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是喜欢穗还是满穗

01/151 万浏览综合
明末饿​殍千里殇,豚妖覆世九州荡。
失语不见仇何尽?同生共死赴一场。
怎么说呢,我看过当时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最后一册:1644年最后的较量,再通过《饿殍》,仿佛自己亲眼看着大厦将倾,周遭将变成优汰劣胜的世界,自己无比微生,想像大多数主角一样,以天下苍生为本,不仅想了,而且付诸行动了。
狂澜来临之际无可力挽,很讽刺很可笑,又弱又穷的想兼济天下,而又达又强的却只愿独善其身,大概就这种感觉​。
感觉良不算是真正的带恶人,但也不能说是带善人,良的内心十分矛盾,说作为为更像是为了逃避自己良心的谴责。而由恶到善的转变则是由是否对孩子们真心好而体现的,这一点在鸢那里的选择就可以很好体现。
爱恨交织就是如此了。很多人觉得结尾突兀穗怎么就能原谅良呢?但在我看来这是非常正常的。人的感情是复杂的,这一路所经历的各种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二人的心境。穗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良是杀父仇人,但良指出了他们家破人亡的根本原因确实是因为明末的乱世。
穗的家庭重男轻女,父亲对她有关爱但不够,长期以来缺乏安全感,这些感情在良身上得到又一次满足,良在穗的心中地位已经悄然上升,生日时候送她一双漂亮鞋子更是将这种又爱又恨的感情推向顶峰,甚至可以说良身上隐约有父亲的影子,这时候穗对良的感情已经相当拧巴。
共死结局可以说恩怨已了共赴此生。同生结局分离九年,仇恨可以不原谅,但真的可以放下。更何况也不是不能原谅,穗良之间也是过命的交情。​
“无言”则是离开,本质和“不见”一样是无法选择是否原谅良而放弃思考,用离开的方式来报复良。良会是个“侠”,但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曾经的罪孽,他会在这种罪孽下挣扎的活着。穗会在这个让自己又爱又恨的人身边,处于“应该杀,但又不想杀不舍得杀”这种矛盾的情绪下活着。我很喜欢这种既痛苦中夹杂着些许“浪漫”的结局。​
​侠与匪,仇与爱,我命与天命,个人与世人,个人的小家与时代的洪流,换个角度看,何尝不武侠呢?
而我看过最黑色幽默的就是,朱元璋根本就不会难过,他已经抢先体验《​饿​殍·​元末千里​行》了​。#游戏种草计划 #饿殍 #游戏讨论
TapTap
429
86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