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仙人入梦——T形帛画

04/262227 浏览物华茶馆
帛画,是中国古代画种,它因画在丝帛上而得名。内容图案通常是飞鸟走兽、人物与神灵。而中国帛画,也像其画上的神灵一样悠远长久。
帛画兴盛于战国时期,西汉时期发展到顶峰。根据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的角度综合分析,可以将帛画是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①战国中期为兴起期;②战国晚期为成长期; ③西汉初期为鼎盛期; ④汉武帝时期为扩展期 ;⑤西汉末至东汉为衰亡期。
时间可具体到江汉公元前297年。帛画的诞生与楚国文化中的招魂习俗紧紧相连。楚国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其势力遍及中国南方,版图、人口、兵甲、文化均居诸侯之首。而楚怀王的当政是楚国命运的转折点。此时秦国崛起于关西,商鞅变法使得秦国日益强大,与楚并为两霸 。"凡天下强国,非秦则楚,非楚则秦。"关东六国深感秦国的威胁,乃合纵抗秦,楚怀王因实力强大而被推为盟主。但秦国采取了张仪的计谋,远交近政,对六国分别施以打击、拉拢、分化、瓦解等手段,使六国联盟徒有虚名。而秦楚以为的五国只好因不同的形式“朝秦暮楚”。而楚怀王刚愎自用,忠奸不分,昏庸无能,使楚国的状况每日俞下,他自己也因为受骗入秦,最终客死他乡。但是,楚怀王被囚于秦三年,始终拒绝割让楚国土地以求生,又博得了楚人的同情。所以,“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一说屈原的《招魂》也因此所作。《招魂》是屈原采用民间流行的招魂词而写成的。可见,招魂习俗在楚国颇为流行。而帛画正是招魂习俗的产物。马王堆一号汉墓T型帛画正是屈原《招魂》的最好图解。
马王堆一号汉墓T型帛画,出土于1972年,长205厘米,宽92、47.7厘米,现藏于湖南博物院。其出土时覆于汉墓的锦饰内棺的盖板上,应为出丧时的“幡”,有引魂升天之意,表现了墓主对羽化登仙的渴望。画面的上、中、下分别表现了天、人、地三副场景。上部分的女娲、神鸟、金乌、扶桑等,体现了天上的神秘庄重。中间则刻画了墓主人的升仙景象。下半部分以赤蛇、鸱龟、青龙白龙等展现出幽冥水府的形象。整幅画面自然协调,色彩浓烈,庄重典雅,富丽堂皇。画面大胆,对比强烈,生与死的对比,体现了楚人视死如重生的思想,即人死后成仙的黄老思想。
而物华弥新中的器者,T形帛画,她的服装与本体马王堆一号汉墓T型帛画同样庄重典雅,带有神秘色彩。她可触金乌,可驭鸟兽,或许在某个雷填填兮雨冥冥的夜里,仙人也曾入她梦中。
TapTap
TapTap
TapTap
63
1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