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最初的“家”,竟然是一栋西郊的小平房?

2020/10/082363 浏览解密第九所
TapTap
说起祖国航天事业中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那一曲响彻寰宇的“东方红”,也可能是载人追梦的“神五”,又或者是“探月”、“北斗”。
这一个个响彻太空的名字背后,其实都离不开当年坐落于北京西郊的***第五研究院(简称“五院”)。64年前的今天,中国航天事业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TapTap
▲***第五研究院旧址(图源:中国航天报)
TapTap
五院的成立要从“导弹之父”钱学森说起,刚刚归国的他对于中国自己能制造火箭、导弹这件事深信不疑。早在1956年2月,他带头起草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TapTap
▲欢迎钱学森归国(图源:中国科学院)
要做研究,就不能没有自己的研究所。5月的时候,中央又批准了《关于建立我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鼓励大家“放手去干”10月8日,钱学森回国一周年的日子,在北京西郊466军区医院的小礼堂里,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第五研究院成立了,钱学森任院长。
随着航天工作的深入,“五院”规模逐渐扩大并成立了分院。第七机械工业部成立后,原来的一分院更名为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即后来的中国运载技术研究院),成为了长征火箭的“家”。
随后七机部又经历了历史的沿革,直至1999年变更为现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继续支撑起“神舟”“嫦娥”的飞天之旅。
从一个小小的“五院”发展到现在成熟的航天集团,我国的航天梦在北京西郊出发,走过了“东方红”,走到了“天问”,未来还要一直往上攀登。
TapTap
▲《第九所》的梦开始于戈壁荒漠
TapTap
“五院”刚成立的时候,钱学森院长45岁,凭借满腔热情带领团队从零突破技术难关;杨嘉墀晚年递交了11次研究报告,坚持要搞航天器的智能自主控制;91岁的孙家栋总设计师至今仍在航天工作中奋斗。
祖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除了得益于研究机构的逐渐完善和壮大,也少不了这些科研拓荒者一步一个脚印的领航。如今,越来越多基础扎实的年轻人加入了航天的大家庭,就像在《第九所》中刚毕业就奔赴荒漠的赵栗和新同志们,他们传承着精神和使命。
TapTap
▲年轻一代奔赴《第九所》的基地
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一次性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谁能想到,这支全新火箭的研制工作是由最初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团队负责的。
带领团队的“老航天人”张卫东的内心一度也是不安的,但年轻一代航天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很快让他刮目相看。从新研制的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氧煤油发动机到复合材料夹层共底贮箱,年轻一辈大胆的设想,在不懈的尝试中一一成为了现实。
TapTap
▲年轻的“长征六号”研制团队(图源:文汇报)
2019年8月17日中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的第一支纯商业火箭“捷龙一号”搭载着三颗卫星成功发射。
这支创造了15项“第一”,仅用18个月就研发成功的火箭是出自一个主要由90后构成的“小娃娃”团队。在“捷龙一号”选用的核心技术——箭载多核芯片遭受质疑的时候,他们坚持用六个月的技术攻坚,完成了技术创新,证明了自己
TapTap
▲平均年龄只有31岁的研制团队(图源:人民日报海外网)
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曾说过:“最自豪的是中国航天队伍‘很年轻’。”
翻开游戏中袁报国的家书,研究员们可以发现,信中提到的“航天队伍”与“捷龙一号”、“长征六号”的团队一样年轻自信,同样敢于突破旧路。
航天事业永远需要新鲜的血液,只要心怀勇于拓荒的科研精神,就能寻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创新道路,让探索深空的梦从“五院”走得更远
TapTap
▲袁报国谈起“嫦娥二号”研发团队
曾经想都不敢想的飞天梦,从国防“五院”这个起点一步步走成了科研历史上的一座座丰碑,老一辈精神的传承和年轻一代的勇于创新正努力把宇宙星辰呈现在我们面前,未来的未知浩瀚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TapTap
▲探索寰宇的脚步永不停歇
祖国的航天事业已经稳扎稳打走出了自己的路,研究员们想要亲自搓火箭的梦就先在《第九所》里迈出第一步吧!iOS用户可以在AppStore下载游戏,安卓用户前往官网即可预约~
49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