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暗区突围》对立面的《萤火突击》,能成为例外吗?
2024/06/12248 浏览综合

作者 | 泽良(上海)
“吃鸡大战”多年之后,网易在射击游戏领域试图重新发起反击。
6月6日公测的《萤火突击》,几乎每一个核心卖点的突出和呈现,都走在腾讯魔方工作室的《暗区突围》对立面上。
从前期宣发,《萤火突击》就将“六六突围、不如六六突突”等火药味十足的口号作为营销手段,甚至还将“弃暗投萤”、“鹅心心”等内容做进了游戏中。
隔着屏幕,也能嗅到浓郁的火药味。

这样处处“反着来”的做法,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在公测前两周,《萤火突击》官方便宣称预约数突破了1500万,相比《暗区突围》2022年同阶段的预约量高出了500万。根据七麦数据统计,《萤火突击》自6月6日公测以后,一直占据iOS免费游戏榜头筹。
抛开营销上喧嚣,回归玩法和内容本身,《萤火突击》真能创造“战术摸金”赛道的新格局吗?
01 大做减法,造就超低门槛
市面上主流的战术夺金游戏,如《逃离塔科夫》、《暗区突围》,基本都以硬核的机制设计、残酷的惩罚机制、拟真的游戏体验作为卖点。
随之而来的,是颇高的上手难度和令人望而却步的劝退点。
“搜索”、“战斗”、“撤离”是战术摸金游戏的基本玩法循环。《萤火突击》在保留此玩法架构的基础上,做了一系列简化,大幅降低了上手门槛。
高“出金率”设定是其最大卖点。
《萤火突击》的“大金”爆率高到难以想象:游戏中几乎每一个资源点,每一个NPC,都有很高的几率爆出高品质、高价值的战利品。
笔者游玩中发现,即便完全避战,也能将高价值物资塞满背包、满载而归。只要稍微搜搜便能稳赚不赔,搜到大金更是“血赚”,把把都能带着几百万身家撤离。
在社交网络的口口相传中,超高出金率成为了玩家们口中的最大亮点,和入坑的直接理由。

其二,游戏在战斗设计上,做了大幅度简化设计。
最直观的便是操作方面近乎“零门槛”的设计。在移动端版本中,游戏默认开启了“辅助瞄准”和“自动射击”功能。
乍看之下,这套系统似乎与其他射击游戏别无二致,但实际上手后,《萤火突击》的辅助功能堪称“官方外挂”。
在开启设置后,玩家将准星略微对准敌人后,不仅能实现“准星吸附”、“自动开火”的功能,甚至还具有“魔法子弹”效果:玩家瞄准敌人的任何部位,都能不偏不倚地击中胸部。
再加上本作较短的TTK、较快的人物移动速度,以及几乎可以忽略不记的枪械后座力,不论清理NPC杂兵,还是与玩家交火,在子弹类型合适的情况下,都能瞬间“蒸发”敌人。

游戏还去除了大量拟真机制。
例如,删去了“类塔科夫”中常见的换弹惩罚:玩家不需一颗颗压弹,也不用时刻检查弹匣中子弹的余量,只要包中弹药充足,直接换弹即可自动填满,且没有任何子弹损失。
“类塔科夫”中繁琐的医疗机制也被去除。玩家受伤后只需要点一下医疗包,就可以快速恢复生命值,既不需要“对症下药”,更不存在血量惩罚机制。
这些拟真机制的去除,使玩家可以更快从战斗间隙恢复状态,能够更从容的应对多场接连不断的战斗。
游戏加入了多种信息获取机制。
比如雷火申请了专利的“声纹”系统,在这套系统下,在玩家一定范围内的声音都会以“声纹”的形式,通过UI准确告知声源的大致方位、远近大小、声音类型。即便是完全静音进行游戏,玩家也能通过UI辨别身边的潜在威胁。
为了反制玩家蹲点,游戏还提供了一系列战术道具让“老六”无处遁形。

