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传说解体中心》体验报告:戳穿怪谈,揭示真相
02/12238 浏览综合

作者 | 泽良(上海)
从早年间不转发就减阳寿的恶作剧,到大家提到就三缄其口的“1999年的那件事”;从外网传来的蜥蜴人阴谋论,到前几年知乎传的神乎其神的“潘博文消失事件”。
不论是让人脊背发凉、没头没尾的神秘事件,还是被网友捕风捉影、故作高深的茶余笑谈,这些都市传说总能在午夜准时闯入笔者的手机,让我在被窝中辗转反侧、瑟瑟发抖的同时,却又按耐不住作死心理多看几眼。
都市传说这种与生俱来的恐怖、悬疑属性,成为了惊悚悬疑游戏的灵感温床,尤以日本最出众,诞生了《流行之神》、《本所七大不可思议》等被人津津乐道的视觉小说游戏。
即将于2月12日发售的《都市传说解体中心》,便是又一部极具潜力的作品。
历经10小时左右的游玩并通关全部章节后,其波谲云诡的独特风格、纵横于奇闻怪谈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背景设定、故事情节的惊人反转,让笔者震撼折服。虽然在游戏性上略有缺憾,但仍不失为一款值得一玩的悬疑推理向佳作。
01 像素勾勒下的诡异世界
《都市传说解体中心》的故事,从拥有“特异功能”的女大学生福来蓟开始。一直以来,福来蓟被自己能看见“鬼影”的能力困扰,因此在发现专门负责调查怪异现象的“都市传说解体中心”广告后,决定前往中心发起委托,调查这一能力的来龙去脉。
在同为特殊能力者的中心主任廻屋涉的解释下,福来明白了自己的“念视能力”所看到的,并非“鬼影”,而是事物、人物的残存迹象。
也因为这一能力,福来被主任看重,在被其套路并损坏了价值不菲的诅咒椅子后,“被迫”成为了中心的一名兼职调查员,帮助中心处理委托、调查诡异事件真相,偿还债务。

作为一款以“都市传说”为卖点的悬疑推理游戏,本作的美术风格颇为瞩目。
游戏总体采用了像素风格,在色彩选择上主要使用了蓝、白、黑色,在一些涉及事物上,又使用了红色等鲜亮的颜色。
像素构成的图像与较简单的颜色搭配,给予了游戏整体相当浓烈的复古怀旧感,有一种在GB掌机上玩古早AVG游戏的既视感;同时,单色像素交织的画面底色,也让本作在氛围营造上更为压抑。
在游戏的一些演出中,当鲜红色的“灵异现象”出现时,包含极强危险意味的血色与较古早机械的像素动画衔接方式相融合,恰如将红色墨水泼洒至钢笔画上,让古怪画面中的不和谐感飞溅而出。

游戏也加入了不少与现实中各种“都市传说”相关的画面元素。
例如,在每个章节开始,主任根据线索锁定都市传说的演出中,便会出现“共济会”阴谋论中标志性的“金字塔”和“全视之眼”,既与游戏标题遥相呼应,也与主任“千里眼”的超能力契合,为这一环节赋予了充满神秘色彩的仪式感。

由于本作只是悬疑推理,不追求极致的恐怖体验,因此除了在场景画面上力求烘托不安的悬疑氛围外,并没有过多的恐怖元素和惊吓画面。
反而通过偏日漫风格的人物刻画与桥段演出,有意把握叙事节奏的张弛度,给予了玩家一定的放松空间。
例如,本作的女主角福来蓟和同事茉莉,在形象设计上就有鲜明的二次元萌妹特征。
福来蓟留着元气的短发,身着可爱的哥特式洋装,背着双肩小皮包,天真单纯、胆小善良,是非常经典的日式“傻白甜”形象。
茉莉则留了日本辣妹风格的发型,一身工装打扮,办事干练认真,平时却顶着一张“厌世脸”,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
在剧情中,这两位也是典型的“没头脑”与“不高兴”组合,两人的有趣表情与时不时的插科打诨,在游戏流程中为笔者提供了不少的欢乐。

