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向:听琴松(新建筑)的出处——《听琴图》大起底!
2020/10/071192 浏览同人专区
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hungry。人生里第一篇为游戏写的科普稿子。可能格式和形式内容都有改进的地方,大家轻喷。
希望大家可以点赞鼓励我一下,评论区留言你最喜欢的建筑,说不定能解锁其他建筑的科普分析哦!
在官方9.21【近期版本计划的说明及致歉】中,惊奇地发现居然出现了一个新建筑——听琴松

乍一眼有点眼熟,仔细一看发现我的天这不是宋徽宗的听琴图吗!

猝不及防地进入正题:简单介绍一下,《听琴图》绘制于北宋晚期,传为宋徽宗赵佶作品。有宋徽宗署名的人物画本就不多,《听琴图》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宋徽宗向来被学界所关注以及《听琴图》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很多学者都对《听琴图》进行过研究。其中按研究内容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类*:
1.宋徽宗亲笔、代笔画研究
2.《听琴图》人物身份和物品辨识研究
3.《听琴图》艺术特色与相关学科的研究
对这些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知网。
今天具体想给大家讲的主要是《听琴图》的画面内容,以及它杂七杂八的故事。![[嗒啦啦2_吃瓜]](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6eb1d083dff1c09692102cb5a98727f3.gif)
![[嗒啦啦2_吃瓜]](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6eb1d083dff1c09692102cb5a98727f3.gif)
总体来说,《听琴图》描绘了在一处高级庭院中,一人抚琴、三人听琴的雅集活动。

画中抚琴之人道士装扮,头戴小冠,身穿道袍坐于树下。他神情自若,双手放置在古琴之上,娴熟地拨弄着琴弦。他的身旁放有质感漆黑光亮的高几,上面的香炉里正飘出缕缕香烟。

(知识点&故事:神秘的道士究竟是谁?按照画面分析和蔡京题诗的导引,有人分析抚琴道士就是宋徽宗赵佶。宋徽宗崇信道教,在道士林灵素的鼓动下,自号“道君皇帝”。平常在宫观修法事,他就经常羽衣黄冠。而有人将故宫南熏殿旧藏宋徽宗画像来对比,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同一幅画像,有专家说神似,有专家说不像~)(当然一般人看古代画里人长得都差不多)
******************
抚琴之人的左右两旁分别坐有一位官员,他们相对而坐。绿衣官员拱手而坐,头部微微上仰,似是被这琴声挑动了神思,若有所思。侍童双手环绕在胸前,站立在绿衣官员的身旁。红衣官员左手执扇,右手反手支撑于身后,头部低垂。


(知识点&故事:有人认为画中一人为蔡京,但是两名聆听琴曲的官员也是绘画中常见的文官形象 , 难以对应到特定的人物。北宋文官服制继承唐朝,三品以上高级官僚服紫。图中听琴官员服绿服绯, 显然并不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人物年纪也是略有髡须的中年模样,将他们指定为古稀之年的蔡京或宦官童贯, 都是空穴来风。)(《听琴图》中两位官员的衣服都是具有写实意味的,打扮与服饰制度基本一致。唯独白皮靴与史料记载不符合,专家推测有可能是绘图者的独特癖好)(因为道家崇白。)
******************
抚琴者的对面画有一块形状奇特的叠石,石头上放有一插花铜鼎。