其三,游戏在对局设计上做了一定优化。
在对局开始前,玩家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各区域的争夺烈度,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出生点复活。
在普通的游戏模式中,对局也没有撤离时间的限制。除“火金”这种资源需要玩家在限定时间内带出撤离外,其他资源完全可以在战局中持续搜刮、优中选优,直到战利品满意再撤离。
同时,如若不慎在对局中阵亡也不用过分担心,游戏在每局中还提供了2次雪耻的机会。借由这个机制,玩家可以回到对局中复仇,拿回自己的战利品。
游戏采用了宠物系统作为保险箱,宠物的获取肝氪皆可,除了可以放置重要物品为每局搜刮保底外,游戏中的宠物还拥有“自动索敌”、“自动寻物”等技能,从而为玩家在探索和战斗中提供实际的助力。

02 轻量化的桎梏
针对《萤火突击》的游戏表现,玩家评价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部分持积极态度的玩家认为,相比同类游戏“天天破产”的尴尬窘境,《萤火突击》把把几百万的游戏体验十分上瘾。
另一部分玩家则认为,简化的游戏设计使其脱离了硬核射击游戏的范畴,加之并不突出的技术力,沉浸感和成就感较弱。
甚至有部分暗区玩家在面对“弃暗投萤”的宣传口号时,反向打出了“回头是暗”的呼吁。

从玩法层面来看,《萤火突击》的产品定位与《暗区突围》截然不同。雷火此举,显然是想打造差异化玩法,重新划定战术夺金赛道的市场份额,吸引被硬核机制“劝退”的玩家入坑。
实际上,类似的尝试和想法早已有之,但成功者寥寥无几。
动视旗下的《使命召唤》是全球吸金能力最强的射击游戏IP。2020年3月上线“吃鸡”玩法的《使命召唤:战区》后,再一次取得了巨大成功,2022年累计玩家人数达到了1.25亿。
尽管如此,动视借着《战区》风头正盛,趁势推出玩法借鉴自《逃离塔克夫》、玩法更轻度、节奏更快的DMZ模式后,却遭遇了“滑铁卢”。
去年年底,动视宣布DMZ模式不会与《现代战争3》和《战区》的任何解锁进度关联,包括战斗通行证和商店捆绑包,这意味着DMZ模式已与游戏营收大头脱钩。
动视表示,“我们觉得是时候从Beta版中吸取经验教训,可以将这些经验应用于未来的开发工作。” 基本宣告了该模式的死亡。

对大多数玩家来说,“拟真体验”+“硬核设计”,才是战术夺金模式的魅力所在。
轻量化设计的尴尬之处在于:对普通玩家而言,再轻量的战术夺金玩法、再高的装备爆率,也无法彻底消灭学习成本、“搬砖”成本和该模式与生俱来的强挫败感。
如果专注“爽”感设计,玩家索性选择诸如“吃鸡”、“死亡竞赛”类型的射击游戏岂不更好?
因此,大多数选择《萤火突击》的玩家,也是“塔科夫模式”的忠实拥趸。
腾讯的《暗区突围》曾经仔细考虑过轻量化的问题。制作人Onrry在接受《晚点 LatePost》采访时提到,魔方用研团队曾因游戏太过 “硬核”,受到了许多玩家的负面评价。但团队没有改变遵从传统硬核的设计思路,仅对部分玩法体验进行了优化:
最终,遵循硬核设计的《暗区突围》在国内外市场均获得了成功。直至去年年末,《暗区突围》的全球注册用户突破1亿。

即使在充满实验意味的“轻量化”赛道上,《萤火突击》也不止一个对手。
仅腾讯旗下就有脱胎于《和平精英》吃鸡玩法的“地铁逃生”模式,和即将在6月20日进行双端测试的《三角洲行动》。
前者背靠巨大的用户体量,后者在画面、手感等方面比肩国际一线,且在爆率、交易市场等方面的设定都更加保守,更有合作战役、大战场等玩法模式兜底。与这些玩法模式更加丰富的竞品对比,《萤火突击》似乎有些力所不逮。

不过,随着战术夺金赛道日趋火热,越来越多玩家开始关注游戏的长线运营表现,对该品类的服务器质量、外挂治理、经济系统、删档机制、服务定价、游戏环境等内容不满的呼声越来越多。
不论《逃离塔科夫》,还是《暗区突围》,亦或者是还未上线的《三角洲行动》,玩家对相关内容的意见与批判有增无减。
换句话说,在这个赛道,新玩家或许还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