02 被解体的不止是怪谈
除了画面,本作最重要的莫过于推理玩法和剧情质量了。
诚心而论,由于制作方墓场文库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初心者易于上手”这一设计方针,导致本作在游戏性上有所不足。但好在剧情设计吸睛,章节衔接连贯,大小反转层出,伏笔回收酣畅,使得笔者在游玩过程中不仅忽视了玩法的缺憾,反而沉迷在故事世界中无法自拔。
我们先来对本作的核心玩法进行解体。游戏的推理解谜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确定目标、调查取证、推理真相(游戏内称为解体)。
玩家主要的交互玩法,集中在调查与推理上,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社交网络调查、场景取证和推理解谜。
社交网络调查是较为新颖的玩法,玩家在每一次行动前,都会先在社交平台上进行一轮线索、证据的搜索和收集。
通过阅览网民们对事件的推文与评论,从只言片语中抓出有价值的线索证据,使用念视能力抓取关键词,对相关事件内容进行发散性的搜索,在章节每一阶段的正式调查前,完成对事件基本信息的获取和梳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部分玩法中,福来和茉莉可以对每一段评论和回复进行评价或吐槽,是一个非常有趣且丰富的文案小细节。
后两种玩法则比较常见,场景取证是在固定的2D横版场景中,利用“念视”这一特殊能力,在表里世界中对在场人物、事物、痕迹进行走访和调查。
推理解谜则是根据已经获得的证据和信息,对当前的疑点提出假说、并进行总结性的推理,推导出新的调查线索、证据或真相。

玩法架构本身问题不大,被简化的调查过程和推理玩法,才是造成游戏性欠佳的缺憾点。
调查取证环节,玩家仅需要与场景中各种带有明显标识的可互动物件对话,基本没有需要解开小谜题才能进一步探索的设计,过程有些机械。
推理环节也只是做做“选择填空题”,在九个备选词句中筛出3个,并按照正确的语顺填入即可。最后的真相推理环节更简单,只需要跟随主任的引导,选出符合案情的选项回答即可。

加上本作没有分支选项和多结局设计,游戏制作组近乎明牌式的推理引导,并不复杂的诡计设计,导致推理出正解的成就感被大幅降低了。
不过,正如前文所述,本作优秀的剧情设计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以下涉及游戏剧情核心设计,请谨慎阅读)

03 双线剧情设计
《都市传说解体中心》在架构上采取了明暗线并行的单元剧式结构。
除序章教学关卡外,总体分为六大章节。前五个章节分别对应五个不同的案件故事,彼此相互独立。
其叙事核心并不在于玄之又玄的都市怪谈和燃烧大脑的精巧诡计,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每一起事件的推理重点放在了作案动机上。
正如游戏开头动画中所述:“(都市传说)大多都是在其传播过程中,被添油加醋了的谣言。溯其根源,几乎都是些无伤大雅的闲话而已。”
游戏中形形色色的都市传说事件,只是一个个引子,并没有出现实际上的怪力乱神情节,而是借助都市传说事件故弄玄虚,实现各种不可告人的意图。因此在游戏流程中笔者常常会有一种在玩“走近科学”,每章结束时又跳到了“今日说法”的既视感。
以上只是游戏前五章的明线内容,暗线则展现出了更明显的社会派推理小说特征。
在玩家推进明线的同时,暗线通过在社交网络、对话记录、文档笔记中埋藏的蛛丝马迹,在最终章滴水穿石,将看似不合逻辑、机械降身的叙述诡计与伏笔通通收回,造成惊天反转的同时,对日本政治社会现状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并洞开了一个更大的主题:
都市怪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真相被揭露、谎言被戳穿,处于信息时代下的芸芸众生熟视无睹,让正义不断迟到,悲剧继续上演的绝望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