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重巡洋舰和美系重巡洋舰,到底有多大的区别?
与其余大部分国家并不相同的是,日本的重巡洋舰最早并非是华盛顿条约的产物。其最早的古鹰级虽然是日美双方在轻巡洋舰方面较量的最终产物,但其使用思想却已经脱离了日本传统5500吨级轻巡的水雷战队旗舰概念。这点在其追加青叶、衣笠两舰预算的目的中即可看到,4艘古鹰级将组成一个战队独立作战,从而形成舰队前卫中的先头侦查力量,而这种思想,和日后日本海军对条约一万吨级巡洋舰最初所制定的任务几乎是完全一样的。而且这也使古鹰级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级安装20cm主炮的轻巡洋舰(相对于装甲巡洋舰)。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平贺让首先认清到了在以炮战为主的古鹰级上安装鱼雷兵装既是不必要、也是危险的。因此即建议取消鱼雷兵装,但在海军的坚持下,最终还是将鱼雷搬上了古鹰级,而这些鱼雷,事实上直到30年代中期重巡洋舰被确立为夜间鱼雷战掩护力量后才成为必需品。从日后的太平洋战争战史来看,平贺的先见之明要算是非常明智了,鱼雷殉爆而导致日本重巡洋舰受伤加重、甚至最终导致沉没的情况几乎出现在了所有级别的日本重巡洋舰身上。除此以外,还有平贺反对、而军令部坚持要求的中央防水纵壁,在实战中最终也导致了包括爱宕、摩耶在内的几艘重巡洋舰遭潜射鱼雷命中而倾覆沉没。即使是平贺让在其古鹰级中设置了相对其吨位而言较高的GM值,并可以保证在单侧两个主机舱或者锅炉舱被淹没的情况下舰体不会倾覆,但却依旧无法抵消这个中央防水纵壁所带来的倾覆危险。
与此相反,由于军令部并非对舰型特征做任何要求,而得以完全由平贺本人进行设计,因此古鹰在减轻舰体重量和洋航性、横向稳定性、以及舰体强度方面得到了非常均衡而优秀的设计,虽然最终施工的超重使这些设计的实际效果有所下降,但在其仅有的7100吨的标准排水量上,古鹰级还是达到了相对优秀的水平。
而当秒高级的设计情况又不一样了,由于华盛顿条约将辅助舰艇排水量上线设置在10000吨,因此即“人为”的创造出了一万吨巡洋舰这一全新的舰种。虽然各国的一万吨级巡洋舰都是从其轻巡洋舰发展而来,但在此之前,美国和英国所设计的轻巡洋舰都与日本的5500吨级轻巡洋舰相似,只是相对后者排水量更大、战斗力更强,因此两国的第一级条约一万吨巡洋舰彭萨克拉级和肯特级就成为了全新设计的舰种。而对于日本而言,秒高级却已经是其第二级装备20cm主炮的一等巡洋舰,因此秒高级的设计也就是放大版的青叶而已。
平贺在这一级巡洋舰上继承了古鹰级的优秀舰型,同时在主炮和防空炮安排上也奠定了其后直到最上级的基本布局,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平贺在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后,终于迫使军令部放弃了鱼雷兵装。但平贺出过后,藤本接手了秒高级的最终案设计,一切又被颠倒回来了,鱼雷被重新纳入方案中,而且数量还增加了一半之多,防空炮数量也同样增加了一半,同时还新设了桥楼甲板。同样个性鲜明,但却性格随和、缺乏魄力的藤本无法像“平贺不让”那样抵挡来自海军的压力,只是一味的接受了一切无论是合理还是不合理的要求,导致秒高级的重心比原方案提高不少,而日本重巡洋舰的横向稳定性不足问题,也终于在藤本较为软弱的性格下浮出水面了。
虽然横向稳定性不良的问题在秒高级上表现得并不明显,但对于藤本的舰政本部第四部领导生涯来说,绝不是一个好的开端。而且这一开端在其后的高雄级巡洋舰上更加被“发扬光大”。比秒高级大三倍的舰桥、覆盖整个舰体中部的桥楼,以及从中甲板提升到最上甲板的鱼雷设备都再一次提高了重心高度。在14000余吨的公试排水量状态下GM只达到了1.2米,远低于应有的1.4米左右水平,而轻载状态下的0.38米也低于应有的0.5米。虽然这种横向稳定性差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军令部要求在高雄级上设置舰队旗舰设施,导致舰桥过大、重心过高造成的。但藤本本人对军令部的要求不加修改,也不顾及其所带来的危险和缺陷即将其应用于日本海军期望的下一代主力巡洋舰上,明显也是不妥当的做法。其横向稳定性的低下不仅对舰体安全存在隐患,同时也因为由此带来的射击散布过大而影响了火力发挥。而这一问题即使是在现代化改装后主炮塔安装了98式射击延迟装置后也并未得到很大的改善。
