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校级的菜鸟考据:歌剧!就是艺术!
修改于2024/02/261115 浏览综合
惭愧惭愧,本人对歌剧又不是特别了解,这波考据纯属深蓝哥喂饭吃,小人我呢,就是个搬运工,再加上一定有懂这个的司辰大人珠玉在前,这波啊,这波是对歌剧零基础的朋友的小小科普,我自己也学点。
说实话,很久没见过99这样有这等层次的文学性的手游了。
我们首先解决概念问题:什么是歌剧?怎么还分大歌剧小歌剧轻歌剧呢?
按百度百科的解释,歌剧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表达剧情的戏剧,是戏剧中以唱为主的分支。歌剧源于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首秀于17世纪初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所以为什么要选古典乐之都维也纳…古典音乐入门级爱好者应声倒地…)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开先河者是作曲家、管风琴家海因里希·许茨,看过剧情的司辰应该都对海因里希这个名字不陌生,他最后成为伊索尔德小姐的枪下亡魂(同时搭上了我最舍不得的霍夫曼,恨死他了…)。话说回来,意大利歌剧的确在相当一段时间占据歌剧正统,歌剧在欧洲的广泛传播也的确以意大利为起点。不知道这么说合不合适:意大利歌剧之于欧洲,类似于京剧之于中国。
接下来我们说说大歌剧。与歌剧不同,大歌剧起源于法国,19世纪30年代左右。那时正处于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称帝时期,法国新兴资产阶级意识觉醒,急需能充分刺激感官的艺术盛宴。此时,严肃的大事件也能搬上舞台,描述宏大事件的大歌剧应运而生,开山者叫斯蓬蒂尼,代表作有《贞洁的修女》。那么……最富盛名的大歌剧,也是大歌剧的终末之作,当属1868年的《哈姆雷特》。
小歌剧的话,定义就相对更丰富了。有时候就泛指小型的歌剧,比如什么民谣歌剧,滑稽歌剧什么的,有时候干脆和音乐喜剧画等号。19世纪就专指规模小的歌剧,比如独幕剧。音乐则多采用圆舞曲(施特劳斯家族推幸福地应声倒地……)比如说我们的三幕轻歌剧《蝙蝠》,是小约翰·施特劳斯(也就是施特劳斯二世)作的曲。然后隔壁的《宿命回响·弦上的叹息》的蝙蝠姐姐,可酷了,给大家看看。当然我早就不玩了哈。

好看不
轻歌剧其实就是17、18世纪的小歌剧,19世纪发展为独立的艺术体裁。风格浪漫多情,清新而多愁善感。开山者是奥芬巴赫,如果您也是古典乐爱好者,不对,无论是否接触过古典乐,您应该早就对欢乐的《康康舞曲》有所耳闻。没错!他就是作曲者!同时,他的轻歌剧代表作《地狱中的奥菲欧》肯定也耳熟能详啦。这里再多说一句,他唯一一部未完成的歌剧,叫做……《霍夫曼的故事》。好快的刀……

喜欢这个剧照,放上来,嘿嘿
接下来,就是H5小游戏中透露的,1.7版本新角色与新衣装相关的剧目。
首先是1.7上半的神秘学新秀,疯疯的很安心的歌剧演员、通灵者伊索尔德。她对应的剧目为《莎乐美》,最广为流传的版本创作者为王尔德。对了,她的传承组(天赋)叫做“七重纱”,就是莎乐美跳的舞噢。莎乐美的故事源于《圣//经》,超级……变//态。简单来说就是这样:莎乐美是犹太公主,她的继父(犹太国王)想娶了自己的弟媳妇(莎乐美的亲妈),一位叫约翰的圣徒死命阻挠,莎乐美爱约翰。然后高潮来了,她在宫廷舞会上跳了这么一个七重纱舞,按照约定可以许一个愿望,愿望是,呃,约翰的头。
物理意义的。她的好爹如她所愿,莎乐美如愿得到了爱人的头颅。
好特么炸裂,这么一看伊索尔德真的挺符合原型的精神状态。因为本人也是舟批,之前对一个角色暮落比较感兴趣,他的原型之一也是莎乐美,英文名就是Shalem,二级能烧命打大量伤害,外表优雅内心疯癫,挺带感的蛇蛇,看看他这个时装就知道了。

