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赵立业刘渊剧情
通关了汉赵立业挑战三星剧本,达成了汉之光文结局,觉得刘渊的剧情在无悔华夏剧情里能进前三,在这也是浅谈一下刘渊的剧情。
一开始就是司马越征讨皇太弟司马颖。
刘渊请愿返回并州征调匈奴五部。
这个时候群臣反对刘渊返回并州,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汉臣对匈奴人出身的刘渊抱有很大的歧视和不信任,匈奴王室的出身是一道枷锁,禁锢了他大半生;匈奴王室的出身是一块垫脚石,帮助了他后半生。
之后刘渊的叔公刘宣劝刘渊起兵反晋。
刘渊犹豫不决。
刘宣用孟子著名的“****”这段话来反驳刘渊。
最终刘渊觉定举兵反晋,哈哈大笑出来,并怒斥朝廷防他甚于防贼。
刘渊的笑夹杂着悲愤、无奈还有释怀,悲愤的是晋室朝廷对他的猜忌,无奈的是他作为匈奴王室的身份,释怀的是至此以后再也不用被匈奴王室的身份所禁锢,并且还会成为助力。
至此刘渊自称大单于,兄亡弟绍,且可称汉。
之后刘渊感到迷茫,前半生有着治平天下的志向,可不受重用;后半生起兵自立,却看不到方向,他决定通过回忆过去来寻找活着的意义。
这就接入了第一个回忆。
刘渊要去洛阳成为侍子。
刘宣要给刘渊描绘匈奴的历史。
这些人是刘渊的祖先,也将成为刘渊终生的骄傲,成为终生的梦魇
之后又问刘渊有什么理想?
刘渊要做文武全才。刘宣问那之后呢?
刘渊说当尽人臣之道。刘宣相当失望。
刘宣解释单于的含义。
刘渊十分不解,也十分不快。
刘渊不快在于不愿承担,不愿承担这样厚重的责任;不快在于不敢接受,不敢接受这样大不敬的词语。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刘宣已经开始有意培养刘渊反抗汉文化,汉人对匈奴人的忌惮并非毫无道理,也正是汉人和匈奴人的互不信任,互相对抗,造就了刘渊矛盾的一生。
年幼的刘渊不明白单于尊贵无比的地位,更不明白单于不可逃脱的责任,说不想当单于。
刘宣大发雷霆,说每个南匈奴人一出生就带着名为血统的枷锁。
匈奴人的枷锁来源自匈奴人,因为匈奴人在汉初对汉人不断的劫掠,导致了汉人的反击,最终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草原,成为了被汉人地主剥削,备受歧视的奴隶;汉人的枷锁来源自汉人,因为汉人在西晋对外族长期的压榨,导致了外族的崛起,最终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了被外族王室驱使,备受屠戮的人畜。在这片土地上,汉人和外族为了生存不断地斗争,逐渐积压矛盾,并最终爆发,致使二者的地位进行反转,有时是外族为奴,有时是汉人为畜,循环往复,看不到改变的机会,唯有机械的降神能够解决二者刻在骨子里的仇恨,可这股降神的力量在被王权神圣化的封建帝王君君臣臣的不断集权中,在被改造成爪牙的儒家学者仁义道德的声声诵经中,被彻底掐死了。
之后刘宣要求刘渊将匈奴单于世代传承表背下来,第一段回忆就结束了。
第二段回忆。
刘渊召集三个儿子过来。
原因是刘和问刘渊对晋室的态度。
刘渊决定对后辈讲述匈奴的历史。
然后他又讲起了自己。
司马炎甚至要派他去征讨东吴。
刘曜问刘渊为什么没去。
刘渊忆起那天的明月。
刘渊让三人离开,刘和折返回来,认为刘渊很疲惫。
刘渊自嘲道:
从刘渊的自嘲中可以看出这段回忆讲的也是刘渊身为匈奴人不被汉人信任,最终错失了治平天下,攻灭东吴的机会,这也让刘渊蹉跎半生,身心俱疲。这里也可以看出刘渊对晋室的态度,虽然他已经起兵反晋,但对晋室仍旧有感激之情,他对晋室的态度是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如果把刘渊对晋室的厌恶分出一个等级的话,那现在就是初级阶段:心存感激。
之后刘渊假托疲困让刘和退下,第二段回忆结束。
第三段回忆。
刘渊在宴会上起身如厕。
但他在自家宅院迷路了。
他又听到了交谈声。
刘渊害怕家里进贼,循声而去,竟看到已故的晋武帝司马炎。
司马炎要派一员大将征讨雍凉叛乱。
李憙举荐刘渊征集五部匈奴征讨叛乱。
孔恂表示反对,认为刘渊非池中之物,不可重用。
他还用嬴政和赵国的关系比喻刘渊和晋朝的关系。
刘渊起兵的原因在于汉人长期的猜忌,最终导致了刘渊忍无可忍,最终起兵。(只谈论剧情,真实历史上的刘渊起兵的原因不做讨论)
刘渊不愿忆起这件事情。
这段剧情一方面进一步展现了汉人和匈奴的矛盾,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刘渊对晋室的仇怨,使刘渊对晋室的态度进一步恶化,进入了中级阶段:心存怨恨。
刘渊离开了这里,第三段回忆结束。
第四段回忆。
刘渊上前线视察。
刘和令手下搬来数十车酒。
刘渊进入了回忆。
刘渊一直跟着王弥,不愿回去。
刘渊不愿回去一方面是因为他和王弥互为知己,不舍得离开,更重要的是刘渊希望王弥能够为他解惑。
王弥觉定明天再走,刘渊向王弥倾诉。
从上述的对话中能够感受到刘渊的绝望和委屈,尤其是说到李憙之事时,拖累朋友使得刘渊更加自责,然而,最令他恐惧的,还是死亡。
王弥劝他不必在意。
有匈奴王室的出身挡着,刘渊虽不受重用,却也不至于引来杀身之祸。
刘渊问出了困扰了他半生的问题,为什么朝廷不信任他?难道只是因为他是匈奴人吗?
王弥敞开了说了。
我对这段的理解是,司马家因为篡位得国,得位不正,所以导致了对任何臣属都不信任,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哪个看似忠心耿耿之人,会不会就是下一个司马懿。所以司马家只需要只看利益的人,因为司马家有的是利益,不需要只看忠义之人,因为司马家缺的就是忠义。唯有长期的利益交换能使司马家安心,而真正忠心的人却受司马家猜忌。这也是为什么西晋世家林立的原因,因为世家和司马家有利益交换,不会轻易放弃司马家,所以司马家安心;因为世家子弟目光短浅,没有能耐篡夺司马家,所以司马家安心。这也是为什么西晋热衷炫富的原因,因为大家只盯着荣华富贵,而司马家给得起荣华富贵,所以司马家安心;因为大家把精力都放在了斗富上,没有人再注意皇位,所以司马家安心。这也是为什么司马炎后期亲自鼓励斗富的原因,大家越斗富,和司马家的联系越深,越斗富,司马家的皇位越稳。而像刘渊这样有大志,有能力,有忠心的人,反倒被司马家排挤,更不要说那些无依无靠的寒门了,他们比刘渊更有大志,更有能力,更有忠心,所以司马家的朝堂容不下他们,也容不下刘渊。
王弥认为待天下大乱之时,晋朝会被枭雄分食殆尽。
而时局也正如王弥料想的那样,四方英豪皆起,胡尘弥漫中原,而王弥也如愿成为了起义军领袖,投靠在了刘渊门下。
这段回忆解释了困扰刘渊半生的困惑,也令刘渊彻底看清了司马家的真面目,之前刘渊怨恨司马家还只是因为司马家猜忌他,不重用他,但现在,刘渊意识到司马家是在祸乱天下,让天下人为司马家的篡位买单,使刘渊对晋室的厌恶推进到了最终阶段:不死不休。
之后刘渊回过神来,令刘和倒掉了酒,第四段回忆结束。
第五段回忆。
刘渊和刘曜回到并州的一处牧场挑选马匹。
刘曜问刘渊这样的小事儿为什么刘渊还要来?
