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次相见欢的剧情的观后感(含大量剧透内容)
修改于02/051152 浏览剧情讨论
超大杯剧情啊,超大杯,
而且想说点太多了,一时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好,
然后关于这次相见欢的主题,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个人觉得是“和解”。
还是强烈建议先自己看一遍剧情,避免被剧透影响了观感。
————————————
————————————
先简单梳理下故事:
40多年前,在任天子(魏彦吾和当朝天子他爹)感染源石病,而后苛政,大炎将乱,有皇子希望能劝阻天子,
储君魏炎武在太师的支持下,上京面圣,而后天子驾崩,后来史书留下一句太师使皇子弑君。(事先声明,并不是实锤说就是魏彦吾杀的他老爹,当时应该另有隐情,具体如何得等明年剧情了。)(疑一)
天子驾崩,太子魏炎武带着部分禁军(现黑蓑)出逃,当今天子被迫上位,太师背负谋逆罪名自尽,全家二十八人入狱,而后为自证清白自缢的自缢,流放的流放。
太师的一个学生顾笙上门吊唁,目睹太师家被抄家,拼死带走一个女婴,也就是煌。
顾笙带着煌和妻女在逃亡时,遇到了一个太师有恩的禁军,禁军有意放太师血脉的煌一条生路,于是把顾笙的女儿抓去交差,而后将其交给了礼部尚书宁述(宁辞秋的爷爷)照顾。(虞澄猜测的说法,实际情况应该有异)(疑二)
之后发生了一起疑案,负责太师事件的刑部尚。书遇刺身亡,刺客是一个疯癫乞丐(与历史奇案刺马案异曲同工)
顾笙带着妻子和煌逃到维多利亚,多年后,又回到炎国百灶,为了两个目的,调查恩师太师的案子和寻找亲生女儿,已经改名为顾筌。
再后来就是顾筌目的达成,与好友虞澄约定后回维多利亚,在路途中“意外死亡”。
三十多年后,大理寺虞澄翻旧案,声称卸任的礼部尚书宁述为杀害顾筌的凶手。
之后惊蛰将虞澄送入牢中,接手虞澄留下的案子。
煌在惊蛰的邀请下来到大炎百灶城,调查当初的顾筌案。
以上,为简单梳理的相见欢的故事背景,到了煌来到百灶城之后的故事,就是几家之事、三桩悬案具体的情况、岁家的情况了,这些就不叙述了,
总结下三桩悬案的情况就是:
《刑部尚书遇刺案》,宁述的手笔。刺驾
《顾筌意外身亡案》,公子献头,顾筌与虞澄两人的计划。
《太师皇子谋逆案》,太师的谋划,背负一切自爆,舍小家为大家。
————————————
————————————
简单的梳理故事背景,是为了讲讲一些其他的想法,包括个人推测,
①先说棋盘,

主页面,背后的棋盘与散落的黑子白子
原本以为这个主页面并无深意,只是将代表二哥的棋盘作为背景的点缀,看完剧情后,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这次的剧情总是在“对峙”,总是在“对弈”,也总是在“解”,解新仇,解旧怨。
有人成为自己的公义,成为他人的棋子,
有人将自己压上棋盘,为了陈年的残局。

开篇关卡描述
“40年的陈皮与今秋新摘的菊花同泡一杯,陈年旧味是否还经得起细品?”
是40年前的旧事,是否还应该“秋后算账”?
————————————
②关于百灶城,

百灶城
百灶城,看图的话,应该就是八卦阵了吧
如果说整个百灶城就是一个巨大的八卦阵,那么也不知道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分别对应的是哪一块,(岁陵、皇宫等)
补充一点,玉门应该就是百灶城缺少的那一块,所谓汇合应该就是字面意义的汇合,玉门应该是八卦中的乾卦,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生万物,百灶百灶,这个百应当是虚数词,
巧的是百灶城真有两个“核心”,真有两仪,分别是埋藏于底下的源石矿脉,以及本应该翱翔天际的岁,对应乾坤,对应黑白。

建城于源石矿脉上
得益于源石矿脉的能量,百灶日新月异的发展,得益于岁的反水以及被镇压,大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但这终究是两颗炸弹。
岁自不用说要平账,而泰拉原初源石共有三颗,一颗在大炎,结合百灶城源石矿脉的特殊(过于富饶),前代真龙感染源石病,巨兽们前赴后继(老天师和睚的说法),这源石在哪应该不用多说了。

“你们还惦记着那个东西”
————————————
③虞澄,
个人观点,虞澄、梁洵、太师,这三个能说是毫无关联的三个角色,可以说是同一种人
这次百灶大舞台,有命你就来,主打一个狠人辈出,
虞澄狠在什么地方,狠在苦心经营为一白,为了顾筌在百珍宴上的“天下一白”,
曾经,他和顾筌在饭店初遇,曾和虞澄说过:“碰上什么冤枉事,来大理寺找我。”

