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修测评:为什么我建议你暂时观望儒修

修改于2024/12/174985 浏览新手解答
    明年二月份,全新修炼方向“圣儒”即将上线,近期已经开放测试服进行提前预测试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游玩体验,我发现儒修这个职业仍存在较大问题。本文就不谈具体数值(因为正式上线很可能调整),仅从宏观设计方向上阐述儒修三个设计里重要的矛盾点,以此劝告想修炼儒修的各位务必慎重选择,转修不是没有代价的,希望各位观望并确定修炼儒修适合自己再做选择。
第一个矛盾:体系化的设计和产能之间的矛盾
    看到这个标题,首先我们得先解释一下什么叫体系化的设计。体系化的设计顾名思义,就是职业设计时有一个主体思路,绝大部分神通和法宝会围绕着这一主体思路展开和延伸。
    在一念逍遥的各个职业里,法修和体修因为上线过早,设计时只有大概定位而没有形成绝对的体系,出神通其实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每个境界的神通甚至特定境界的各个神通之间关联不大;鬼修是半体系化的职业,鬼修总体来讲分为三个体系:控制体系、冥术体系(含命魂链接)、判官体系,其中控制体系非常松散门槛较低、也可以视为没有体系,冥术体系则是需要携带魂幡即可释放、不要求神通联动、体系化较弱,判官体系依赖判官印的堆叠连招、体系化较强,总体来说是半体系化的;剑修则是全体系化,所有神通法宝完全根据飞剑来设计,无论是御剑流还是爆剑流都必须携带大量飞剑和大量加成神通的连招,少一个都会使效果大打折扣。
    儒修则同样是一个全体系化的职业,儒修的所有神通和法宝都根据“文气值”而定,一切服务于文气体系。
    体系化既有优势,也很有弊端。优势在于,构成体系的神通法宝可以触发多重联动效果,堆叠增益属性,打出强力Combo,对松散无组织的“牢职业”就是碾压,例如剑修的惊锋+掠影+璇光剑阵的小连招,从附伤、攻速、增伤方面多重倍乘,能把飞剑伤害堆叠的非常高,这也是体系化职业上限高的原因。但体系化的弊端就是,对神通连招要求极高,意味着携带门槛也大为提升——如果我有一个神通位置不知道携带什么神通好,我可以去考虑带个天河或者苍龙,或者多带个护盾,但是我不能去没有铺垫的携带个万剑诀无天,因为一个光杆司令的无天实在无法发挥效果。
TapTap
TapTap
TapTap
    回到话题上,对于儒修,体系化的设计让从辅修儒修处偷神通变得不大可能。如果单偷个圣言·任者,这确实是个真元护盾,但是他的附加效果:释放时扣除2%最大真元并获得50文气值,对我这个单纯偷护盾的玩家来说文气值没有意义,那我岂不是白交了2%最大真元的“智商税”?同样如果是单纯偷一个丹青绘仙鹤,这神通的入圣附加效果单纯从表面上看着就强,但问题是我只携带它,我从哪里搞文气值呢,没有文气值,这神通就是个白板没法使用。这两个方面说明了,儒修这个体系化的职业没法或者至少很难单纯偷一两个神通利用,如果你想用儒修神通,那就得把一整套神通法宝都搬过来……可如果这样,你这是辅修儒修,还是主修儒修了啊?……
    好吧,既然辅修儒修效果捉襟见肘,那如果我们主修儒修可不可以呢?——到这里我们终于聊到了小标题的内容了——答案依旧是否定的,原因正是体系化的设计和产能之间的矛盾。新职业的神通设计是非常缓慢的,事实上在距离大罗境界开放已经不远的今天,上一个职业鬼修的神通还停留在阳劫境,还没摸到仙界的门槛。新职业神通产能投入的不足就导致开放之后我们没法第一时间玩到全境界的神通,在很长时间里只能游玩低倍率的灵界神通。我们上文已经驳倒了儒修作为辅修单纯利用其一两个神通法宝的思路,现在儒修若作为主修我们依然无法用灵界的神通数值去抗衡仙界的玩家,由此,结论已经昭然若揭了,因此劝你谨慎观望,不要冲动办事。
第二个矛盾:后置爆发的体系和先攻爆发环境的矛盾
    从职业预览界面我们可以看到,雷霆对儒修的设计定位是“久战爆发”,人话说就是一边拖一边反击。这个定位其实在文气体系里就能看出来,文气值获取速度其实很慢,对于大招12格(按25文气值=1格简写,下文同理)的消耗,获取文气值则一次只能1到3格,释放大招几乎必须拖到第二轮神通底。
    但是问题是,现在的环境,能否支撑儒修活到第二轮神通底呢?答案是悲观的。现在的战斗环境因为激荡玩法、御剑玩法、爆发鬼等玩法的加入,已经不再是早年拖到大道都磨灭了的环境了,很多时候一轮神通结束足以定胜负。在这个快节奏的环境里,大家也都只能普遍往爆发方向走,激荡、惊锋三式、琵琶、铃铛魔刀,无所不用其极,而儒修文气值体系的单薄,似乎没法给前置爆发儒修发光发热的潜力。
    此外,每个职业设计时对战斗环境都有所侧重,实际上都在赌一个能让自己天高任鸟飞的环境让自己发挥全部实力。下图是一个简单的各个方向最契合的战斗环境,可以看到儒修其实这个定位对应的最契合的环境战斗节奏就比较狭窄。只能说祝愿儒修未来出一些能改善现状的神通和仙魔,让适用性提高一点吧。
TapTap
第三个矛盾:血蓝平衡和机制需求的矛盾
    第三个矛盾其实是儒修独有的,在设计时儒修定位其实像青出于蓝的魔法,是法术系里面专攻爆发的。法修本身有极其厚的护盾,鬼修则可以利用鬼面嘲讽和命魂链接让鬼使承伤,儒修则除了一个薄的真元盾没有其他防御手段了,真元利用方向大头是转化为文气值然后放大招或文气神通特效造成伤害。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体修剑修可以舍弃护盾放激荡和惊锋专注爆发,是因为物理系本身血条非常厚,可以没盾也能撑住不少时间;魔法本身有魔铠和法修本身的真元盾庇护,爆发同时可以抽出时间套个盾;儒修就没这个运气了,本身就缺乏防御手段,法术系还不能加血条,想久战爆发也没资本。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儒修唯一的手段只能是辅修,测试服大部分人选择的是辅修法修,利用法修的护盾给自己增加坦度,这是小标题里机制需求的必然要求。但是,儒法双修就没法做到血蓝平衡了,蓝量很高却血条见底,一旦被血入很难生存。要再继续解决这个问题,那就需要三修,再多辅修一个体修;可是三修谈何简单,尤其是在新区境界加速的今天,有多少人能打包票自己能每个境界始终搞好三修?如果不能打包票,那最好的选择还是换一个赛道,法修鬼修剑修,它不香吗,而且修炼门槛也不会到三修这么骇人听闻。
    (下图是于此道友测试服的一场有趣对决,题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前一秒狠狠打了对面体修一整套输出,后一秒却被一个印秒杀,儒修血蓝平衡之不尽人意可窥一斑。)
TapTap
    但是不管怎么说,选择修炼方向都是个人的选择,我没法命令一个人怎么选择,因此这里也只是向大家提供一种建议,个人认为儒修如果产能跟上,能速速推出太乙神通完全体,强度应该也是不错的,但在这之前还是尽量观望较好。
7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