速提高宗亲智略,培养带强力能力(如兵不厌诈、无中生有)的高评级宗亲。
讲学规模为朝堂重臣时需要消耗800贤能,耗时6个月,玩家如果有带强力能力且智略低下的人才时可以使用,提高该人才智略以提高人物评级确保可以留书。
讲学规模为客馆门人时需要消耗1000贤能,耗时9个月,不推荐玩家使用,耗时耗力加成少。
讲学规模为国中群贤时需要消耗2000贤能,耗时12个月,极不推荐玩家使用,耗时耗力耗贤能且加成极少。同时该讲学方式增加的与讲学人一致流派的文化量与教育有关。具体如下:
都城增加讲学人流派文化量:
讲学人教育值/2。
都城所在区域(除去都城)增加讲学人流派文化量:讲学人教育值/4。
因此国中讲贤对于将区域中逆流文化转换成顺流文化帮助不大,不推荐以这种方式洗文化。
圣人讲学的效果取决于两个因素,分别为基础值与国家教育。基础值为10,国家教育有以下三种种方式提高:
①实施增加教育的政策,目前大周有以下与教育相关联的政策:

教育加成相关政策
②方国阶段选择河汾流派,河汾流派主流文化效果为大同德教,增加教育值为:
教育+(君主教育能力值+君主育民能力值+君主施政能力值)/60
③圣人阶段选择儒家流派,儒家文化主流文化效果为礼乐教化,增加教育值为:教育+30
备注:
非史传14岁以上人物智略、政策/能力总数与相关评级对应的大致关系如下:

政策/能力总数与评级的关系
教育的作用:
子女的智略:
[(父母智略之和+教育水平)÷3]±10
学习政策技能的概率:
[(100﹣智略)%×(100+教育)%](最低为10%)
求学提升智商的概率:
(师长智略﹣学生智略)%×(100+教育)%
师长教育能力:人物教育能力提供额外增幅,学习效果提高[(教育能力﹣100)÷5]%
讲学概率:基础值(10%)+国家教育值
教育悖论:教育越高,生出的子女智略越高,学习技能的成功率越低,所以最优解是培养智略为40-60之间的儿童学习特殊技能。
之后,讲一下贤能在观星方面的作用。在本局规则中开启星象历法系统功能设定即可观测星象。由于农业历法规则:当历法准确度为100%,粮产增加30%;当历法准确度为0%时,粮产减少50%。目前以下几种方法可提高历法准确度或者保持历法准确度处于较高值,我将一一介绍:
①我方朝堂制度为三揆六工,日御官职任用高祭祀、农业能力人才,可提供较高的历法准确度加成;朝堂制度为扶余官职、辰韩官职,扶余巫女官职、辰韩巫女官职任用高谍战、祭祀能力人才,可提供较少的历法准确度加成;朝堂制度为百越官职,司象官职任用高工程、祭祀能力人才,可提供较少的历法准确度加成;朝堂制度为百濮官职,太官官职任用高祭祀能力人才,可提供较少的历法准确度加成。

日御官职提供加成
②实施阴阳家"羲和历"、"朔望历"、"太岁历"、"颛顼历"等政策、推进历法优化的提高历法修正的技术、方国阶段选择河洛流派以减缓历法准确度下降速度。

历法优化技术政策效果
③外交上进行合历操作:即点击其他国家,外交选择合历。
④处于宗法分封制的王朝,王朝天子或者太仆可以调取诸侯国的星象记录进行历法校准维持历法准确度在高位。
⑤点击礼府——会盟属界面,发起会盟或者重会修改盟约,将统一历法盟约选中,会盟/修改盟约成功后每年历法都将保持高位。

统一历法效果
⑥在学府——观测星象界面选择人物消耗贤能进行观星提高准确度。

观测星象

通报星象
观测星象五德的buff分别为:
金德“朝乾夕惕”:朝堂猜忌-5/年
产生条件:天象出现计算德运为“金德”时,国家主流为法家、墨家、儒家和阴阳家的势力获得。
木德“仁民爱物”:百姓生育+2%
产生条件:天象出现计算德运为“木德”时,国家主流为道家、儒家、医家、农家和阴阳家的势力获得。
水德“严刑峻法”:全国叛心-3/年
产生条件:天象出现计算德运为“水德”时,国家主流为法家、兵家、墨家和阴阳家的势力获得。
火德“整军经武”:全军战力+2/年
产生条件:天象出现计算德运为“火德”时,国家主流为兵家、纵横家和阴阳家的势力获得。
土德“众星拱月”:主流文化+25/年
产生条件:天象出现计算德运为“土德”时,国家主流为道家、儒家、纵横家、农家和阴阳家的势力获得。
如果不想更改德运,只需要选择结束观星即可。

点击结束观星
备注:当观测星象执行大臣祭祀值大于60时可观察建历/位置,矫正效果为5/3-6;当观测星象执行大臣祭祀值大于120时可花费100贤能继续观察增星/日色,矫正效果为6/7-9;当观测星象执行大臣祭祀值大于180时可再花费200贤能继续观察太阴/黑子,矫正效果为7/9-12。
同样,当满足①爵位为帝;②我方为处于中央集权制王朝下的王朝主导国;③我方当前存在正在生效的年号;④贤能不小于10000;⑤原年号使用达到3年。
可消耗贤能改换年号上。

改换年号

观星

最后,讲解一下贤能在镇抚方面的作用。在与敌对势力交战时,当占领敌方城邑,点击城邑——镇抚,即可使用贤能对该城邑实施相关操作。

选择镇抚

使用镇抚操作
镇抚效果如下:

镇抚条件及其效果
简单说明一下各个镇抚操作用处:
宣扬王化:用处不大,效果为:减少占领城邑统治时长削弱生成的复国主义时间,仅在统治时长稍微超过50年有用处。
开仓放粮、驻防兵士:利用开仓放粮获取私粮,再用驻防兵士驻扎被占领城邑,以少量兵力防守占领城邑。
迁移民口、荡隳名城、洗劫兵舍:以归还城邑的战争名分和他国交战时可使用,实际上用处不大。
打击豪强、归于旧国:需求贤能多,性价比过低,实际上没用。
搜刮宝物:ai势力不会放文物书籍在城邑,没用。
强征兵丁:镇抚作用最大的操作,开局破局的神器,占领城邑后选择强征兵丁,可以将城邑三成人口转化补充到驻守该城邑的军队中,虽然会降低战力,但这样可以让军队越打越多,实现小国的破局。
贤能的其他作用
贤能在其他领域也有大大小小的作用,因此在这里简单陈述起到的作用。
贤能可以用于朝堂的宴请功能,即花费700贤能降低相应的猜忌值。

降低猜忌
其中降低猜忌的最大值与君主外交值有关,因此降低猜忌范围经过计算为:
5~(君主外交值×0.3+5)
因此君主外交属性越高,宴请降低猜忌效果越明显,最多可使猜忌降低65。
贤能可以用于枢机守卫。点击禁府——枢机守卫,即可进行守卫活动。

破坏谍网
调查重臣:调查朝臣是否有其他势力间谍。
加强近卫:防止君主、宗亲、朝臣等人物任务时被刺杀死。
什伍连坐:调查门客中是否有其他势力间谍。
城畿戒严:防止ai煽动卿室乱政、国人暴动、割据叛乱、复国叛乱。
破坏谍网:需要花费300贤能破坏ai势力在我国的谍网,实际上意义不大,只要玩家势力存在ai势力派来的间谍,破坏谍网毫无意义。
注:当玩家执行破坏谍网行动后,执行其他行动也要花费300贤能,这个时候关闭枢机守卫界面重进就不需要了(不知道是不是bug)。
贤能可以用于著书读书。当朝臣、宗亲、卿族有评级为上士、邦士、名将、名臣、名君、豪杰、亚圣、圣人、神祖(被垂临)的人物自然死亡后即可花费贤能进行著书立言。

著书立言
备注:上古剧本带史传的评级为神祖的人才去世后暂时不能留书,只有被神祖垂临后评级为神祖的人物去世后才可以留书。
著书者著书的贤能与著书能力/政策数、著书者智略、著书者与逝世者流派有关。
当著书者流派与逝世者流派相同时,单个能力/政策的贤能消耗公式为:
375+(100-著书人智略)×5(向下取整)
当著书者流派与逝世者流派不同时,单个能力/政策的贤能消耗公式为:
562.5+(100-著书人智略)×7.5(向下取整)
因此,著书立言选择同流派,消耗贤能更少。只有当与逝世者流派不同的著书人智略比与逝世者流派相同的著书人智略大38以上,才可考虑选择不同流派著书者。
点击学府——书阁,当书籍处于尚未出借状态时,即可花费贤能拜读书籍。

拜读书籍
同样的,拜读者拜读的贤能与书籍能力/政策数、拜读者智略、拜读者与作者流派有关
当拜读者流派与作者流派相同时,单个能力/政策的贤能消耗为:
30+0.5×(100-人物智略)(向下取整)
当拜读者流派与作者流派不同时,单个能力/政策的贤能消耗为:
90+1.5×(100-人物智略)(向下取整)
考虑到成功率的因素,因此拜读者必须与作者流派相同才可学习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拜读书籍无法通过读档刷成功率,开始拜读后,结果已经确认。拜读失败只能重新拜读或者回档到拜读书籍前时间点继续拜读。
贤能可以用于降低叛心,点击朝堂——公府律令,即可使用安民令降低全国叛心。

公府律令

每次安抚降低10点叛心消耗100贤能
同样的,每当统一一个区域即可消耗贤能对该区域进行绥靖操作。

进行绥靖操作时1座城邑消耗100贤能

结束时间是获得“绥靖某地区”10年后
贤能还可用于与他国处于战争状态时的散谣操作,即花费1000贤能对敌方散谣。

散谣详细
散谣效果为:
己方得分增加=己方底线分×谍者谍战×0.0015(向下取整)
敌方得分减少=敌方底线分×谍者谍战×0.0005(向下取整)
己方厌战减少=谍者谍战×0.15(向上取整)
敌方厌战增加=谍者谍战×0.05(向上取整)
其中增加的是得分为己方底线分,可用于保证战争胜利和速通。
当己方的城邑等级总和为对方的城邑等级总和四倍及以上,派遣高谍战的人才使用散谣操作直接赢得战争。

散谣效果示意图
最后,贤能可以用于触发圣人事件,部分圣人、神祖需要满足贤能条件才可触发事件。圣人触发事件的条件可在驿馆——圣贤临朝界面点击圣人事件查看,神祖触发事件的条件可在庙宇——神祖垂临界面点击神祖世界查看。
以上,便是贤能的主要作用,在实施上述操作中往往会缺少贤能,这个时候就有两种办法,即降低消耗贤能成本以及获取更多的贤能,由我在下一篇攻略详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