初遇
之后,他向顾筌借头,为翻旧案,

借你人命一用
虞澄是顾筌好友,顾筌甚至把煌的下落都能告知,是能托付自身性命级别的好友,
虞澄能向顾筌做出借命这种事情,那他对自己又如何,他是否有辜负了顾筌?
从一开始,在惊蛰的回忆中,便是虞澄对她说:“我死后将这棵松树砍下,做成我的棺材。”
虞澄,也早已将自身的一切压上棋盘,所以他几十年伪造证据,种下毒树之果,又刻意暴露给惊蛰,引导惊蛰去接触煌,调查悬案,自身铺垫好一切后,将清白的惊蛰推上棋盘,自己锒铛入狱。

只咽得下清白滋味
————————————
④梁洵,
他还是从前那个梁洵没有一丝丝改变,为黎民百姓,以己为轻。

上兵伐谋
太傅一派、梁洵主张与岁家和平相处,避战止戈,
然而太尉主战,六部内阁讨论纷纷,大荒城一事后,玉门已然开至京城,太尉意在百珍宴上逼迫真龙主战,战争似乎不可避免。
局面似乎无解,梁洵需要一种“解法”,
他选择把桌子掀了,百官在百珍宴上进谏,那么我一把火把饭桌烧了,

迫使百珍宴中断
也不知道是不是从宁辞秋那学来的,和尚蜀时,宁辞秋让夜半去偷杯子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主打一个掀桌,难办,难办,就都别办了,
归根溯源宁辞秋爷爷是宁述,宁述是太师学生,好像又能理解了,
不能说太师开了个坏头,只能说太师罪大恶极啊(补上狗头)
太傅评价一点不错,“能谋,说不上善断”,说真的梁洵真是个超级大狠人,是真狠,

你将朋友,连带自己,一同放在棋盘上

每次都是行最险的棋
在尚蜀,老鲤被放上棋盘,于是二哥上了老鲤的身,
在玉门,槐天裴被放上棋盘,于是朔那把剑给了槐天裴,而后剑被夺走,槐天裴疯癫,
在百灶,梁洵自己上了棋盘,中断百珍宴,如果没人保,落下一个刺驾的罪名,性命堪忧。

唯有顾全大局
所以说他还是从前那个梁洵,与在尚蜀担任父母官时一样,为黎民百姓,搁置私情,
但即便如此,不想拖累到宁辞秋的梁洵在来到百灶后还是有意和她保持距离,

“就觉得和梁大人之间好像又变得生分了”

————————————
⑤太师,
如果要合并同类项的话,太师、梁洵、虞澄,应该来个三消,献头,献头,还是献头,
太师:“是的孩子们,我也干了。”
或者应该说太师根本就是献头的根源啊,虞澄找顾筌借命,梁洵行三次险棋,
太师则最狠,背负一切自爆了,自己自尽不说,家被抄了不说,顾筌、大理寺、肃政院不说,连魏彦吾和天子都一生所困。
说真的,都能想象天子在帷幕后偷偷掉小珍珠的,这老师也忒狠了。

太傅:你让我想起一位同僚,已经死了
太傅在diss的,“执棋者以身作子,大多是不得善终的。”我原本以为太傅是在说岁二哥,
然后下一句就是“你让我想起一位同僚,…已经是为故去之人了。”
结合太师案的背景,和天子的内心独白,说的就是你啊太师。

“为臣之道,尽忠尽节,忧国忧民”

“并非是一个答案,而是一种解法…”

结局,退路,除去一个有罪的太师,她的谋划
难怪太师案一查一个不吭声,查到最后大伙都释然了,冤不冤案已经不重要了,太师是一辆自爆卡车,
懂了,太师是大老师。

“妄自菲薄,不忠之罪”
“我赦太师,妄自菲薄,不忠之罪。”
曾经太师教导真龙,“为臣,尽忠尽节,忧国忧民”,然而太师“谋逆”,前任天子驾崩,是为不忠,史书记载“太师使皇子弑君”,是为不节,整个太师案便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只有“忧国忧民”,变成了每一个活下来的人的心中刺。
————————————
⑥天子,

真龙天子
我勒个大炎抗压王,原本以为百灶城下是一个炸弹,岁兽,
还没想到还有一个源石矿脉,
结合结合上任天子感染源石病,三颗原初源石有一颗在大炎,巨兽图谋百灶城下的东西…,
我都想好了,这百灶城不是个八卦图样吗,这太极两仪乾坤,一个巨兽,一个源石正正好啊,
这岁陵和皇宫,我感觉一个放在生门,一个放在死门,也是挺合适的,
所以这天子王座该不会是个黄金马桶吧?对上了一切都对上了。

