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缄默掩盖枪炮共奏,血火织起悲怆回环
前言
三月二十二日对于玩家大概是个特别的日子:在这一天,玩家们期待已久的各方大作都登台亮相——
无论是广受媒体赞誉的《龙之信条 2》,还是由忍组出品、动作系统一如既往优秀的《浪人崛起》乃至于任天堂专门为“超级马里奥兄弟”系列中的人气角色“碧琪公主”打造的女性主导向作品《碧琪公主:表演时刻》——这些作品大多在发售前备受期待,而在上线后也为玩家带来了独特的游玩感受,但却因各种各样的缘由,似乎都在不同程度上遭遇了评价风波,诸如《龙之信条 2》由于优化差一度被玩家怒怼、《地平线:西之绝境》又因为女主的政治正确面孔而遭到不少人抨击……
然而,在大作云集的决赛圈角落,一款二次元战棋游戏也同步悄然上线了——它便是由云母组出品,13年作品《面包房少女》高清重制版《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虽然在剧情上,本作的时间线处于“少女前线”故事的几十年后,但《面包房少女》的制作却早于“少女前线”系列)。
那么,作为一款SRPG类游戏而言,《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本身的表现究竟如何呢?是否能撑起战棋爱好者的期望,又能否在视听演出上令玩家满意——这也便是笔者今天要围绕并展开讨论的主题了。
棋盘之上,演绎真枪实弹的战火纷飞
前面笔者也说到,《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是一款不折不扣的SRPG(模拟角色扮演)类,在游戏中,玩家往往需要操作一名或多名作为棋子而存在的角色在不同场景下达成各种目标。
然而,虽然玩法分类上本作隶属于战棋门类,实际上手体验起来却异常有“战争”味——如果说著名的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战地”系列的吸引人之处在于玩家于人潮之中感受宏大战争下个人的微不足道与不同兵种之间的巧妙分工,那么《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大概与其恰好处在一个对立面:
在这部作品里,游戏更看重的是玩家如何充分发挥每一枚角色棋子的性能,只有在被敌人重重包围的情况下最大化利用角色的自身火力,在头脑风暴后极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玩家方有可能以更高评分结束关卡(假如你是一位没那么在意最终结果的玩家,那么通关《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可谓手到擒来,但如果你坚持追求完美通关,那么在下也只能祝你的脑细胞好运了)。
潜行、掩体、利用医疗包治愈自己或战友……也许纸片般的角色质感与不够逼真的背景映像会让你偶尔感到出戏——但相信我,当你掌握了游戏的基本规则后,你便会不由自主地沉浸于不同关卡的棋盘之中——
因为,《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的每一关卡都可谓是与当前阶段的故事紧密联系着的:根据身处境地的差异,玩家在不同关卡所需执行的操作与达成目标亦有差分,譬如当玩家操控男主“蒙德”与女主共同突破包围圈时,往往需要执行潜行操作,尽可能在不被敌人发现的情况下通过关卡(潜行时,需要注意敌人的视野范围,并尽可能利用掩体的优势来避免敌人发现自身,可谓是充满特工行动般的紧迫刺激感了)。
而在人力与火力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则能一转攻势,与敌人展开迂回的游击战——利用掩体回避敌人的射击,在合适的时机使用恰当的道具阻碍敌人的行进或火力覆盖,在方寸棋盘的战场上,何时干何事,完全由玩家一人定夺,而我们要扮演的,便是宛若身处真枪实弹纷飞的战场中的指挥官一般,尽可能通过一切手段减少我方伤亡的同时,不断给予对方有力的回击。
命中概率、枪支武器的射程范围以至于AP消耗的各种事宜——《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并没有哪项属性能够分立而谈,唯有明确了解角色、枪支与道具的属性效果,在战火连绵的尘白战区中玩家才方有可能最高效地达成“行动”任务。
所以,随时准备开一场头脑风暴会议吧——就如你在其他战棋游戏中做的那样。
局外布置——二游般视感
该说不愧是由制作出“少女前线”系列的云母组出品吗,《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在局外布置上带给了玩家浓浓的二次元手游既视感——而这种既视感从何而来,便是笔者下面要展开讲的一点了。
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的局外布置到底由什么元素构成——按照游戏里的大类名称,局外布置主要分为了两部分:“角色养成”与“道具整备”。
那么,笔者先来谈谈较为丰富的“角色养成”,在“角色养成”中,玩家能主动操作的同样划分为两个模块,其一是“基因强化”,而另外一个模块则是“道具整备”——前者着重于对游戏角色本身特质的强化,后者则可以说更关注角色的性能提升方面。
在本作中,随着流程推进,不同角色将逐渐解锁自己的新能力——部分能力需要玩家在积攒足够的SP点数(SP点数通过击败敌人获取)后主动释放,而部分能力则相当于我们常说的“被动”,无需自主操作便能带给角色永久性的增益。
