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作战室】战双0-80级开荒指南(过渡期:21-50级)
修改于04/111092 浏览攻略心得
本篇攻略旨在帮助新人指挥官们快速入坑战双,了解游戏初期需要做什么,如何快速组建队伍,提升战斗力,获取心仪的角色等等。

我会从初建号开始介绍,一直到指挥官等级80级,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新手期:1-20级
过渡期:21-50级
成长期:51-80级
毕业期:80级以后

二、过渡期 20级-50级

这个阶段通过指导任务快速升级,解锁周常副本,抽出基准保底自选S,组建除囚影雷队外的第二个队伍。
本阶段的重要内容如下:
1) 指导系统
指挥官等级20级解锁。
指导任务可以获得大量指挥官经验,是前期快速升级的关键,每天上限3个,每周上限6个。其中消耗血清的任务可以通过复刷【拟战场域】快速完成,推荐优先接取。
指导系统默认有临时教官可供接取任务。指挥官也可寻找高等级玩家作为教官,活跃的玩家教官可以为学员更换指导任务,以及添加5星意识碎片作为额外奖励。

2) 纷争战区、幻痛囚笼
【纷争战区】指挥官等级30级或通关主线3-12解锁。
【幻痛囚笼】指挥官等级40级或通关主线5-7解锁。
【纷争战区】和【幻痛囚笼】是战双的周常副本,也是未来“凹分”的地方。
通过完成周常任务,每周可以获得1000黑卡的奖励,是黑卡的主要获取来源。

除较易获得的黑卡奖励外,根据分数高低,【纷争战区】可额外获得【贸易凭据】和【战区影响力】(一般用于兑换意识共鸣自选材料),【幻痛囚笼】可额外获得【幻痛伤痕】,用于兑换S角色碎片给角色升阶,每个角色上限30片。

玩法方面,【纷争战区】是限时多波次刷怪的关卡,2分钟内消灭的敌人越多分数越高。
【幻痛囚笼】是boss竞速关卡,同样的boss,击败用时越短分数越高。
一些注意事项:
① 战区和囚笼均有属性弱点,使用克制敌人属性的角色挑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克制角色时,也可使用其他角色进行跨区作战。
② 囚笼角色有出场次数限制,优先使用练度最高的角色,挑战地狱/混沌难度,可以在初期角色不足时确保尽可能拿到更多分数。
③ 骑士难度可以使用10人自选包获得的【罗塞塔·凛冽】或者52级赠送的【卡穆·狂犬】挑战,另外在囚笼中挑战boss失败也依然算周常任务的首通次数(不影响周常首通黑卡获取)

3) 宿舍系统
指挥官等级40级或通关主线4-5解锁。
宿舍主要两个功能:① 获取免费的S角色委托派遣商店中可以兑换50片S角色碎片,可合成一个单S角色,目前三个可兑换角色优先级为万事·明晰梦 > 亚里莎·回音 > 艾拉·万华

如果满勤每天派遣两次的话,第一个角色大约需要25天可以兑换完,后续角色大约需要15天。
② 获取涂装设计图
通过宿舍日常任务、小人摸头可以获取宿舍币,在商店兑换涂装设计草稿(可以合成涂装设计图,用于换取角色涂装)。
涂装设计草稿每天首购6折,推荐每天购买一次。

4) 40级解锁公会
进入公会大厅,每天可以通过【妙算神机】签到获取体力和小部分培养资源,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两种玩法:
① 拟真围剿
周常玩法,每周完成左、中、右三次BOSS挑战可以获取【联合绩点】,一般用于兑换意识超频材料。

② 众志行征
不定期开启,跟随节点推进,攻克关卡和boss,可以获得武器共鸣碎片、贸易凭据、武器研发券等奖励。
5) 50级后,抽出基准保底
在达到50级后,前述奖励基本拿全的指挥官就可以凑够约1w基准券,抽出初见专属福利(40抽保底)的S选定角色,基准券获取渠道粗略统计如下:

接下来就是以保底S为主C进行配队。
首先简单说明一些战双的配队原则:
① 配队中需要装甲型和辅助型/增幅型 装甲型可以对敌人施加减抗/破甲等减益,增加敌人受到的伤害;辅助型/增幅型可以给友方提供治疗和增伤增益。叠加后可以将队伍的输出提高5倍以上,所以一般配队为主C角色+装甲型+辅助型/增幅型。

如果主C角色本身是装甲型或者增幅型,只需要补充另一个辅助/增幅型或装甲型就可以成队,那这时第三人的位置选择就比较自由,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② 提倡同属性角色组队
战双存在只对特定属性生效的增益和减益,比如“乱流干扰”只能减敌人雷属性抗性,一般仅雷属性装甲型拥有这一效果,所以提倡同属性角色组队以最大化利用各类加成。

综上,在抽到S主C角色后,为其搭配两个A级同属性的装甲型和辅助型,就可以组建起一个基础队伍。
如果基准选择物理属性的赛琳娜·希声,搭配A级物理装甲型七实·风暴和A级物理辅助型含英·清商即可成队。加上新手手册送的雷队,此时两支队伍组成如下:

在上述队伍搭配中,深红囚影和希声作为主C,输出远高于队内的其他角色,在战斗中可以选择一直驻场输出不切人(俗称单C),会比三人轮流下场在相同时间内输出更高。
此阶段在养成时,资源更推荐优先向养成主C倾斜,能拉满的都拉满。
两位后台辅助角色,只培养辅助能力相关的养成项目即可,这样可以大幅降低养成成本。

作者:

校对: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