刘渊回答说骑马兜风是他的爱好。
之后刘曜走远,刘渊感受着草原的气息。
刘渊进入回忆。
还是他在做侍子前,他的父亲刘豹带着他来到了一处牧场。
刘豹问刘渊会不会骑马。
刘渊说不会。
刘豹要教他骑马。
刘渊觉得会驾车就够,不用学骑马。
年幼的刘渊不知道,骑马不只是一个技能,也是刻在一个民族刻在骨子里的象征,刻在骨子里的信仰。
刘豹不屑道:
起风了。
大家都知道,风一向都是很自由的事物。
马跑了起来。
刘豹捕捉了一只野兔。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刘豹的骑射技术十分优秀,不愧为匈奴单于。
刘豹问刘渊想学不?
刘渊非常想学。
之后他们练习了一天,躺在了草地上。
大家都知道,星空一向都是很自由的事物。
刘渊问刘豹为何而战?
刘豹说为了回家。
从这里看出,刘豹一直将草原为家。
刘渊疑惑,他们的家不在并州吗?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渊已经讲中原为家。
刘豹解释道:
刘渊疑惑在草原上怎么生存?
刘豹回答道:
刘渊又问他们为什么离开家乡?
刘豹回答道:
刘豹有一瞬间希望刘渊能带领族人回到家乡。
刘豹仍然在强调“枷锁”,这是所有匈奴人的心病,也和“自由”形成了鲜明对比。
可最后刘豹还是希望刘渊能够随心所欲,不再强求。
可以看出,刘豹是将刘渊个人的自由放在族群之上的,这也暗示了结局时刘豹的选择。
想必大家也看出来了,这段回忆我一直在强调一个词,自由。这是人人向往的事物,也是刘豹对刘渊的期许,更是刘渊前半生触之不及的珍贵之物,是贯穿刘渊一生的线索。
之后刘渊回到了现实,和刘曜进行了一场赛马比赛,第五段回忆结束。
最后就是低级结局、高级结局和东晋灭汉赵的事件。
先讲低级结局。
一开始,刘渊的汉成为了北方最强的政权。
朝堂上在讨论南下事宜。
传令卒将匈奴诸部叛变的消息带来。
刘渊疑惑谁是领头?
尚不知晓,但大家心中早有猜测。
刘渊带兵连夜赶往并州。
在战场上,刘渊果然见到了石勒。
刘渊问他为什么叛变?
石勒答道:
刘渊问刘宣下落。
石勒已将刘宣杀死。
刘渊悲愤交加。
刘宣是他在世上最敬重的长辈,现在刘宣被杀,刘渊和石勒结下了不世之仇,再不能和解。
叛乱终被平定。
刘渊质问石勒为什么要杀刘宣?
石勒说是为了“证据”。
刘聪从石勒口袋里拿出了一张羊皮。
刘聪满头大汗。
他选择将其销毁。
刘渊阻止刘聪。
上面写着单于世代传承表。
刘渊看到了不该看到的名字。
石勒质问道:
石勒哈哈大笑,说刘渊是窃国大盗。
他疯狂的笑声回荡在营帐内,也回荡在故乡的草原上。
他们明明是在幽州,为什么石勒的笑声会回荡在并州故乡上呢?一来是因为并州故乡是刘渊心中最重要的地方,石勒的狂笑入侵了刘渊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代表着刘渊彻底地崩溃;二来是因为石勒已将刘渊非匈奴嫡系之事广泛传播,失去正统地位的刘渊统治又怎能长久,就算他能镇压住一次次叛乱,又怎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怎能堵住史官的笔下之言,刘氏一族的名声,彻底臭了。
从低级结局中我们能看出来,刘渊为匈奴征战半生却失去了匈奴人的身份,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刘渊没有控制住石勒?是因为刘渊没有保护住刘宣?都不准确,是因为他不够通透,等我讲完高级结局会一块讲。
接着讲东晋灭汉赵的事件。(注:东晋灭汉赵事件图片来自B站UP你要与我同行吗)
一开始,刘渊的汉危在旦夕。
这和低级结局相比完全是相反的,但都指向令刘渊崩溃的结局。
刘渊带着残兵撤退。
在最后时刻,刘渊开始思考自己是匈奴人,还是汉人?
