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过七夕

修改于2020/08/251698 浏览综合
吃吃吃-食巧食,求灵气
巧食,就是七夕这天,饺子、面条和油果子等节日食物。
这里最出名的,还属巧果。巧果是用白糖浆混入面粉、芝麻、捏成金鱼、虾等各种形状油炸出来的老式点心,啊~隔壁小孩儿都馋哭了。
在我国一些地方糕点铺,还会做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还会称为“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TapTap
“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
拜拜拜-乞巧添美意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因为在这天晚上,少女们会沐浴焚香、花草染甲,穿着新衣服在庭院或楼台摆好笔砚、针线、水果和酒,对着织女星祈祷,求得一双巧手。
你知道吗?有双巧手可是古代女生魅力值噌噌噌的加分项,在媒婆口中一旦传的响亮,就不用担心自己嫁不出去而被国家罚款了。在古代,30岁左右还未出嫁的姑娘,罚金为“五算”,相当于一年的伙食费呢!
TapTap
“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
约约约-针尖上的狂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唐代诗人崔颢的这首《七夕》,就再现了都城长安七夕之夜的盛景。
七夕乞巧,最常见的活动是穿针乞巧,若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为:得巧明清时期还更流行“丢巧针”~
TapTap
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
七夕不是情人节?
很少有人知道,真正的中国情人节,其实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只有在这个时候,古代的男男女女们才可借观花之名,会梦中之人。
古代人不仅不把七夕当作情人节,还认为牛郎织女两人是异地恋,不太吉利。
《红楼梦》里在七夕出生的巧姐,就被凤姐嫌弃“生的日子不好”,担心“恐是仙家好别离”,后来被刘姥姥取名为巧姐,是为了“以毒攻毒”。
古人对待七夕,是当作重大节日来庆祝的~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今夜繁星点点
宜吟诗,体验《画境长恨歌》
115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