仔细看背景

伊索尔德的另一个对应剧目《托斯卡》,作者是G.普契尼。爱情悲剧,剧情中伊索尔德饰演的托斯卡刺杀了基金会维也纳分部的负责人,在剧中是强迫托斯卡的警察局局长斯卡皮亚。伊索尔德视角中的卡卡尼亚,就是托斯卡真正的爱人、因为掩护革命党人而英勇就义的画家卡瓦拉多西。你们女酮……又让我嗑到真的了。

然后是1.7下半的神秘学新秀,能力为“阅读”,霍夫曼的小助理,初出茅庐的基金会外派人员,真正的小天使马库斯。她对应的剧目为《女武神》,是德国音乐家瓦格纳著名的大型史诗连篇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第二联。女武神指的是布伦希尔德。故事很长,感兴趣的司辰可以慢慢了解。相信失去了她的守护神霍夫曼但终于摆脱了幽微的马库斯,能成为自己的女武神。

梅兰妮新衣着“夜晚如此祥和”,看着像婚纱其实就是婚纱,因为她对应的剧目为《费加罗的婚礼》,1786年莫扎特的轻喜剧。写到这里,我已经完全理解为什么故事发生在维也纳了。故事是爱情故事,费加罗是一位理发师,不过他的爱情还是挺波澜起伏的,而且剧中的人物关系真的是错综复杂,乱七八糟的。结果吗,都轻喜剧了,自然是Happy Ending啦。个人感觉梅兰妮的原型应该是费加罗的新娘,伯爵夫人的女仆苏珊娜,剧照中的“欢乐的少女,摆弄着一些移花接木的把戏,把鲜花撒在高贵的伯爵面前”应该指最后一幕中她和伯爵夫人换装戏弄全剧最大反派伯爵的情节。活泼的新娘真的太可爱啦。

37新衣着“快乐的捕鸟人”,对应的剧目为《魔笛》,莫扎特最杰出的歌剧,取材于诗人维兰德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lulu oder die zauberflöte)的童话。37的原型是其中类似旁白、语言幽默诙谐,在故事中饶舌的快乐的捕鸟人帕帕基诺。故事是埃及王子塔米诺历尽艰险与夜女王的女儿帕米娜终成眷属的奇幻爱情故事,魔笛是夜女王送的,不过反派也是夜女王。小声提一嘴,帕帕基诺其实是男中音噢……

五色月新衣着“银玫瑰”,对应的剧目为《玫瑰骑士》,德国著名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于1909年创作的一部三幕歌剧,他也参与创作过《莎乐美》。五色月的原型并不是女性角色,而是玫瑰骑士奥克塔文本人,因为他长相清秀,被公爵夫人直接打扮成了娇美的侍女。银玫瑰是剧中代表纯洁的爱情的信物,玫瑰骑士最后也因为这件信物误打误撞地结识了真爱。不愧是我们五色月。衣服是真的很好看啦。

最后是赠送衣着,莫桑女士的新衣着“教堂之外”,对应的剧目为《修女安吉莉卡》,独幕剧,福尔扎诺编剧,普契尼谱曲。这部剧没有男声,全部由女声歌唱,神秘凄美。莫桑女士的原型是修女安吉莉卡本人,她在被迫成为修女之前诞下了爱情的结晶,忏悔七年后得知孩子去世的消息,毅然服毒自杀。垂死的安吉莉卡向圣母玛丽亚祈求宽恕她的罪孽,奇迹出现,玛丽亚带来了她的孩子,她在看着孩子走向通往天堂的阶梯时安详去世。故事很悲剧,但这身修女服装的确衬托出了莫桑女士的知性美。

那么,对于这么一个充满艺术的版本的一点点考据就到此结束啦,感谢您的观看!您的每一个赞和每一条评论都是对我的支持与认可。欢迎批评与建议,希望您能玩得开心!最后,祝各位司辰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