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武百将传》之袁绍篇(上):儒雅有风度,少年意气得众心

12/11133 浏览综合
引言:   
        谈起袁绍,大家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呢?优柔寡断,志大才疏?是否也很难想出褒奖的词,四世三公好像也成了贬低之语?历史中究竟真的如此吗?
TapTap

一、出身显赫:

        说袁绍就不得不先说四世三公,说的是自袁绍高祖袁安开始往下四代,有五人列三公之位,三公的地位在汉朝仅次于大将军,在袁绍的父辈中,生父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本就是名门望族汝南袁氏,一时间势倾天下,然而四世三公如此高帽扣在袁绍头上未免太过讽刺了,这不是因为很多人认为的袁绍没有那个能力,而是因为他的身世,袁绍是司空袁逢的长子,然而史书和人物传记中都没有记载袁绍的生母姓氏,甚至连袁绍的哪一年出生的都不知道,因为他并非正室所生也非妾室所生,而是个私生子,试想一下势倾天下的大家族中一个来历不明的私生子,还被过继给了袁成,袁成是因为没有儿子才没有拒绝,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拒绝而不是接纳,这样的环境中袁绍有可能整天把四世三公挂嘴边吗?
TapTap

二、初入仕途:

       或许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长大的袁绍相貌英俊,气质威严,年少为郎,甚得袁逢袁隗喜欢,二十岁出任濮阳县令,清正能干名声好,后母亲病故服丧又为父亲(宗法上的父亲,袁成)补丧共六年,此时朝廷已是宦官掌权,中常侍赵忠以朝廷名义招袁绍,袁绍拒绝隐居洛阳,私底下却结交名士,豪杰,豪侠,许攸就是在这时候便与袁绍相交,还有袁绍的宿命曹操,回望历史似乎所有隐忍而成就霸业的帝王开始都是无心于朝廷,不想争位甚至不想做官,表面上不学无术,喜欢结交天下名士豪杰,与他们不同的是,袁绍结交的人中有一批特殊的人,他们被称为“党人(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反对宦官专权)”,而且袁绍从来不避讳人,甚至在党锢之祸中帮助党人避难,以至于引起中常侍赵忠极度不满,气愤的说袁绍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徒,他想干什么?袁隗听说后就斥责袁绍说袁绍这是想要灭袁家的门,然而袁绍不为所动。此时的袁绍,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本分和风度——不愿与宦官为伍拒绝做官,宦官要害党人他就帮助避难,天下名士都想和他来往,竟然有了些许孟尝公的影子,也许对于那样出身的袁绍,最想要的就是好名声吧,但同时也滋生了他的倔强与偏见——纵然不畏强权,也不把叔父的话当回事了,不为自己为家族也应该收敛些或是避讳,然而并没有,在袁绍看来他是对的不需要收敛,同样与他相交的所有人此刻也都认为他是对的。
TapTap
        随着宦官的和党人的斗争愈演愈烈,朝廷已是乌烟瘴气,或许党人在意的不是朝纲不振,而是宦官凭什么能掌权而他们却什么都不是,以至于为了斗争而斗争,竟然没有关注民生,天灾人祸不断,百姓苦不堪言,画符施药可以治病却不能救人,那个道士为民请命振臂一呼,苦难之人无不响应,朝廷不得已取消党禁,大赦天下党人,袁绍这才应大将军何进辟召,有机会报效国家袁绍也是十分愿意的,此后袁绍真正意义上走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他意气风华又悲壮唏嘘的一生。
TapTap

三、诛除宦官:

       当时宦官势力仍然很大,有的甚至封侯,至中平五年朝廷另组西园新军,置八校尉。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但大权掌握上军校尉蹇硕(宦官)手中,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调度指挥,何进与袁绍都又十分不满宦官专权,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自此关系非同一般,中平六年,灵帝病逝,蹇硕决定先诛何进,后立刘协,于是派人迎何进入宫计事,何进却集结军队于宫外,严阵以待,而称病不入。蹇硕迫于压力,不得不立刘辩为帝。袁绍对何进说:“黄门、常侍这些宦官执掌大权已经天长日久,专干坏事,将军应该另择贤良,整顿国家,为天下除害。”何进认为非常有道理,同时提拔了二十多人,都成了何进的心腹,袁绍又对何进说:“从前窦武准备诛杀内宠,而反受其害,原因是事机不密,言语漏泄。五营兵士都听命于宦官,窦武却信用他们,结果自取灭亡。如今将军居帝舅大位,兄弟并领强兵,军队将吏都是英俊名士,乐于为将军尽力效命。一切在将军掌握之中,这是苍天赐予的良机,将军应该一举为天下除掉祸害,以名垂后世!”可是何进由于姐姐何太后不同意动摇了,袁绍又对他说:“宦官亲近至尊,传达诏令,如果不一网打尽,必将贻患无穷。况且如今计划已经外露,将军为何不早下决断?事久生变,下手晚了会遭祸殃的。”但是何进犹犹豫豫,一直没有结果,袁绍看见这种情况,心里十分焦灼,再一次献策说:“可以调集四方猛将豪杰,领兵开往京城,对太后进行谏。”何进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下令召并州牧董卓带领军队到京,又派部下王匡、骑都尉鲍信回家乡募兵。四方兵起,京师震动。
TapTap
        然而对于袁绍这一建议却是有争议的,当时有人认为袁绍这是引狼入室,大军进京强者为尊,到时谁能控制?《三国志》《资治通鉴》中均有记载,《三国演义》还特地把这一观点用曹操口说出来,从后来董卓进京的种种表现乍一看好像袁绍这一策略是有引来了“狼”,但我要说的是,第一点袁绍是在屡屡苦谏不被听取,才提出这样的不得已的计策,第二是不是也说明袁绍是个本分的人,此时他只想报效国家,所以在他看来那些大将心中也应该是这样想,才提出这样的计策?此时我们看到的事那个目光长远尽心尽力为朝廷拨乱反正的将军。
   

四、起兵讨董:   

       后何进被杀,袁绍袁术曹操带兵入宫尽诛宦官,董卓在进京路上捡了头彩——遇见了少帝和陈留王(献帝),勤王救驾之功,大军进城,八面威风。董卓日益骄横,决意实行废立,以建立个人的威信。他对袁绍说:“天下之主,应该选择贤明的人。刘协(献帝)似乎还可以,我想立他为帝。如果还不行,刘氏的后裔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袁绍一听非常生气,针锋相对地说:“天底下强大的人,难道只有董公你么!”说完横握佩刀,向董卓拱了拱手,扬长而去。随后便把朝廷所颁符节挂在东门上,逃亡冀州。
TapTap
       董卓为了安抚袁绍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都公然翻脸了,还要施之以礼而去,不得不说袁绍的个人素养还是很高的,而且是很理智的,而接下来一系列举措绝对可以证明袁绍是有勇有谋的。中平六年董卓废少帝为弘农王,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初平元年关东州郡起兵讨董,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韩馥留邺,供给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各有军队数万。董卓知道后把袁绍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师的袁氏宗族全部给杀了,此时豪杰大多归附袁绍,而且因他一家遭难受感动,人人想着为他报仇,所以州郡蜂拥而起的部队,没有不打袁氏旗号的(可见袁绍威望恩义之高)。
TapTap
       董卓见关东盟军声势浩大,于是挟持献帝,驱赶洛阳百姓迁都长安。讨伐董卓的各州郡长官各怀异心,迁延日月,保存实力。酸枣驻军的将领每日大摆酒宴,谁也不肯去和董卓的军队交锋。酸枣粮尽后,诸军化作鸟兽散,一场讨伐不了了之。

  五、入主冀州:

