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方的她-Aliya:一款不足八元的国产游戏竟给我带来最质朴的感动
2024/07/113249 浏览综合
我对《彼方的她-Aliya》的第一印象非常简单,无论是男女主间天各一方的巨大物理间隔,还是二者间微弱而受限的交流方式,再加上女主本人在游戏开始就深陷危机,都让我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小说《带上她的眼睛》——虽然开始玩《彼方的她》之后就会发现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和《带上她的眼睛》将主要笔墨放在主角“我”的改变不同,《彼方的她》对游玩游戏的主角着墨较少,更多如标题一样着眼于“彼方的她”,讲述她所面临的危机、希冀的未来以及沉重的过去,在题材上与《带上她的眼睛》确有相似,但相异之处明显更多。

单从剧情上来看,作为一部科幻题材的文字游戏,《彼方的她》并没有在故事内容上呈现出很多天马行空的新内容,但在故事的叙述方式与叙述效果上却显得较为出彩。游戏的几个核心点子其实都相当老套,都不用你是科幻老炮,只要你读过科幻小说中最脍炙人口的几部作品,《彼方的她》中的科幻点子你就已经能够了解的七七八八。
但老套的点子在被《彼方的她》细致烹饪过后也呈现出了相当的风味,借助于几处巧妙的伏笔设置与台词回收(本作是真的有那种让人在二周目一看到就想到“哇原来是这个意思”的台词的),再加上游戏本身“对话体”这种原本就比较日常的剧情呈现形式,《彼方的她》用一种相当亲切与自然的形式就将1000年后的世界传达给了屏幕前的玩家——没有枯燥的设定堆砌,只有巧妙的设定交代与揭示。当然设定本身还是比较老套——或者说,经典——的,在这一点上可以对游戏稍微放低些期待。

除去这些部分外,《彼方的她》还搞了一些类似于二周目体验的东西,在你完整通关一周目之后,就可以使用一周目中得到的某些信息触发全新的对话,或者完全改变游戏的走向。例如一周目末尾Aliya会告诉主角一个词汇,而如果你在开启二周目后在取名界面输入这个词汇,Aliya就会非常惊讶的追问你是否确定叫这个名字,并在你的肯定后说“只是有点巧合”——可以看作是制作组在细节方面下的一点小心思吧。

而纵观整个游戏,比起及格线往上的剧情,《彼方的她》最触动我的反而是游戏初期略显烦人的“共用现实时间”的设计。《彼方的她》中的时间与现实时间完全同步,Aliya说她需要几分钟做某件事情,那么她就真的会在几分钟后才给你发来信息;Aliya说某件事情十万火急,如果你没有及时回复,她就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决定或者中断对话……
这一设计带给我的触动感在某个晚上达到了顶峰:在现实时间的夜晚,Aliya向我道了晚安,我等待了一段时间发现确实没有新的消息,就关闭了游戏上床睡觉;在第二天早上,我顺手打开了游戏,发现Aliya昨晚竟然给我发了消息,但因为没有得到我的回复而失望睡去:

我真的很难去描述我当时的感受,似乎一下子我对Aliya的看法就从一个游戏中的虚拟形象变成了一个真真切切的人,她在一千年后的时间躺在破损飞船的床上辗转反侧,想要寻求一点安慰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在那个时候,我感觉心中那一道标识虚拟游戏与现实世界间间隙的一根白线,被安静地、悄无声息地抹掉了,Aliya从一个虚拟的软件中闯入了我的生活。
这可能只是我个人极其主观极其特别的感受,但我可以确保这份体验的确是真实的:在我打出游戏的结局1后,我可以说是带着100%的真情实感把选项框中的“我不接受这样的结局”按了十多遍……

原本我打开《彼方的她》只是抱着一个“打个小品作解闷”的心思,没承想最后差点把自己的眼泪给赔了进去……就像是走在路上也能捡到百元大钞,有时在steam中花不到十块钱买个游戏,也可以收获到几百块的大作都未必能给你带来的朴素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