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毛熊家的203,也瞧瞧白头鹰家的203吧——M110A2 CBS

01/171357 浏览综合
TapTap
       各位指挥官周末好,我们本周介绍的依然是一辆定制车,不过本次金主只对人物造型提出了要求,具体使用什么车辆全交给了官方决定,因此本期定制并不属于超年限车。
       说到203mm火炮,军迷们率先想到的大多是有“慈父的铁锤”之称的B4榴弹炮,以及毛熊以该系及衍生型主炮而开发出的一众炸逼,相比之下,白头鹰家的203炮的名气就略逊一筹,如果是隔壁大型线上军事科普社交兼低血压治疗游戏的忠实玩家,倒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白头鹰的9级自行火炮M55,而我们本期介绍的M110正是作为M55的继任者而出现的。
TapTap
        M110自行火炮的底盘由西雅图的帕卡汽车公司所研发,M107使用的也是该款底盘。最初的M110并没有为主炮和炮组成员提供任何防护措施,甚至连一面护盾都没有。M110于1963年列装部队后,很快便成为美军库存最多的自行火炮,并被广泛提供给盟友。由于该车可发射核炮弹,因此多年来一直是北约炮兵核打击力量的中流砥柱。M110和M107在70年代统一升级为M110A2,更换了身管更长的M201型203炮,并增加了炮口制退器。
TapTap
        到了70年代末,白头鹰开始考虑M110的延寿计划,改进工作的一个重点是增强对车组人员的保护。即便M110可在30公里外发射炮弹,仍然会受到敌方火炮炮弹破片的影响,而且核生化条件下的乘员保护也是一个痛点。在这种背景下,保持敞开式设计显然不太明智。
        针对这个情况,提出了“车组弹道防护所”项目,简称CBS。CBS提供了一个后部敞开的装甲罩,由10毫米铝制装甲和16毫米凯夫拉内衬组成,可抵抗50米内苏制152炮的弹片溅射。内部改进了乘员座位,顶部有车长指挥塔,并安装了新的火控系统。此外还增设了用于车组成员的集体三防装置,解决了核生化防护问题。
 
TapTap
      仅提升防护当然还不够,白头鹰也深知新型弹药可对老式火炮的战斗力带来巨大提升,80年代相继开发了多种适用于203炮的新型炮弹。首先是“搜索与摧毁装甲弹药”(SADARM),这是为了对付华约的装甲编队而开发的XM836型末敏弹。其次是“增程制导炮弹”(ERGP),这是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联合项目,兼具反辐射和攻击掩体的功能,可以理解为一个半主动激光制导、火箭助推的大号“铜斑蛇”导弹。最后一种新弹药计划是“先进间瞄火力系统”(AIFS),这是一种发射后不管的弹药,承包商诺登系统公司于1983年推出了带冲压发动机、使用动能穿甲战斗部(穿甲杆)的制导炮弹,长1.82米,射程70公里。
       上述改进设计预计在80年代末形成战力,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随着大毛熊解体,冷战结束,M110的核投送能力不再被需要,而该车的常规战术位置被M270火箭炮所取代,最终,M110系列在90年代中期全部退役。
30
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