(知识点&故事:石头作为观赏之物是从东汉开始,当时仅仅在贵族阶层流行。隋唐时期开始逐渐增多,到了宋代,赏石文化到了全盛时期。作为统治者,宋徽宗无疑是当时最大的藏家。政和七年,徽宗在下令在汴梁修建一座宫苑,广搜天下奇花石,搜集范围之广,耗费人力、物力之大无法估算,百姓苦不堪言。而插花在宋代十分普遍。古代历史上很早就有插花艺术了,但多用流行与上层阶级,或者以供花摆放于佛堂之上,对插花的艺术造型还没有特别要求。唐时期,插花艺术已经变得十分讲究了,有了系统的插花知识,对插花用具、养护、安置等都有相对严格的规定,目的是使插花达到最佳的欣赏效果。)(回想起插花课坐两个小时地铁去花卉市场买花的恐惧
)
![[嗒啦啦2_记仇]](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4d24140484a5e5f0ace9962bdee344d7.gif)
******************
画面上方有一棵高俊挺秀的松树,松树的枝叶繁茂,从根部向左倾斜,枝叶一直延伸至天空。松树的树身缠绕有盘旋而上的藤木,树下有几株翠竹。

(知识点&故事:图中主要植被是正中的松树、凌霄、翠竹,这三种重要植物的选择种植首先具有极强的人文内涵,中国人以竹喻君子,以松喻高德。以凌霄喻志向。合三者点明了此处环境所要表达的精神寓意,从而烘托使用者的情怀和审美意趣;在色彩上苍翠的松树与青翠的竹子形成丰富的层次,明媚的粉色凌霄点缀其间,显得绿植效果整体而活泼。)(小破图美工还原十分到位了!!!)
******************
画面的右上方是赵佶用瘦金体书写的“听琴图”三个字。画面的正上方有蔡京的宠臣蔡京题诗:“吟徵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

(知识点&故事:蔡京给皇帝画作题诗写跋,所见不少,如《雪江归棹图》《文会图》等。这是因为蔡京书法有名于时,又是皇帝身边最为亲近信任的大臣。蔡京善于逢迎讨好皇帝也是出了名的,如他题《雪江归棹图》《文会图》,都将徽宗的画艺捧上了天。令人惊讶的是,在《听琴图》中,蔡京表达得却很含蓄,没有直接的谄媚之语。诗的内容紧紧围绕画面“吟徵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是说道士琴艺高超,拨动琴弦竟使松间如有微风兴起。"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不能不说是一种隐晦的吹捧了。"仰窥低审"既暗示了奏者与听者的身份差别,也可以理解为琴声幽远, 感人至深。巧妙的是,《 听琴图》画面中的抚琴道士和听琴官员,神态意境与题诗无一不合。所以蔡京此诗,初看平淡无奇, 细读却是别有洞天:描绘画面之余,对抚琴人的恭维可谓滴水不漏)(舔狗舔到最后应有尽有。)
******************
左下角有徽宗“天下一人”的花押,钤“御书”朱文印,画面上方还钤有六枚清代嘉庆时的收藏印章。

(知识点&故事:略)
题外话1:本来这阵子比较忙,想等别人出个讲解的,但是taptap上好像没有看见,干脆自己写了,其他平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嗒啦啦2_乖巧]](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e1c24f8566fda8255009cae7e503676c.gif)
![[嗒啦啦2_乖巧]](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e1c24f8566fda8255009cae7e503676c.gif)
题外话2:我知道小破图最近一直状态低迷,但是最核心也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元素——漫改古画 还是值得一吹的。当一个这个游戏里的建筑不再是虚构的,而是古画上曾经出现过的,这就为它赋予了额外的价值与情怀。希望小破图善待美工![[嗒啦啦2_牛逼]](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db7cf8ec4c9f8ebacde83ec02c643b50.gif)
![[嗒啦啦2_牛逼]](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db7cf8ec4c9f8ebacde83ec02c643b50.gif)
题外话3:本来想加上《听琴图》中的景观设计布局研究的,但是太懒了
。
![[嗒啦啦2_我好菜]](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0827e8f080b769074b9257fafe25b00d.gif)
人生里第一篇为游戏写的科普稿子,完结撒花。可能格式和形式内容都有改进的地方,大家轻喷。
希望大家可以点赞评论鼓励我一下,说不定能解锁其他建筑的科普分析哦!

*文中知识点主要来自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刘然.《听琴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39.
2.王璟. 简论宋徽宗《听琴图》的意涵[J].美术观察,2020,(9):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