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三叛始末(兼论嬗代时期的韩宝治凉政策)

精华修改于2023/04/101061 浏览综合
学术上的凉州三叛,一般指公元213年的黑屋叛乱,公元216年的汉堡叛乱,和公元217年开始的北凉叛乱。
韩宝,起家于西凉诸郡,原由丘、庞、第五、葫芦四姓士族联合举兵,号为西凉。官渡之战出兵中原前夕,为结四方之兵,以尊“昊天韩帝”为宝贝之名,故称韩宝。
韩宝与慕容互为表里、雄霸东西,官渡后实际早已统一天下。但是不单发生了平定河北时的创始人出逃事件,龙兴之地凉州的部属也屡次揭竿而起,本文主要分析这三次叛乱。
一、黑屋之乱
黑屋,是西凉成立韩宝之后,实力不够东出作战的西凉军民,与西凉新兴地方士族联合成立的势力。徐玉为其都督、号为黑屋大将军。
韩宝平定河北之后,天下无事,刀兵入库,但是荆湘之地扔盘踞着名为大唐的地方割据势力。
《韩帝本纪》记载,公元213年,韩帝丘氏不愿对和平势力动武,招重开王兼丞相水倒流,黑屋都督徐玉,北凉都督颜良良觐见,划南方以夷陵为界。夷陵以西归北凉,夷陵以东归黑屋,以解决北方退役军人再就业问题。
黑屋北凉两部都督,得到开垦土地的许可后,开始向南迁徙。但令人意料之外的是,南方各路势力整合迅速,大唐正规军轻松打退了北方的移民团。
《屯田世家》记载,韩宝丞相水倒流,竞在战前托人在南方为自己购买田产,致使南方一日烽火千里,各路势力草木皆兵,迅速整军备战。
随着南方势力的激烈反抗,黑屋的北方移民苦于徭役,做出了《无向江陵浪死歌》等民歌,摘录如下:
武威城前黑屋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疾驰侵天半,奋迅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韩宝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江陵死,斩头何所伤。
黑屋人民的不愿南迁,被黑屋都督大将军徐玉认做反叛,迅速上报韩宝朝廷。面对突如其来的叛乱,韩帝丘氏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下令愿降者可入汉堡,于是黑屋实力大损。
北凉本在赵地上党一代,奉命入凉平叛。榆林一战,北凉精锐三万人面对数倍黑屋军队,围城打援,将黑屋尽数全歼。
《榆林县志》记载,榆林城破后,黑屋最后只剩几只千余人的军队,自知必死也要千里奔赴榆林,令人震撼。
自此黑屋实力大损,黑屋之乱基本平定。
二、汉堡之乱
汉堡,为韩宝四姓之一的葫芦氏,在韩宝平定天下后,在丞相水倒流支持下自成一派。
黑屋反叛之时,汉堡接收了黑屋投降士族。又因黑屋与北凉作战,在南北方都形成了权力真空,北边接收黑屋土地,南边攻占大唐土地,以致迅速做大。
《汉堡世家》记载,北凉在南方作战时接纳了大量南方士族投降,葫芦氏在韩宝会议上怒呵:降者虽入慕容,亦不可赦!
但是葫芦氏与韩宝四姓之一的庞氏,世为婚姻。庞氏与孤岛在台湾濒临覆灭时,找到了葫芦氏来避难,葫芦氏感念旧情,毫不犹豫接纳了避难者。
公元216年,汉堡庞氏在福建沿海生擒慕容国师孙莲,又在栖凤城八千斩杀四万慕容军,天下震动。
相关文件没有解密,细节不得而知。只知道汉堡葫芦氏最后宁死不愿交出庞氏文若与孤岛众人。汉堡其他愿降者皆入韩天,而宁死不屈的葫芦氏,把军队交还韩宝,举族自尽。有诗赞曰:
韩宝多名士,谁如葫芦娃?
命因昏主丧,心与古人参。
义不弃文若,忠不反丘乾,
临死犹北面,降者尽羞惭。
这场叛乱虽然没有实际交战,但又一创始人的背叛,严重打击了韩帝丘氏的心态,韩帝丘氏愈加不理朝政。葫芦氏一族,做为韩宝四姓之一,竞举族自尽,汉堡之乱自此基本平定。
三、北凉之乱
北凉,原为皇权分盟王权。前朝皇帝富贵氏薨后,王权更名北凉,在成立韩宝时并入韩宝。
官渡之战前,庞氏作为韩宝四姓之一,兼为前朝大族,与前朝余孽孤岛定盟。通过将位于河北的北凉及上党两郡归还孤岛,换取孤岛不出兵。但孤岛虽未出兵攻伐韩宝,却也没有出兵帮助韩宝,故此项交易并不被韩宝慕容真心认可。这也造成了庞氏无颜面对盟约,最终出逃,孤岛覆灭。
孤岛灭亡时,北凉按兵不动,战后韩帝丘氏将上党周边划给北凉,却也为北凉的灭亡埋下伏笔。上党周围土地大多为韩宝士族所有,北凉开垦韩宝土地阻力极大。韩帝丘氏为解决此问题,允许北凉在武陵之地拓荒。
《上党县志》记载,213年,北凉都督颜良良奏韩帝曰:北凉武陵前线开垦大唐,韩宝切不可其后开垦北凉!韩帝允之。
其后韩宝在几次作战中大破大唐军队,加上黑屋已经覆灭,许多当地士族不愿与韩宝为伍,便选择投降北凉。
《武陵县志》记载,及大唐有败将投北凉,颜良良许诺:入北凉者,韩宝必不相攻。北凉收拢降兵,由上党全体南迁,占武陵半郡之地,剑指云南。
而此时,韩宝内部却群议汹涌,认为大唐将借北凉重生。韩宝丞相水倒流,常言其旧时与大唐有血海深仇。
