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的小游戏之王(二)
2023/12/291755 浏览综合

作者 | 泽良(上海)
尽管面对版署《网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上市游戏公司股价纷纷暴跌,小游戏也被认为将面临更严监管。但三七互娱对小游戏赛道的“闪电战”,依然是经典案例。
2022年占位入局,2023年异军突起,短短两年,以《寻道大千》为代表,三七互娱在小游戏领域就实现了对“咸鱼之王”豪腾嘉科的赶超。

01 多款游戏同步买量,根据结果快速迭代加码
三七互娱从页游起家,逐渐成为国内仅次于腾网米的老牌大厂,市值常年位居上市游戏公司第三。小游戏的打法和逻辑,与页游相似,相对于内容和玩法,更依赖买量能力。
正如在页游时代,用户不一定知道“三亿鼠标的枪战梦想”,却八成知道“一刀999”,凭借更低的买量成本,小游戏可以铺天盖地的在各种渠道推送,覆盖更多的泛用户人群,而且不用下载,点击即玩,转化率更高。

从研发上来说,小游戏周期短、玩法易复刻、迭代快、跟热点能力强,大幅降低了研发成本和风险。
例如,《寻道大千》和《灵魂序章》除了题材、画风有所不同,玩法几乎完全脱胎于《疯狂骑士团》所开创的“开箱Like”玩法。

三七互娱自身的研发能力也不低,在网游、H5、APP端游都发行过成熟产品,不论从零研发,还是将已成功的游戏产品移植到小游戏端,都成为可能。
比如《小小蚁国》2023年登陆小游戏端,半年流水达到1亿元,就是改自三七旗下的同名SLG产品,仅在UI、首充时长等方面做了一些适配小游戏生态的微调。

另外,小游戏上线门槛低,让既能发行又能开发的三七互娱可以开辟多条“战线”,同时开发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产品,再投放至市场试水,根据成绩决定后续运营,既提升了爆款出现概率,又降低了亏损风险。
而且,对三七这种对买量十分上头的厂商来说,研发成本降低,意味着可以将更多资金用于买量,轻轻松松“1+1大于3”。
三七自身有业内首屈一指的投放运营经验,自2018年开始流量运营后,不仅坚持“品效合一”的投放思路,而且自主研发了“量子”智能化投放平台和“天机”智能化运营平台,一个负责吸引用户,另一个负责留住用户。
根据三七互娱技术中心的负责人此前介绍,“量子”能对游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支持对投放计划进行标准化处理,能实现投放业务“7×24小时”的批量化与自动化,还能更智能、准确地展现投放素材的实际效果。
“天机”则是一个智能化分析运营系统,通过对游戏核心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能准确预估产品LTV模型,将投放控制数据反馈至“量子”系统,帮助发行团队迅速判断一款新游戏是否适合当前的投放模式,从而降低游戏运营风险,降低无效投入。

02 IP赋能,更潮更年轻的营销策略
当然,买量和投放再怎么厉害,内容本身能否吸引用户也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在热衷“传奇”类游戏的中年玩家逐渐老去,“Z世代”玩家群体崛起的背景下,单纯“病毒式”营销已然不可行。
三七互娱一改曾经“博眼球”的游戏营销策略,开始采用更容易被年轻群体接受的内容吸引用户,为旗下游戏塑造“品牌价值”。《叫我大掌柜》就是最典型的产品案例。
《叫我大掌柜》实行了大量跨界的IP联动,不仅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覆盖,而且借助古风、怀旧等关键词,吸引了大量玩家的兴趣。
作为一款经营类型游戏,《叫我大掌柜》的背景设定和灵感出自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天生自带古风属性,使得其更容易与一些历史文化品牌联动。无论“三山五园”、《仙剑奇侠传三》,还是《厨神小当家》,《叫我大掌柜》不仅是表面的营销式联动,而且将这些IP的内容与游戏内容做深度的融合。
例如为《仙剑奇侠传三》开发的“蜀山”玩法,为《厨神小当家》制作的全新主线剧情。

