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82 浏览综合
苻丕(354年~386年),字永叙(一作永叔),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出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氐族。前秦第四位皇帝。文桓帝苻雄之孙,宣昭帝苻坚庶长子。[1]
苻丕宽厚仁义,聪慧好学,博览经史。少时册封长乐公,拜邓羌为师,学习兵法精要,官拜雍州刺史,年长后历任使持节、征东大将军、尚书令。苻丕体恤底层兵士,深受士卒拥戴。建元十五年(379年),苻丕率军攻克襄阳,迁冀州牧。建元十六年(380年),苻丕奉命镇守邺城,任内关东安宁,百姓安居乐业。苻丕重用关东士族,封劝、封孚、申绍、高泰等士人皆入其幕府。[2-11][46-49]
建元二十年(384年),慕容垂反于关东,苻丕率领河北军民抵抗后燕,挫败后燕二十万大军进攻。后因粮尽势穷,联合东晋对抗后燕。建元二十一年(385年),苻丕击败晋将檀玄,率军撤回并州。得知宣昭帝苻坚死讯,即位称帝,大赦境内,定都晋阳,年号太安。发布讨伐姚苌、慕容垂、慕容冲的檄文,关陇郡县乡豪牧守尽皆响应。[28-31][33][34]
太安二年(386年),苻丕猜忌大司马苻纂,带兵南奔东垣,遭东晋扬威将军冯该击杀,年仅三十三岁。苻登即位,追谥哀平皇帝,庙号不详。[19]
全名
苻丕
别名
秦哀平帝、长乐公、苻永叔
字
永叔
谥号
哀平
年号
太安

