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2025.1.15
1.已经过去的事
我一般不会直接讲关于自己的事而是选择用讲故事的方式、谈论他人的感觉去变相描述关于“自己”的事情,事实上只要出了我的思维特别经过文字后一件事或多或少都跟真相倍道而驰。
我曾写过一篇关于机器人的短篇故事,事实上那是我第一本签约作,但我之后出了类似后日谈的篇章,而我在里面描述的故事完全否定了本篇中所传达的美好。将自己创造的希望碾碎了——我现在只能想到这个句子来形容自己干的。
我跟另一个作者谈论了关于“机器人做梦”这个话题,当然仅仅只是供创作思考的话题。我俩一起把握一个故事——实际就是上诉的后日谈——但实际动笔的是我,对方只是单纯希望是一个机器人主角经历什么最后做了一个梦的故事,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明明向来都是喜欢描绘各种浪漫设定的人,唯独这次我没有采纳对方的想法,我选择让机器人主角直到最后都没有做梦,但结果都跟我与另一位作者想要的一样,主角都成为了人只是过程不一样。
起初我一直都是认为自己只是追求着某种所谓的合理才会设置这样的情节,但就现在的我看来,只是当时的我更希望是那样而已。“我大概永远都不会承认机器人能真正成为人,但我期望机器人会成为人,但我绝对不认为机器人能真正做到人所能做的。”
但本篇中的主角在其他角色拥护下,确实成为了“人”。
2.关于现在的事
我喜欢给自己设置问题,至少这能让自己放心些。
我觉得每个坚持写作的人都喜欢回顾自己的初心,或者重新解释自己的初心,至少初心它就不会是同一个样子,因为人不会总是一个样子,当然保持洗漱这点我认为很少有人反驳我。不过我的初心是不会记错的,毕竟很简单,就是:为了钱、为了减轻家里人负债的压力。然后也很俗套的,我最后确实是喜欢上了创作。
实际上我只是离不开创作而已——“离不开”跟“爱上”是俩回事——我只是觉得自己一旦离开创作就没有任何特色了,仅此而已,所以即便别人讨厌我我也只能期待别人不要讨厌我的作品。
其实重新解释自己的初心是对自己的救赎、与他人交流是在给自己活着的理由,于我而言。若是能有重新解释自己初心的机会,那证明我的生活在渐渐变好。我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就一直觉得自己活不活着都无所谓,所以我会尝试去跟他人接触看在对方身上是否能找到有关我价值的东西,这其中的“他人”包括我作品中的角色。
缘由我就不解释了,概括就是我在现实中看到了自己写过的东西,是事,是真实的,是希望;即便不是一比一复刻,至少两样东西在本质是一样的,我写的东西、我所期望的将来或许真的能在现实相见,我想大概没有比这更浪漫的事情了。
这是个新的方向,我接受心中的自私,我会将期望写成有趣的样子。
结语
我还想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