看的出来,这个结局的刘渊纠结于自己是不是汉人的问题,上一个结局则是纠结于他是不是匈奴人的问题,这是困于身份的两个极端。
刘渊做了个噩梦。
梦中刘渊以匈奴人的服饰面见了大汉的各位先帝。
他身着胡服就已经预示了这场梦的结局。
刘渊激动地说:
汉高祖刘邦叫他不要误会。
刘邦疑惑他一个匈奴人为什么要拜大汉皇帝 。
各位先帝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渊惊觉他们都不承认匈汉。
诸皇帝都不承认。
刘渊拔刀挥砍,声泪俱下。
刘渊怒斥他们都是假的。
可以看出来,刘渊相当委屈和痛苦,在这个结局下刘渊为了汉室操劳半生,却最终不被先帝认可,换谁来都会相当痛苦。
刘渊从梦中醒来。
刘渊恍惚自己一生做了什么?
匡扶汉室却最终被晋军打得丢盔弃甲,希望获得慰藉时又受到致命打击,这个刘渊的一生可谓相当失败。
刘渊发现门外晋军偷袭。
刘渊说帐外是匈奴骑兵的味道。
为什么明明帐外是晋军,刘渊偏说是匈奴骑兵呢?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刘渊人之将死,为自己找点心理慰藉;另一种可能是刘渊遭人背叛,匈奴骑兵反而砍向自己人。
晋军狂喜。
刘渊感叹一生将尽。
最终匈汉灭亡。
对于刘渊来说,先帝不承认他可能比匈汉灭亡打击还大,毕竟先帝不承认他的匈汉,那他就算打下再大的江山也没有用。
从高级结局中我们能看出来,刘渊为汉室征战半生却不被汉朝先帝认可,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刘渊没有能力复兴汉室?是因为刘渊身为匈奴人不被认可?都不准确,是因为他不够通透,等我讲完高级结局会一块讲。
最后就是高级结局。
一开始,和低级结局一样,朝堂上在讨论南下事宜。
刘渊并不在意这些,只想念着并州草原的风。
这里与低级结局大相径庭,想表达的应该是刘渊不再被世俗所困扰,一心追求自由。
这时传令卒带来了消息。
刘渊骑马来到了刘宣所示之处。
刘宣终于现了身。
刘渊询问刘宣病情如何?
刘宣说现已无恙。
刘宣有秘密要告诉他。
刘宣掏出一张羊皮。
刘宣说这是单于世代传承表。
刘渊阅览了一遍。
和低级结局一样,刘渊看到了不该看到名字。
刘渊明白了过来。
刘渊问“匈奴单于”到底意味着什么?
刘宣回答道:只是一副躯壳。
刘渊问为何瞒着他。
刘宣说这是刘豹的主意。
这处和第五段回忆的内容进行了呼应,刘豹希望刘渊自由奔驰,随心所欲,所以不想让他背负太多压力和责任,因此隐瞒了这个秘密。
想来这里刘渊是相当崩溃的,因为他为了匈奴所做的一切都没了意义,他不是匈奴单于嫡系,他所做的一切都不再名正言顺。
刘渊拔出了剑。
刘宣跪倒在地。
他愿以死谢罪。
刘渊将单于世代传承表削碎。这是一切的转折点,刘渊将真假纷乱的历史斩碎,迎接他新的人生。
刘渊要刘宣回家。
刘宣惊恐,问这是干什么?
刘渊回答自己是至尊之身,想干什么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