前秦
304年-439年
苻丕
苻坚之子
查看前秦帝王族谱

苻坚
前秦世祖

苻丕
前秦哀平帝

苻登
前秦太宗

人物关系
共18个词条

更多
杨皇后
妻子
苻锵
儿子
苻宁
儿子
苻寿
儿子
相关星图
前秦文学家
共15个词条
4303阅读
苻坚
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文玉,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出生于邺城,氐族。前秦第三位君王,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景明帝苻健之侄,文桓帝苻雄之子。皇始年间,苻坚袭父爵为东海王。寿光三年(357年),苻坚与清河王苻法袭杀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即位后,着手革除暴政,主张“黎元应抚,夷狄应和”;重用王猛、权翼、邓羌等汉族士人,抑制豪强,强化王权;鼓励农耕,教民以区种之法,兴修关中水利,以增加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及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提倡儒学,兴办教育,以汉族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继承者自命,积极推行圣君贤相的治国之道;对各族实行服而赦之的方针,凡自动归顺或投降的少数民族上层基本采取优容政策。十余年后,前秦大治,百姓丰乐,北方出现承平景象。建元六年(370年)以后,苻坚陆续消灭前燕、前仇池国、前凉、代国,取东晋梁、益二州,并命吕光远征西域,结束北方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北方后,他自恃“强兵百万,资仗如山”,欲灭亡东晋,实现混一六合之志,于建元十九年(383年)亲统大军南伐,折戟于淝水之战,国势大衰,各族首领慕容垂、姚苌、乞伏国仁纷纷自立。建元二十一年(385年),苻坚出奔五将山,被后秦将领吴忠俘获,软禁于新平郡。姚苌逼迫其交出传国玉玺,苻坚言已将玉玺送晋国,誓死不让玉玺落入羌人之手,最终被姚苌缢死于新平佛寺,终年四十八岁。谥号宣昭皇帝,庙号世祖。
苻朗
苻朗(生卒年不详),字元达,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前秦宗室大臣、文学家、美食家,官至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封爵乐安男。宣昭帝苻坚堂侄,哀平帝苻丕堂兄弟。苻朗风流倜傥,爽朗超逸,宣昭帝苻坚常称之“千里驹”。建元年间,苻朗受诏管辖青州,任上甚有政绩。苻朗爱好经籍,手不释卷,喜好谈论虚玄,登山涉水。建元二十年(384年),前秦统治瓦解,苻朗遣使到彭城请求投降东晋,东晋朝廷加封员外散骑侍郎。苻朗到扬州后,受到谢安、司马道子的厚待,后与东晋豪门斗富争奇,侮辱骠骑长史王忱兄弟。数年后,被王国宝进谗言杀害。苻朗著有《苻子》、《拟关龙逢行歌》、《临终诗》留行于世,清人严可均辑苻朗佚文。
苻融
苻融(?~383年),字博休,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出生于邺城。前秦宗室大臣、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征东大将军,封爵阳平公。文桓帝苻雄之子,宣昭帝苻坚之弟。苻融容貌美丽,聪慧明辩,文武双全,宽仁爱士,深受景明帝苻健、越厉王苻生的喜爱。永兴元年(357年),宣昭帝苻坚即位,苻融出任侍中、中军将军,受封阳平公。后迁司隶校尉,以明察善断著称,累迁车骑大将军、中书监、宗正、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子太傅、录尚书事。王猛去世后,用“萧规曹随”之法,维持国家正常运转,在冀州开设学宫,任内盗贼止息,路不拾遗,百姓安居乐业。苻坚欲攻东晋,苻融提出反对意见,但未被采纳。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坚亲征东晋,加封苻融为征东大将军,参与淝水之战,意外落马被杀。朝廷追赠大司马,谥号哀公。苻融文学天赋异禀,时人将其比做“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著有《浮图赋》,深受世人喜爱,如今已佚。
查看更多
十六国时期前秦历任君主
共6个词条
9414阅读
苻健
在位时间:350年-355年
苻生
在位时间:355年-357年
苻坚
在位时间:357年-385年
查看更多
十六国时期少年名将
共10个词条
5113阅读
苻苌
苻苌(?~354年),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出生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氐族。前秦时期太子、大单于。惠武帝苻洪之孙,景明帝苻健嫡长子。苻苌英勇善战,智勇兼备。皇始元年(351年),苻健称天王,册封苻苌为太子。皇始二年(352年),苻健称皇帝,苻苌受封大单于,管理国内诸部夷狄。皇始四年(354年),东晋北伐前秦,苻苌率军抵御桓温,后在潼关屡败桓温,致使东晋损兵上万人,但战斗中身中流矢。八月,苻苌领军征讨乔秉,在雍城斩杀乔秉,关中悉数平定。皇始四年(354年)十月,苻苌箭伤复发,最终病逝,谥号献哀,史称前秦献哀太子。
苻菁
苻菁(?~355年),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出生于邺城,氐族。前秦开国功臣、军事家,历任卫大将军、司空、太尉、尚书令,封爵平昌王。惠武帝苻洪之孙,景明帝苻健之侄。苻菁智勇兼备,骁勇善战。永和六年(350年),苻菁率军攻略河东、关陇,所过之处无不归降。皇始年间,苻菁攻克上洛,大破谢尚,俘虏张遇,攻陷豫州,击退桓温北伐,击溃前凉大军,立下赫赫战功,宿卫二宫安危。皇始五年(355年),景明帝苻健病重,苻菁发动政变,意图杀太子苻生自立,失败后被苻健处死,谥号失考。