       关东牧守们却为了扩充个人的地盘,争夺土地和人口,相互争斗。冀州牧韩馥唯恐袁绍坐大,故意减少军需供应,企图饿散、饿垮袁绍的军队。初平二年,韩馥部将麴义反叛,韩馥讨伐不利,袁绍派使者与麴义结交。同时公孙瓒发兵,南袭冀州。韩馥一战败绩,慌了手脚,荀谌问道:“依将军估计,在对人宽厚仁爱方面,您比袁绍怎样?”韩馥说:“我不如。”“在临危决策,智勇过人方面,您比袁氏怎么样?”韩馥又说:“我不如。”“那么,在累世广施恩德,使天下人家得到好处方面,您比袁氏又当如何呢?”韩馥摇摇头:“还是不如。”于是韩馥把冀州牧的印绶送交袁绍,袁绍得了冀州,踌躇满志地问别驾从事沮授说:“如今贼臣作乱,朝廷西迁,我袁家世代受宠,我决心竭尽全力兴复汉室。然而,齐桓公如果没有管仲就不能成为霸主,勾践没有范蠡也不能保住越国。我想与卿同心戮力,共安社稷,不知卿有什么妙策?”沮授原任韩馥别驾,颇有谋略,袁绍使居原职。他回答说:“将军年少入朝,就扬名海内。废立之际,能发扬忠义;单骑出走,使董卓惊恐。渡河北上,则渤海从命;拥一郡之卒,而聚冀州之众。威声越过河朔,名望重于天下!如今将军如首先兴军东讨,可以定青州黄巾;还讨黑山,可以消灭张燕。然后回师北征,平公孙瓒;震慑戎狄,降服匈奴。您就可拥有黄河以北的四州之地,因之收揽英雄之才,集合百万大军,迎皇上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阳。以此号令天下,诛讨未服,谁抵御得了?”袁绍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这正是我的心愿啊!”随即加封沮授为奋威将军,使他监护诸将。袁绍又用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这两人比较正直,但在韩馥部下却郁郁不得志。此外,袁绍还用许攸、逢纪、荀谌等人为谋士。至此名动天下。
TapTap
       但我有一个疑问,这些人在韩遂帐下抑郁不得志,更有甚者危难之际仍旧一言不发是否藏有私心呢?他们在袁绍那里,这些私心就不存在了吗?
   

六、界桥之战:

       初平二年袁术任命孙坚为豫州刺史,屯兵阳城。在孙坚出兵攻打董卓的时候,袁绍借机会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派兵袭取了阳城。袁术派遣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协助孙坚回救阳城,公孙越在作战中被流矢射中身亡。当时,公孙瓒认为弟弟的死都是袁绍害的,于是举兵攻打袁绍,攻势凌厉,降数郡,袁绍亲自领兵迎战公孙瓒,两军在界桥南二十里处交锋,公孙瓒以三万步兵,排列成方阵,两翼各配备骑兵五千多人。袁绍令麹义率八百精兵为先锋,以强弩千张为掩护,他统领步兵数万在后。此战麹义所部越战越勇,临阵斩杀了公孙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获甲首千余人,又乘胜追到界桥。公孙瓒企图守住界桥,但再次被打败了。麹义一直追击到公孙瓒的驻营地。袁绍命令部队追击敌人,自己缓缓而进,随身只带着强弩数十张,持戟卫士百多人。在距离界桥十余里处,听说前方已经获胜,就下马卸鞍,稍事休息。这时公孙瓒部逃散的骑兵二千多突然出现,重重围住了袁绍,箭如雨下。别驾田丰扶着袁绍,要他退入一堵矮墙里,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他指挥强弩手应战,杀伤了公孙瓒的不少骑兵,公孙瓒的部队没有认出袁绍,也渐渐后退。稍顷,麹义领兵来迎袁绍,公孙瓒的骑兵才撤走了。袁绍依旧是那个袁绍,临危不乱,有勇有谋,他懂士气论
TapTap

七、统一河北:

       从初平三年至兴平二年,中原局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长安,司徒王允和中郎将吕布等密谋杀死了董卓,使万民额手称庆。但王允不能妥善处理董卓的部属,引起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举兵叛乱。结果王允被杀,吕布东逃
TapTap
       后来,李傕、郭汜发生火并,互相屠杀,而汉献帝作为一尊偶像,被这些军阀争来抢去。在兖州,曹操异军突起。原兖州刺史刘岱死后,兖州地方势力推举曹操接任,他采取武装镇压和诱降的两手,迫使三十万青州黄巾军投降。他又与袁绍合作,连破袁术,把袁术挤到淮南。在他东征徐州刺史陶谦时,地方势力的代表张邈、陈宫背叛他,迎吕布入兖州。曹操经过艰苦的斗争,才重新夺回了兖州。在幽州,公孙瓒又派兵到龙凑攻打袁绍,结果再次被袁绍打败,之后就退守幽州,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兴平二年汉献帝在杨奉等人的护卫下逃到曹阳,后面李傕率军穷追不舍。这时,沮授提醒袁绍把汉献帝这面旗帜抢到手。他说:“将军生于世家,以忠义匡济天下。目今皇上流离失所,宗庙受到毁坏。而州郡牧守以兴义兵为名,行兼并之实,没有一人起来保卫天子,抚宁百姓。现将军已经初定州城,应该早迎大驾。在邺城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兵马以讨不臣。那时,还有谁能抵御!”袁绍没有采纳,沮授又苦口婆心地劝告:“迎天子不仅符合道义,而且是符合当前需要的重大决策。如果我们不先下手,一定会有人抢在前头。取胜在于不失时机,成功在于敏捷神速,希望将军考虑。”袁绍最终还是没有采纳沮授的意见,与此同时,曹操却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机会,当汉献帝回到故都洛阳,曹操力排众议,亲自到洛阳朝见献帝。他借口洛阳残破不堪,粮食奇缺,把汉献帝转移到许县,在许县建立新都城,从而把献帝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TapTap
       对于袁绍为什么没有采纳沮授的策略,史籍记载各不相同,其中主要是袁绍帐下有人提出请献帝等于请个大爷,凡事都要请旨,听了要受气,不听还要背个不听圣旨的骂名,我认为这不是重点,此时的献帝孤苦无依,完全可以控制,袁绍此刻应该是担心公孙瓒的反扑,毕竟公孙瓒的骑兵曾让后三国时期无出其右的张郃都望而生畏,多次攻伐,凌厉无比,同时在袁绍心中,实际的地盘要比空有名号的皇帝重要的多,然而多年来袁绍的英明决策未有所失滋生的固执与偏见已经开始占据他的内心,让他也没有向任何人表露自己的心思,也听不进去沮授的言语,他似乎忘了初见沮授时的欢喜,他又会不会想起当初自己苦谏何进时的模样?相比于何进的犹犹豫豫,袁绍还是相当雷厉风行的
   
       建安三年,袁绍亲领大军攻打幽州,所向披靡,进而围攻易京,公孙瓒派遣其子公孙续向黑山军求救。袁绍上架云梯,下挖地道,不断加强攻势,易京危如累卵,公孙瓒手下的将领有的投降、有的溃散。翌年春,公孙续和黑山军首领张燕带领十万救兵分三路向易京进发。公孙瓒派人给公孙续送密信,约定以点火为信号,内外夹击袁绍军。这封信被袁绍的哨兵截获了,袁绍将计就计,依照约定的信号点起火堆。公孙瓒以为救兵已到,领兵攻出来,遭到袁绍伏兵的痛击,又龟缩入城。袁绍加紧挖地道,一直挖到台楼下,先用柱子顶着楼基,然后火烧支柱,楼台也就随之崩塌了。公孙瓒无路可走,于是缢杀了姐妹妻子,然后引火自焚,这时袁绍的士兵冲到楼上将他的首级斩下,公孙瓒的部将田楷、关靖等也在这一战中阵亡。袁绍命人将他们的首级一并送到许都彰功。至此,袁绍占据了幽州,兼并了公孙瓒的军队
TapTap
5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