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认知,薛定谔的猫

2023/04/02603 浏览综合
有这样一种鬼:一个以前看到的故事。
一个人要被处刑了,然后刽子手对那个说:喊一二三你就跑,这样你就不会死。
然后喊了之后,那个人真的跑了,刽子手也砍了他的头。
多年以后刽子手又遇到了那个人,惊讶的说:你不是已经死了吗?
然后那个人忽然一愣,就真的死了。
我感觉灵感应该是这个吧。
底层逻辑就是认知:首先大家应该都能看出来主角处于一个将死未死的状态。
先说结局:
睡觉:闭眼,不看,所以不知道。然后“活”了下来。
下楼:没有和“鬼”照面,然后“活”了下来。
上楼:没有和“鬼”照面,不去回忆,然后活了下来。
回卧室:“活”了下来。
浴室:这个我真的觉得就很有灵性了。
空白的选项,不同的结局。
这不就是开盲盒,看那只猫吗?
一个“活”下来,一个活下来。
结局说完。
说说怎么死的。
首先,我们从在门口弯腰往下看,可以看到一双脚往外走去。(民间说法:通过胯下,可以看到平时看不到的)
一双脚往外走去,这个动作主人公好像也做过。
再从睡觉这个结局可以推出,“鬼”是主人公自己的一种状态。
确定了这一点。来看死法:回头看“鬼”死,因为看到了自己。
睁眼看“鬼”死。
卧室开门死。
这些都是看到了“鬼”。
(不知道大家这里有没有一个疑问,主人公先出门再回卧室,然后活了下来,是不是有点多此一举,我一开始也懵逼,但通过“一双干枯的脚往外走”这一点推出,“鬼”的行动是和主人公有关联的,可以理解为,你出去了,然后“鬼”还在里面,然后你又回去了,然后“鬼”出去了,然后关门不开门,“鬼”行动比主人公慢一拍。)
回忆死:回忆认知到了自己已经死亡的事。
浴室死:门关了,谁关的?“鬼”,再从镜子出来的手可以推出,接下来再待着,必然会见到“鬼”,然后嘎。
所以你不能遇到“鬼”,有点脱裤子放屁的感觉,谁他喵觉得遇到“鬼”能活啊?
但其实不是,底层逻辑不同决定了求活的方式。厉鬼和这种“鬼”还是不一样的。
比如结局:睡觉。
怎么死的说完了,再说“活”和活。
很简单,主人公当前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唯心的世界,换句话说,是自己的脑海。
现实世界中他确实遇到了危机生命的危险,需要意志抗过来。
结局:睡觉,下楼,回卧室,浴室照镜子。
这些,都是会让你现实世界嘎的情况,大概率是成为植物人,但为什么主人公会感觉自己活着呢?
因为“认知”,他当前处在自己的脑海构建的世界,只要他认为世界正常,那世界就是正常的,某种意义上,遇到“鬼”会死,就是世界观崩塌。(楼道只有他在的地方有光。)
结局:上楼,破开浴室。
这些,就是挺过来了(睡觉的时候被魇住的感觉大家有过吗?如果你积极应对,就会醒过来,反之难受的要死。)
但上楼应该也还是半死不活,真正活的只有破开浴室,破开束缚。
所以玩这个游戏要做的是:积极应对,然后不要去做和回忆认知有关的事情。
存活率大概1/3,和浴室选项差不多,三个空白,两个照镜子,一个破开浴室。最后能不能活过来真的是一个概率事件。
大胆推测一下,你可以闭着眼睛在“鬼”面前跳一段舞,还不会有事情。
但其实并没有卵用,因为真正想活过来还要精神上的突破。
换句话说,你要有那种殊死一搏的状态才可能醒来。
20
3
1