苻黄眉
苻黄眉(?~357年),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出生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氐族。前秦宗室名将,官至卫大将军,封爵广平王。惠武帝苻洪之孙,景明帝苻健之侄。苻黄眉文武兼才,雄勇多奇略。皇始年间,苻黄眉奉命镇守洛阳,历任辅军将军、卫大将军,封爵淮南郡王,自幼与堂弟苻生亲善。寿光元年(355年),苻生即皇帝位,改封其为广平郡王。寿光二年(356年),苻生杀害国舅强平,苻黄眉与邓羌、苻飞叩谏阻止,苻生大怒,将苻黄眉贬为左冯翊。寿光三年(357年),苻黄眉率众讨伐羌族,斩杀羌族首领姚襄,尽降羌族部众,但回朝后却受到苻生羞辱,意图自立,事泄被杀。宣昭帝苻坚即位,得以平反昭雪。
查看更多
人物生平人物成就个人作品历史评价史书记载家族成员TA说参考资料
人物生平
年少聪慧
升平元年(前秦永兴元年,357年),苻坚称大秦天王,改元永兴,册封庶长子苻丕为长乐公。[2]
苻丕从小聪慧好学,博览经史。苻坚与他谈论用兵的谋略,很嘉许他,命邓羌教他兵法。苻丕的文武才干虽不如叔父苻融,但率兵善于收取士卒之心。[3]
太和三年(前秦建元四年,368年),苻坚攻灭叛乱的雍州刺史苻武后,以苻丕为雍州刺史。[4]
咸安元年(前秦建元七年,371年),苻丕被苻坚任命为使持节、征东大将军、雍州刺史。[5]
攻打襄阳
太元三年(前秦建元十四年,378年)二月,苻坚派时任征南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尚书令、长乐公的苻丕,与武卫将军苟苌、尚书慕容暐率领七万步骑兵进犯东晋的襄阳,让荆州刺史杨安率领樊、邓二城的兵众作为前锋,征虏将军、始平人石越率领一万精锐骑兵出鲁阳关,京兆尹慕容垂、扬武将军姚苌率领五万精锐出南乡,领军将军苟池、右将军毛当、强弩将军王显率领四万步兵出武当,会合攻打襄阳。[6]
四月,前秦军队抵达沔水以北,东晋梁州刺史朱序认为前秦军队没有舟船,所以未作防备。等到前秦将领石越率领五千骑兵顺流渡过汉水,朱序惶恐惊骇,固守襄阳中城。石越攻克襄阳的外城,缴获了一百多艘船只,用来接运其余的秦国兵众,苻丕统领众将领攻打中城。苻丕想要急攻襄阳,苟苌劝谏说:“我军的兵众十倍于敌人,储备的粮食堆积如山,只要逐渐把汉水、沔水一带的百姓迁徙到许昌、洛阳,阻塞晋军转运的通道,断绝他们的援军,他们就如同坠入罗网的鸟,还怕抓不到他们吗?何必要以将士过多地伤亡为代价,而急切地求取成功呢!”苻丕听从了他的意见。慕容垂攻下了南阳郡,抓获南阳太守郑裔,与苻丕在襄阳会合。[7]
同年十二月,御史中丞李柔上弹劾奏章说:“长乐公殿下拥兵十万,围攻襄阳小城,每天耗费万金,但久围而不见功效,请求召回送交廷尉加以追究。”苻坚说:“苻丕等人大量耗费,不见成效,确实应该被贬责斩杀。只是军队出征已久,不能无功而返,特别地宽恕长乐公一次,让他们以成就战功来赎罪。”宣昭帝苻坚派黄门侍郎韦华持符节严厉地责备苻丕等人,并赐给了苻丕一把剑,说:“明年春天还不能取胜的话,你就可以自尽,不要再厚颜来见朕了!”[8]
太元四年(前秦建元十五年,379年)正月,苻丕等人见到诏令后十分惶恐,征南主簿王施出身河东王氏,他向苻丕谏言,说:“以大将军杰出的才能,诸将不凡的武勇,攻打襄阳小城,就如同烘炉能轻松烧掉羽毛一般。先前之所以暂缓进攻,是想用计破城,如果发动决战,襄阳可指日而定。只要攻破襄阳,上明的敌军自然会逃走,这有什么好疑惑的!希望能以十天的时间,展现大秦王师的气势。如若无法攻克襄阳,王施甘愿以死谢罪。”苻丕采纳了王施的意见,命令各路部队协力攻打襄阳。苻坚担心苻丕无法按时攻克襄阳,决定亲自率众支援,命苻融带领关东士卒攻打寿春,又让梁熙率领河西之众支援中军。苻融、梁熙共同上书,认为苻丕可以攻克襄阳,没有必要兴师动众,于是苻坚放弃了此次军事行动。
东晋朝廷派冠军将军、南郡相刘波率领八千兵众救援襄阳,但是刘波畏惧苻丕,不敢前进支援襄阳。朱序屡屡出战,攻破前秦军队,秦兵逐渐远退,朱序便不再设防了。二月,襄阳督护李伯护秘密地派他的儿子到前秦去表示忠诚,请求作为前秦的内应。苻丕命令各路部队进攻襄阳。二月戊午日,苻丕攻克襄阳,抓获朱序,将其送至前秦都城长安。[9][35]
太元五年(前秦建元十六年,380年),苻丕被苻坚任命为都督关东诸军事、征东大将军、冀州牧,并到邺城镇守。临行时刻,苻坚亲自将苻丕等人送至灞上,众人与家人不舍别离,以至痛哭流涕,路人看到这个场景都被感动了。苻丕到任后政绩卓著,东夏的百姓在苻丕的治理下很安定。[10][11]
联晋抗燕
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被晋军打败,后率领败军回到了长安。
太元九年(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慕容垂起兵攻打邺城,长乐公苻丕与其相持经年,一度挫败慕容垂二十万大军的攻势,差点在华林园诛杀慕容垂[28][29],后因城中缺粮及战事不利,苻丕与晋军合作,又派堂弟苻就将青铜镜、黄金婉转绳等宝物送给谢玄。
前秦征东府的部分官员认为高泰是前燕旧臣,怀疑其有二心。高泰非常害怕,只能与同郡人吴韶前往渤海郡避祸,二人途中遭遇后燕军队,吴韶对高泰说:“燕军驻扎在附近的肥乡县,我们不如前往投靠。”高泰反驳道:“我只是为了避祸。我离开了长乐公,还要去投靠反叛的慕容垂,我不能做这种事。”申绍得知此事后,说道:“离开与归附全都依循一定的道理,高泰可以称得上是君子啊!”[41][42]
晋阳称帝
太元十年(前秦建元二十一年,385年),长乐公苻丕救下了被慕容垂击败的刘牢之,后从邺城奔往枋头获取东晋的物资。宣昭帝苻坚遇害,长乐公苻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