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啊,一削再削后就被削没了——Object.170

各位指挥官周末好呀,本周我们要介绍的是这次更新中登场的一位两栖钢舞姬——170工程。
1957年7月11日,苏联装甲总局中央技术委员会发布了代号170工程的轻型两栖火箭坦克的项目需求,要求该车需要以新研制的PT-76M两栖坦克底盘为基础进行开发。顾名思义,从名字就可以明显看出这个PT-76M就是PT-76的改进型。主要改进点包括车体变得更加流线型,减少在水中行进时的阻力。而主炮也更换为D-56TS型76mm火炮,主要是增加了夜间瞄具系统,不至于像原版一样在夜里摸瞎。

以PT-76M底盘进行设计的170工程全重15吨,其公路行进速度提升至54.6km/h,算是不小的进步。光学测距仪,红外夜视仪,三防系统一应俱全。170工程最大的特色在于武器系统,该系统包括一台“龙虾”导弹发射系统,以及两门“珊瑚”破甲弹发射器。其中口径140mm 的“龙虾”导弹属于无线电制导型导弹,射程可达3000米,并配有自动化填装设备。负责该导弹开发工作的OKB-16设计局,还有另外一款更加著名的作品,即IT-1坦克所使用的“龙式”导弹。而口径102mm的“珊瑚”破甲弹发射器采用了鼓式弹匣,同样可以自动化填装,最大射程可达5000米。


170工程于1958年5月至6月期间,对木制模型进行了水中航行模拟测试,但是测试结果与PT-76相比,性能提升并不明显,此外PT-76M底盘自身产量也十分有限,因此170工程即便在投产后,可能还要面对底盘供应不足的问题。而负责武器开发的OKB-16设计局,此时将工作中心放在了“龙式”导弹上了,导致“龙虾”导弹的进展缓慢。因此在这两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原定于10月份交付的原型车,不单底盘缩水被换成了PT-76,而且连武器也没实装,甚至还让死达令格勒拖拉机厂拿出了一份砍掉导弹设备的“阉割版170”设计方案.......
次年4月,苏联部长会议中决定,将开发资源集中倾向于那些发展前景较好的项目,而惨遭二连削的170工程,很明显就……不属于这种前景较好的项目,最后理所应当地吃了大宝剑。
游戏中的170工程除了配有正常的两栖型车体外,由于其安装有两组炮弹发射器,因此也能使用双管炮型车体,联装破甲弹等专属科技。此外,该车在测试服登场时,由于小策划的疏忽,被划分在轻歼类车型中,正式服更新后则会被调整到轻坦分类中,届时通用魔改技组和装甲类型都会出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