而如何强化这些或主动或被动的特质呢?这便牵扯到我们的“基因强化”了——在每一关卡结束后,我们都能得到一定数量的“潜能密匙”,通过使用这种道具,我们将能于“基因强化”中加强特质所带来的增益效果。
讲实话,这种强化模式让笔者想起来之前沉迷过一段时间的《公主连结》——收集碎片式道具、继而使用这些道具加点强化角色,实际上,为了延长二游的长线寿命,这套设计不仅“适用”,更能称得上是“好用”——想要提升玩家在游戏中的活跃时间的最好办法是什么?毫无疑问,“素材”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名词。为了获得能够增强角色的素材,玩家将不得已在二游重复关卡的海洋中来回蛙泳,但这一切都仅仅是为了一个终极目的:强化角色,以在后续的副本中获得更爽快的体验。
在笔者看来,许多吸金能力强大的内购制二游在素材强化模式的设计上都颇有可取之处——这些游戏虽然往往存在着如同促使着玩家在局内“上班”一样的日活任务,但它们也总是很懂玩家的多巴胺受体位于何处——也许在复用度较高的关卡中反复刷素材有时会让玩家的疲惫曲线持续走低,但没关系,当碎片式素材足以提升角色性能或增强角色特质的那一刻,一切的倦怠都会一扫而空,看着角色身上不断浮现的上升数字或是突然蹦出的提示弹窗,有关数字与文字、最原始的刺激会从心底涌出——
某种程度上,这归功于我们的“好奇心”。在《游戏设计理念》中,作者Jesse Schell设想过一个有趣的观点,这个观点便是“游戏是一种出于满足好奇心目的而自愿进行的活动”——我们为什么希望强化自己的角色?原因很简单,我们好奇强化过后的角色,到底能展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好奇数值提升/特质改变的角色,究竟能带给我们怎样的“体验”(当然,那种一级打小龙虾,一百级打钛合金小龙虾的游戏显然不能用这套说法一概而论了)。
显然,这种强化模式是一类成功的设计——它能使二游的玩家无钱也自愿推磨,甚至为了能感受角色提升所带来的一瞬快感而投入时间与金钱。而《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同样基于这种设计原理,而在游戏中插入了“基因强化”这一功能(由于“道具整备”中的“道具改造”与“基因强化”原理颇为相似,后文中便先放下不表了)。
继续来到“角色养成”中的“武器整备”模块,这处倒是没什么特别需要在意的点——玩家要做的不过是将在战场中击败敌人获取的武器配件安装在角色的武器上,并在条件允许时将武器“升阶”,在性能上进行大幅度强化,相比“基因强化”模块,“武器整备”只会单纯提升角色的性能,而不会为角色提供更具功能性的特质,获取配件的方法也更单纯,更与“关卡”息息相关。而讲到这里,这一模块的基本内容也可以说没有继续讨论下去的剩余空间了。
下一步,便是另外一个局外布置大类“道具整备”了——道具整备比起基因强化,与局内的关系要更为密切一些,一方面,这些道具有时会在战局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而另一方面,玩家有时还要根据临场情况,在关卡中随时制作自己所需的道具。
制作道具是需要素材的——这符合常理而毋容置疑的一点,在抛开关卡目标与角色机制的情况下,也是《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中体验感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游戏局内,我们偶尔会在地图上见到部分黄色或紫色的光束,当我们操纵角色移动到光束所在格子上时,我们便能获取相应的物资——这些物资或是能够导向合成物品的零件,又或是能够直接使用的物品,虽然游戏本身并未作收集光束的强制要求,但显然,本作是鼓励收集行为的。
物资收集完毕以后,便只剩打造道具这一工序了——这一点上,想必也不用笔者多言,不过,还是要再提醒一下,“道具整备”这一系统真的很重要,在许多关卡中,使用道具往往能事半功倍(更何况像“蒙德”这种本身就很依赖道具的角色)。因此,不要单纯只依赖角色本身的性能,将道具的使用时机也纳入考虑范畴,方能有更大的机会完美通关。
结语
虽然并不太想提及,但《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的制作人风波显然是无法视而不见的一环,笔者也明白,在身为玩家之前,我们首先是带有感情的人——而带有感情,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情绪冲动,由于笔者并不是“少女前线”系列的受众玩家,自然,大概也便无法理解各位对制作人到底持着怎样的心情,这一点上,笔者也感到有些抱歉。
但怎么说呢,本作的质量真的蛮令笔者意外的,虽然跟“幽浮”、“火纹”等战棋名作系列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但在笔者一番体验下来,心里大概能在同类游戏中给到七十分打上的水准——如果你是战棋类游戏的忠实爱好者,那么本作应该说相当适合你,但假若你真的无法接受《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背后的风波事件,那么,笔者想,对于购入本作这件事,也的确应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