在藤本首次彻底脱离平贺系的思想而全新设计的最上级上,藤本又一次全盘接受了军令部的设计要求。而这一次的要求毫无疑问的是已经彻底的脱离了“合理”二字的范畴,要在8500吨的巡洋舰上安装比高雄级更强的武备、更好的防护,并同时得到更快的航速。虽然由于在动力系统方面由于可以采用超高温锅炉来减轻了大量重量,但这些要求依然是相对离谱的。藤本对整个方案的唯一改变是将8500吨的标准排水量提高到了9500吨(高雄级超过11000吨),但即使是增加了1000吨排水量,也毫无疑问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因此藤本继在高雄级上牺牲了横向稳定性之后又再次牺牲了舰体结构强度,采用了不成熟的电气焊接工艺来建造大部分船体,以便减轻重量。结合经过福田启二进行了改进后的最终公试结果,可以想象,倘若最上级真的按照C-37方案完成,其工程质量将会是非常之差,不仅仅是舰体强度,还要包括其横向稳定性也会远远低于日本其余重巡洋舰,即使是稳定性已经比较差的高雄级都会比它更好一些。不过与此同时,藤本全新设计的防护体系,却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并最终也为大和级战列舰所采用。
在福田启二解体藤本之后,日本舰船设计的风格又再一次回到了平贺式的老路,不过由于藤本此前已经完成了最上级和利根级两型日本最后的重巡洋舰初步设计,因此福田启二所能做的也只是对其方案加以修改和强化。从1934年11月到1938年2月,他用了将近两年时间,福田花费了超过3年时间才彻底解决了在藤本遗留给最上级的一系列问题,不过他在同时也一并解决了建造中的利根级所存在的同样问题。并最终将利根级打造成为了继古鹰级之后日本海军最成功的重巡洋舰,其余的秒高、高雄、最上三级都或多或少的拥有一些诸如舰体强度或者横向稳定性不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直到大规模改装后才得以部分解决。在积累了16年的建造经验,又经历了友鹤事件和第四舰队事件后,日本海军终于得到了一级在完工时即没有任何问题的重巡洋舰。
如果把平贺让和藤本喜久雄两人进行一下比较,前者无疑是相对保守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会坚持一些“怪癖”(例如坚持长门级战列舰的烟囱应该是直立的,而且希望在天城级和加贺级上使用蒸汽——电力推进系统)。但从长门、加贺、天城三级主力舰的设计上可以看到,平贺让依然也是愿意采用较新式的设计思想,只是他并不愿意在为数不多的主力舰艇上过多使用未经验证的技术。因此在夕张号的实验获得了成功后,他即立刻将其成功之处继承到了古鹰级上,并在日后的其余巡洋舰,甚至驱逐舰上继续发扬光大。在由于与藤本产生矛盾而退出舰政本部后,他也曾破例以私人身份参与到舰船设计中(例如著名的金刚代舰事件),并引起了藤本控制下的舰政本部的不满。直到藤本离职后,平贺的门生福田启二才以顾问的方式将平贺带回到了日本舰船设计界的中心。1937年,平贺也以顾问的身份和福田启二共同缔造出了空前绝后的超级战列舰——大和。
使用思想
自华盛顿条约签订之后,由于主力舰比例被限制在6:10,并不足以单独在舰队决战中击败美国主力舰,因此在日本海军中开始诞生了其对美作战计划的基础,即渐减迎击战略。该战略将在原先计划中的西太平洋舰队决战基础上进行改进,寄希望于在美国舰队穿过太平洋向西挺进的过程中利用潜艇、驱逐舰、以及巡洋舰部队(30年代后还要再加上航空部队)消弱美国主力舰的数量优势,最后再以战列舰部队在西太平洋与其进行舰队决战,并击败对方。