《韩帝本纪》记载,韩帝之诺,丞相水倒流不以为意。水倒流曰:北凉需人,我可入北凉,大唐不可。
公元217年,北凉兵临低调城下。而韩宝丞相水倒流私结二十万大军,突然袭击武陵。北凉内部不明所以,甚至大唐降将竞然不知水倒流是何人。因为不知水倒流来意,颜良良下令不可先开第一枪,这种投降主义的决策,便催生了北凉的南方败局。
等到韩宝的内政官与水倒流率先进攻无敌诸葛,北凉才方知其杀意已决。因为无敌诸葛,是皇权旧将、北凉元从,其人一不知大唐、二不知水倒流,却率先惨死,这下北凉上下才知道无可幸免。
《武陵县志》记载,北凉从低调城下返回,兵不过八万,多为萌新,只得四散奔逃。韩宝几路追兵围剿,北凉南征军几近覆灭。
《上党县志》记载,颜良良一箭未发,侥幸逃回上党,只欲自刎,昭告北凉全体军民如下:韩宝217年发动***政变,屠杀革命同志,即日起开除北凉盟友行列,全国范围内可以翻地,特此通知。
218年开始,北凉在北方各地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反抗,并开始对统治关系进行反思,提出了进步性的口号:
无产阶级在这场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此时黑屋新任屋主岑代,艳绝凉州,收到革命感召,选择带领黑屋投身革命事业,北凉尊其为北凉公主。一时间,凉州全面掀起反韩浪潮。革命队伍一度解放靖边,前线积极参与围剿的韩宝大将陈惬,仅以身免。
但是革命事业从来没有一帆风顺,韩宝及其伪军韩天,在整个凉州全面开始扫荡。韩宝四姓之一的第五氏,扬言要屠尽凉州所有村落,全放进他的韩士宝拍卖行。
公元221年,尽管北凉的颜良良、起个好名与岑代部,趁韩天的第五氏伪司马懿军两万人扫荡村落时将其全歼。但随着韩宝第五、控一等关羽、马超军队的下场,凉州的解放区面积迅速缩小。
《北凉梦华录》记载,韩宝第五氏关羽部队屠尽村落,北凉大将星晨怒曰: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颜良良闻言,拔剑怒曰:北凉灭亡,我之罪也,今日之事,唯死而已!
北凉公主岑代泣曰:愿先赴死!
公元221年冬,北凉颜良良、起个好名与岑代部五万人行军27天,奔袭韩宝关羽马超部近六万人。韩宝部队终日扫荡,兵无战心,伪关羽眼见不敌便败退回城。连续鏖战数日后,伪马超仅余千人从凉州一路逃回汉中。但是在城中恢复得当的伪关羽部,用仅剩的一万六千人,利用颜良良对撤退的错误认知,一路追杀屠灭了撤退的北凉两万五千军队。
至此,北凉在凉州再没有反抗韩宝的实力,北凉之乱基本平定。
四、嬗代时期的韩宝治凉政策
相比较魏晋嬗代时期的淮南三叛,凉州三叛也有显著的嬗代特征。韩宝丞相水倒流,在不经过韩帝丘氏政令的情况下,竞可以串联起二十万大军突袭北凉。
在韩宝朝廷注定灭亡的倒数声中,韩帝丘氏的志得意满与不理朝政,各地蜂拥而起的革命斗争,丞相水倒流的司马昭之心,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场盛大的剧目。
而在这个剧目之下,我们仍要着眼几个人物来侧写一下韩宝的治凉政策:
1.刘芷:
《讨韩录》记载,刘芷,其实只是近年新成立的一个小士族,但是他意外在成立的村落,发现了几位久经战斗的老将。
韩宝大将观星得知此事后找到了刘芷,要求其交出其中三员武将,否则屠灭刘芷。刘芷依言交出武将后,观星要求他加入北凉。
次日,观星出兵围剿刘芷。并在大群表示绝不相信拥有贼将的刘芷不是贼人余孽。
2.蔡竹:
《北凉梦华录》记载,蔡竹,乃韩宝中极其敌视北凉的人士,在韩宝内有菜猪之称。曾经在北凉南征军溃败后,发动两路大军三万人突袭上党,在打死打伤北凉两百余军民后,三万大军全军覆没。
此后蔡竹就排着在各个群中,人身攻击颜良良。以致被北凉列入猎杀名单,只敢以马牛逼自称。可笑的是,近日有一与蔡竹完全相貌一致的人士,四处串联伐韩事宜,不知道是真蔡竹,还是嘲讽他呢?
3.夏侯益
《讨韩录》记载,夏侯益,本是武威人士,能力出众,为西凉太子。韩帝丘氏成立韩宝后,夏侯益受封西凉都督,掌凉州一切军政大权。
后因丢失西凉,便奉韩帝令,随西凉主力加入黑屋,黑屋灭后又奉命加入汉堡,汉堡灭后忍无可忍,拒绝加入韩天,进入北凉。
坐拥两城的夏侯益,当年是韩帝托付后方的最信任之人,最后却成为了第一线抗击韩宝的先锋。最终兵败自刎,也决不投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韩宝作为军事团体,武装力量雄霸天下,已经绝无可能被外部推翻。但是作为势力本身,与东方的慕容不同,韩宝并没有脱胎其军事团体的本质,仍以烧杀抢掠为本,无法维持长久的统治。笔者大胆预测一下,随着创始人的分崩离析,三测恐怕很难再见到韩宝的原厂招牌,众多被压迫的士族,恐怕届时连报仇对象都找不到了。
(作者:  上党军事学院 博士生 吕萌萌)
52
4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