其次,《叫我大掌柜》在营销内容创作上也更走心。尽管《叫我大掌柜》还是按照三七传统风格,倾向于用知名艺人做宣传,但是不同于以往穿上一身浮夸的塑料铠甲,说几句不明所以的洗脑广告语,《叫我大掌柜》在内容创作上下了狠功夫。
自2021年上线以来,《叫我大掌柜》请了诸多耳熟能详的歌手为其献唱主题曲,例如腾格尔、二手玫瑰等,这种“主题曲”类型的宣传视频,在B站的播放量基本都破了百万大关。深受古风爱好者喜爱的歌手黄龄,为《叫我大掌柜》演唱的《琵琶行》,填词讲究、曲调优美,仅在B站便收获了426.6万次的播放量。

在广告短片方面,更请到了《武林外传》的原班人马打造,在游戏中也设计了大量联动内容,让“大掌柜”遇见“佟掌柜”,激起了玩家们的怀旧情怀。官方还紧跟短剧潮流,邀请国内知名的喜剧公司开心麻花量身打造了一系列搞笑短剧,在逗人一笑的同时,激发用户好奇心。

最后,三七还借了“短视频”和“热梗”的东风。
在抖音平台上,官方与大量知名红人合作,创作宣传游戏的短视频内容。这些内容往往以“段子”、“热梗”的形式输出游戏相关内容,在不影响视频整体节目效果的前提下,加深了观众对游戏的印象。

在官方投放的广告素材中,也经常运用时下流行的热梗进行素材创作。例如基于去年“人类高质量男性”的热梗创作的广告,就十分引人瞩目。

三七的造梗能力相当不俗,譬如“破屋取暖”系的广告视频,就火出了圈,与前两年爆火的“吞鲲游戏”类似,其无厘头的搞笑风格深受广大年轻用户的喜爱。
03 精准的海外市场战略
2012年,三七互娱成立了37 Games发行品牌。时至今日,其运营产品总数超百款,在中国港澳台 、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多地区开设了发行业务,构成了集研发、发行、运营三位一体的成熟体系,近几年《Puzzles & Survival》、《云上城之歌》在海外成绩相当突出。

今年,37games副总裁吕春华在接受《21世纪商业评论》采访介绍:经过多年积累,三七互娱的出海策略由“分区突破”调整为定制发行。在新策略之下,发行人员深入理解产品,根据赛道和品类不同,进行本地化运营。
具体来说,三七不仅会根据不同地区用户的喜好,重点发行不同的游戏产品,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游戏内容进行调整,很讨巧地制作相应的投放素材内容。
随着小游戏产品风生水起,三七也成为最早将小游戏做成端游,反向输出至海外市场的厂商。《寻道大千》就是典型。
《寻道大千》作为一款修仙题材的开宝箱游戏,浓郁的东方风格很容易得到东亚文化圈的认同。因此,在制定出海战略时,《寻道大千》选择了港台日韩作为主要发力点。又因为相比修仙题材,日韩玩家对中国的西游题材更熟悉,所以《寻道大千》在不同市场有完全不同的游戏名,在港台叫《小妖问道》,在日韩则突出了西游元素,命名为《妖游记》。

在海外市场营销,三七互娱也颇有一手。《叫我大掌柜》在韩国宣传时,不仅针对韩国玩家调性,将游戏名改为了《有钱人:商业时代》,还请来了韩国知名演员任昌丁做代言,拍摄了广告短剧。《叫我大掌柜》登陆韩国市场之初,就在App Store取得了下载榜第2、畅销榜第8的成绩。

04 未来的路
面对卷成红海的手游市场,开辟小游戏赛道是现在诸多游戏厂商的选择。得益于对买量玩法的深厚经验,营销手段的推陈出新,出海渠道的保驾护航,三七互娱成为了目前征战小游戏赛道的厂商中,最亮眼的那个。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涌入,小游戏市场转为“红海”,只是时间问题。这对于重度依赖买量和投放的三七互娱,不是一个好消息。2022年财报显示,三七互娱的销售费用达到87亿元,占总营收53.22%。今年上半年,其销售费用占比达到54%。主要是由于竞争加剧致使买量价格攀升。
对三七互娱而言,困局依然存在。面临逐步迈向红海的小游戏,是继续买量内卷?还是探索另一条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