文月阻拦老魏
天子召老魏回百灶,文月是以为天子要“秋(中秋)后算账”,但老魏觉得天子不是这个意思,
事实上,天子是真的要秋后算账吗?是真的仇恨老魏?
看看和天子一样形容枯槁的岁老二吧,如果说岁的情况是

“你的愤怒在平息”
那么天子,赦了很多人的罪,包括自己的罪的天子,和过往和解了的天子,

“我应该赦很多人的罪”
他是真的要和魏炎武秋后算账吗?
前任天子感染源石病,百灶下的两颗炸弹,这次剧情天子生病的传闻,
怕不是大炎抗压王,快抗不下去了,快寄了,准备拉魏炎武回来顶大炎。
————————————
⑦关于宁述,
宁述,宁辞秋的爷爷,曾经的礼部尚书,收养顾筌女儿宁茵的人,同时也是虞澄调查悬案的借口,和自认刺杀刑部尚书的人。
只是当初顾筌逃亡时,宁茵被掠走,实际的情况与虞澄的推测有所区别。

虞澄推测,孩子落到刑部尚书手中

实际情况,禁军将孩子交给宁述
这里是有三个主要人物,礼部尚书宁述(太师门下),禁军(太师有恩),刑部尚书(管太师案),
如果是按照虞澄的推测,禁军是把顾筌的孩子交差给刑部尚书,而后急与太师切割的宁述刺杀刑部尚书,最后为了控制顾筌,领养了这个孩子宁茵。
如果是按照玩家视角的剧情,禁军将宁茵直接交给了宁述,两人的对话,
禁军:“你交代的事我已经办成。”
宁述:“先生大义,无以为报。”
禁军:“那位大人曾有大恩于我。”
那么应该是宁述想要保下恩师的孩子,于是拜托禁军,然而不知是不信任宁述还是什么原因,禁军带回来的并非是煌,而是宁茵。
但其实,我个人对这段剧情还是有些疑惑,真龙的视角又是如何?
————————————
⑧关于天子和煌,天子对煌的态度,以及当初煌能逃离,
放几张剧情图如下:

“禁军会找到她”
同为太师弟子,关系匪浅,天子与太师,好比剧情里惊蛰与虞澄的情况,“还是有人惦记着她(太师)”,还是有人理包不包括天子呢?
当初顾筌带走煌,宁述拜托一个禁军去拦截,为什么带回的却是宁茵?为什么主查太师案的刑部尚书就这么死了?

“禁军学徒的人又为何在这里?”

“禁军追查你的下落,已有40年”
以及最重要的是百珍宴事件后,当初留下宁茵的禁军和宁述的对话。

“宁大人曾立誓永远不让这桩旧案再被人知晓”

“今晚变故,真龙总会知晓。”
在煌面见天子时,天子曾让禁军退下,但禁军不肯,
禁军称煌为“罪臣后裔,是否要治罪”
天子“…”
加上天子一直都知道顾筌的事情,是否可以假设煌当初能够逃离,有真龙的授意?
————————————
⑨真龙和惊蛰,太师和虞澄,魏炎武和解真,

留下一个清白的皇子继承大统

我们还需要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完全可以直接对应上
————————————
⑩余,
这次剧情不以岁家为主,而是作为穿插三桩悬案的连接线,即便如此,余的人设也不能称之为不好,一张cg就足以让人喜欢了,

施粥
这便是能让秉烛人忘记自己是秉烛人的含金量,
上一个这样的秉烛人是怀黍离中的乡长。

“要是我一直记得自己是秉烛人,恐怕也跟不了你这么久”

黍,呜…

左乐,几度停笔,默然不语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如果大炎和岁家开战,那么秉烛人一定是心情最复杂的一类。
————————————
其他的一下想不到了,看剧情时想吐槽的地方倒是不少,比如
大理寺卿:“你再查下去,全大岩上下只有一个人能给你答案!”
煌:“我们去问真龙。”
大理寺卿:“6”
煌:“找到她,先tm的给她一拳”
惊蛰:“我辞官了!”
我:“乐”
梁洵和宁辞秋,评价是事毕快点找民政局,太傅给点劲啊,把梁洵这小伙保下来。
老魏和文月,评价是榴莲皮和搓衣板二选一。
真龙,我嘞个大炎抗压王,最后魄力打开岁陵是真的帅啊“巨兽化身也是大炎子民,我的子民有冤屈,我允许他去申述。”
牛魔的尤里卡(狗头),来到百灶,这回百灶要炸了。
牛魔的yj,追了个年番,下次春节剧情是在一年之后呃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