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考据之--《洛神赋图》
超详细考据之--《洛神赋图》
1. 大致外形与材质:
- 尺寸:现存的宋代摹本尺寸不一,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宋摹本纵 27.1 厘米,横 572.8 厘米;辽宁省博物馆的宋摹本纵 26.3 厘米,横 641.6 厘米。画卷为长卷形式,长度较长,适合以连续的画面展开故事情节。
- 材质:真迹早已失传,现存均为后人摹本,主要材质有绢本设色、纸本设色以及白描本。其中绢本设色的摹本较为常见,色彩鲜艳且能较好地保存画面的质感;白描本则仅用线条勾勒,不施色彩,更能体现线条的艺术魅力。有关摹本工艺
2. 绘画工艺:
- 线条运用:顾恺之的线描风格被后人称为“高古游丝描”。这种线条细劲有力,如行云流水、春蚕吐丝般,能够细腻地表现出人物的形态、服饰以及物体的轮廓。在《洛神赋图》中,人物的衣袂、发丝等都通过这种线条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一种飘逸、灵动的感觉,“笔迹周密”如“春蚕吐丝”,“春运浮空、流水行地”中国画十八描法
- 构图方式:
- 连环画式构图:类似于现代的连环画,将不同的故事情节依次排列在同一画卷上,使观者能够像读故事书一样欣赏画面。随着人物位置和动作的变化,故事情节自然地向前推进,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叙事性。有关连环画
- 散点透视:不采用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而是运用散点透视的方式,讲究内心的营构。这样可以更自由地安排画面元素,使画面既能够展现出丰富的场景和细节,又具有整体的和谐感。画家可以根据需要将不同的景物、人物安排在不同的位置,营造出疏密有致、迁回曲折的画面效果。有关散点透视
- 色彩搭配:整体颜色以平涂为主,色彩明度分配得当,画面排布井然有序,主次分明。对于人物的服饰、器物等,画家会使用较为鲜艳的色彩进行描绘,以突出其重要性和美感;而对于背景的山水、树木等,则采用相对淡雅的色彩,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色彩搭配详解
3. 文化历史:
- 创作背景:
- 社会政治:魏晋南北朝是政权分裂、社会动荡的时期,文人士大夫对社会政治采取疏离和厌弃的态度,寄情于艺术,使得这一时期的艺术审美更注重“自我”,割裂了政治教化与艺术的关系,《洛神赋图》的创作也体现了这种审美自觉化的转向。魏晋南北朝审美艺术的转变
- 文化思潮:魏晋时期玄学盛行,道家等思想重新活跃,佛教也逐渐传入并产生影响。顾恺之家奉天师道信仰,道教的神仙世界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佛教带来的连环画形式以及绘画技法,也对《洛神赋图》的创作有所启发。道佛盛行的影响
- 文学蓝本:该画作的文学蓝本是曹植的《洛神赋》。曹植在魏文帝黄初三年入京都洛阳,途经洛水触景生情而作《洛神赋》,描述了人神相恋的感人故事,辞藻华丽、想象丰富、如泣如诉。这篇赋文为顾恺之的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洛神赋原文
- 历史地位:《洛神赋图》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幅卷轴画,也是中国古代以绘画方式再现纯文学作品的第一幅画作。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后世的绘画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美学上,集中体现了“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的艺术理论,是艺术自觉的重要标志。
4. 趣味史实:
- 顾恺之的创作故事:传说顾恺之在创作《洛神赋图》时,为了更好地表现洛神的美丽和神韵,曾在画室内反复思索,废寝忘食。他在画洛神的眼睛时,更是格外用心,点睛之后,画面上的洛神仿佛真的具有了生命,顾恺之也因此留下了“点睛之笔”的佳话。
- 作品的流传:《洛神赋图》真迹失传后,历代都有摹本流传。由于其艺术成就高、名气大,成为了后人临摹的重要对象,现存有多卷宋代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等。
5. 形象解读:
- 人物形象:
- 曹植:画中的曹植形象具有魏晋时期文人的气质和风度。他头戴梁冠,身着宽袖长袍,脚著笏头履,举止优雅,神态中透露出对洛神的爱慕、惊喜、惆怅等复杂的情感。在与洛神相遇时,他目光灼灼、神情专注;在洛神离去时,他则满怀悲伤、恋恋不舍。
- 洛神:洛神是画面的核心人物,被描绘得极为美丽动人。她身姿曼妙,云髻高高,衣袂飘飘,时而在水面上凌波微步,时而在云端中若隐若现。她的眼神含情脉脉,神态既有着神女的高贵和神秘,又有着对曹植的爱慕之情。
- 动物形象:顾恺之根据《洛神赋》中的文字描绘,创造了许多神仙和奇禽异兽,如长着一对长长的鹿角、马形脸、蛇的颈项和羚羊般身体的海龙,长着豹子一样头的怪鱼等。这些神兽形象生动,为画面增添了神秘的氛围和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