计划预想美国舰队在战争开始时将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太平洋舰队主力,驻扎在美国西海岸或者夏威夷,而另一部分则是驻扎在菲律宾的亚洲舰队。开战后日本将首先消灭亚洲舰队,并攻克南洋、马里亚纳一带地区。而太平洋舰队主力在得到大西洋舰队增援后将分为三个部分向西前进,包括一个由潜艇组成的破交部队,一个由18艘重巡洋舰组成的前卫、警戒部队以及由15艘战列舰组成的主力部队,其外还有可能在北太平洋增加一支牵制部队,由4-6艘重巡洋舰和一到两艘航空母舰组成。
而日本在其20年代到30年代早期计划中,为了对付美国拥有数量优势的进攻,将在马绍尔群岛以北部署两个潜水战队对美国主力部队进行袭击,同时也分别在小栗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以及卡罗琳群岛部署潜水战队沿途袭扰美国舰队。第一舰队的战列舰部队在此过程中将集中在琉球群岛待机,而重巡洋舰们所在的第二舰队将和第一舰队的重巡洋舰(第六战队)其东南方向待机。待美国舰队进入小栗原群岛以东海域后,第一、第二舰队所属的两个水雷战队将在决战前夜对美国舰队发动大规模鱼雷战,第二天再由重巡洋舰和战列舰分别击败美国舰队的前卫和主力部队。
此时的日本重巡洋舰所担负的任务相对单纯,只是作为舰队前卫和侦查力量存在,击败对方的重巡洋舰以为己方主力舰队取得侦查优势并帮助后者得到更好的交战阵位,并在决战中配合主力舰攻击对方主力部队。但是从30年代开始,美国主力舰队的警戒力量开始大幅增强,单凭驱逐舰和5500吨级轻巡洋舰已经很难在夜战中突破其防御力量,更妄谈对美国主力舰发动鱼雷攻击。因此日本海军不得不开始考虑将重巡洋舰、甚至金刚级战列舰(20年代第一次大改装后改编为战列舰)都作为水雷战队的掩护力量投入夜战,而这也成为了金刚级第二次大改装成为航速30节的高速战舰的原因之一,因为其第一次大改装后的26节航速无法伴随游击部队(即重巡洋舰部队)作战。到1937年,重巡洋舰被正式列入了夜战力量的一部分。
按照计划,日本海军所拥有的全部重巡洋舰都将在第二舰队司令长官指挥下投入到夜战当中,第五、第六(隶属于第一舰队)、第七、第八四个战队将分别与一个水雷战队组成4个夜战队,并分为两个夜战群,个配属一艘重雷装舰(北上、大井,由5500吨级轻巡改装,分别安装有40具鱼雷发射管)而第四战队则将在第二舰队司令长官亲帅下与由金刚级组成的第三战队组成掩护部队为整个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整个夜战部队在战列舰决战前一天的傍晚将接近到距对方舰队50-60海里左右,然后从午夜开始作战。届时,第四战队将集中与对方舰队背后,而第三战队的两个小队则分别位于两个夜战群前方。除第四战队外的所有重巡和重雷装舰将在战斗开始时对美国舰队进行一次远距离的鱼雷齐射,以消减其外围警戒部队的实力。之后第四战队即将与第三战队配合对美国舰队外围部队展开炮击并争取打开两个缺口,同时其余四个战队的重巡也将开始炮击并掩护其所在的夜战群的先头夜战队突破这两个缺口。第四战队在缺口后打开后分为两个小队,分别攻击美国主力舰队的后侧方向,以牵制其对鱼雷的规避。当战斗进入高潮后,两个夜战群的第二个夜战队也将突破缺口对美国主力舰队进行鱼雷攻击。在清晨之前,整个夜战部队就将撤离美国舰队附近,并重新组成主力部队前卫,为舰队决战服务。
不过在30年代末期,航空兵的巨大发展使得日本海军开始考虑集中使用航空母舰,同时也产生了将金刚级用作为航空母舰掩护力量的计划。仅仅将第四战队用作夜战掩护力量自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还有情报指出美国准备建造超过30000吨的大型巡洋舰作为重巡洋舰部队的领舰使用。日本海军遂开始设计一个排水量同样超过30000吨的大型巡洋舰,即超甲巡来替代金刚级高速战舰在夜战部队的位置,但在开战后即取消计划。1941年12月8日,随着珍珠港内美国战列舰被炸得七零八落,渐减迎击也失去了其作战目标,而日本重巡洋舰在整个战争中也最终没有得到大规模夜战的机会,而只能在瓜岛去施展其训练已久的夜战能力。
美日谁强?
日本重巡洋舰从古鹰级开始即秉承了高速、重火力、重鱼雷武备、重舰体防护、中等续航力等特点,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则是几乎毫无防护的炮塔、非常容易殉爆的鱼雷、较低的横向稳定性以及超过了条约10000吨标准排水量限制。
美国人则从其第一级重巡洋舰——彭萨克拉级开始就确立了大续航力的特点,其目的是在日本挑起战火后掩护主力部队的长途西进。与日本的第一级10000吨级巡洋舰秒高级相同,彭萨克拉级也装备了10门主炮,不过后者采用的却是两座双联装炮塔和两座三联装炮塔的布置方式。而彭萨克拉的动力舱装甲带厚度只有63.5mm,而且只延伸了一层甲板的高度,而且采用的也是节省重量考虑的小幅度外倾而非防弹效果更好的内倾,除此以外,该级重巡洋舰既没有专门的防雷系统也没有相应的防水隔壁,防御甚至比古鹰级更加薄弱,最大航速也比秒高级少了3节左右。但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彭萨克拉标准排水量只有9097吨,是严格遵守了华盛顿条约非主力舰吨位不得超过10000吨规定的产物,性能弱于比它大了2000吨以上的秒高级也在情理之中。而且与秒高级只有76mm的倾斜弹药库装甲相比,彭萨克拉级独立于主装甲带以外的内置垂直弹药库装甲厚度达到了102mm,相对还是更加安全一些。
美国人在彭萨克拉之后的第二级条约巡洋舰北安普顿级依然只有9000吨左右的吨位。在将主炮布置改为三座三联装炮塔后,北安普顿级得以将动力舱装甲带厚度提升至76mm,而弹药库装甲带却减少到了95.25mm,依然采用小幅度外倾且只延伸一层甲板的布置,同时也依旧没有防雷系统和防水隔壁,其续航力和最大航速则依旧与彭萨克拉级相同。而此后的波特兰级和新奥尔良级两级条约重巡洋舰,也都是在北安普顿级上扩大排水量、增强防护改进而来的,其中波特兰级弹药库装甲改进至146mm,而新奥尔良级的主装甲带则在动力舱达到了127mm,弹药库装甲却又再一次降低到了76到102mm。但总体而言,由于这些重巡洋舰在主装甲带的布置上采用了外倾而非内倾,在相对于同时代高雄级的装甲厚度并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其防护效果并不比日本重巡洋舰所采用的较薄的内倾装甲更好,这一问题在远距离交战,双方炮弹下落角度更大时会体现更为明显。只有在炮塔防护方面,这些重巡洋舰才超过了日本25mm的脆弱炮塔。而且由于鱼雷武装的缺乏,从而使日本的条约重巡在夜战中占据了较大优势。而日本条约重巡,在综合性能上,也得以压倒美国条约重巡洋舰。
不过,虽然在个体性能上居于下风,但由于伦敦条约的规定,美国人就像在主力舰上一样赢得了17:12的数量优势(另有一艘在条约到期后建成)。而这一问题在条约结束后日美双方的海军竞赛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从1937年1月1日开始到战争结束,日本仅仅完成了4艘最上级的重巡改造工程并建成了2艘利根级以及5艘6500吨到8000吨级的轻巡洋舰,而美国人仅完全脱离条约限制、标准排水量高达14000吨以上的巴尔帝摩级就完成了11艘之多,同时还有几十艘排水量接近甚至超过10000吨的轻巡洋舰服役。国力上的差距导致日本这18艘优秀的条约重巡洋舰注定将会被美国海军所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